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彰化怀忠祠

彰化怀忠祠
*
彰化怀忠祠创立于雍正年间,目前经过修复后已经焕然一新。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彰化县彰化市富贵里民权路169巷2-3号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
经 纬 度: 120.53843,24.07656
指定/登录机关: 彰化县
公告文号: 74台内民字第357272号
资产保存者: 土地所有人(公有)、建筑所有人(公有)︰怀忠祠管理人︰彰化市公所

指定/登录理由

1.《彰化县志》〈十八义民传〉载,题为「十八义民之墓」见证重要历史事件,极具保存古蹟价值及必要。
2.斗拱行成古拙少见,前有广埕,内悬有两扁,题为「舍生取义」、「荣迈登瀛」古匾,显示其地方史之特殊价值。

主题导览

清雍正10年(西元1732年),发生大甲西社番事件,道卡司族人林武力为首,聚众起事,为期长达1年。在事件发生当下,汉人、平埔族人伤亡惨重,此事件後也让清廷在平埔族各聚落增加驻兵,加强对於番社之掌控。

淡水同知张弘章(生卒年不详)带领乡勇巡庄,路经阿束社,遭林武力率众攻击,阿束社附近的粤人村落居民向前救援,在此役中,有18名阵亡的粤籍住民,同乡人士收聚他们的遗体,葬於县城外,称为「十八义民之墓」,即为怀忠祠的前身。

等西社番事件平定之後,闽浙总督郝玉麟呈报朝廷,於清雍正饬令地方官员建祠以纪念义民,即彰化怀忠祠,後来几经战祸摧毁又重建,日本时代来临前的最後一次重修於清光绪7年(西元1881年)完成,为今所见庙貌。

发展源流

彰化市位於彰化县的东北方,为彰化县县治所在。彰化市的开发最早可追溯到明郑时期,刘国轩(西元1629-1693年)在此屯兵压制原住民,引进汉人势力,人口逐渐聚集。在台中市发展之前,是中部的政治经济中心。

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现今台中市大甲区一带的平埔族道卡斯族之大甲西社,因为劳役众多繁杂而起事反抗,以林武力(西元?-1732年,林武力为汉名)为首发起武装反抗。隔年8月,福建分巡台湾道倪象恺(西元1684-1745年)的刘姓表亲,杀害大肚社8名前来助阵的「良番」,谎称其为大甲西社「作乱生番」以向上级邀功,这一举动引起已经归顺的原住民大为不满,於是包围彰化县城,连带让大肚社平埔族联合其他十余社的原住民围攻彰化县城,导致事件因而扩大。

事件当中,淡水同知张宏章率乡勇巡视庄头,却遇到阿束社原住民攻击,张宏章与乡勇被包围,当地的粤籍住民听到讯息,一起前来解救官军,在此役当中有黄仕远(西元?-1731年)等18名义民牺牲,地方人士感佩义民们大无畏之精神,将他们的遗体收理到县城西门外归葬,墓名题为:「十八义民之墓」。清雍正11年(西元1732年),事件平定後,雍正皇帝降旨嘉奖这些义民,赐予抚恤金,而粤籍监生李乔基(生卒年不详)也提议建祠供奉,即为怀忠祠之前身。

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事件,彰化县城遭攻陷,主要供奉粤籍义民的怀忠祠被漳州人为主的林爽文部所毁。之後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陷入反覆重建、战乱被毁的循环,直到清光绪5年(西元1879年)再次修建,历时两年完成,为今日所见的庙貌几乎底定。

民国42年(西元1953年)怀忠祠进行重修,但是重修之後因为缺乏管理,香火也不盛,逐渐走向颓败。周边环境杂乱,也有很多违章建筑占用庙地。民国74年(西元1985年)怀忠祠被指定为第三级古蹟,并在民国82年(西元1993年)与民国86年(西元1997年)两次修复,目前庙体已焕然一新。

主要特色

怀忠祠规模不大,外表看起来类似一般民宅,为单开间建筑。其格局单纯,包括前埕、拜殿、正殿、後院等部分,并没有过水廊与厢房。在庙里少见当年传下来的古物,其中最有年代价值的是「舍生取义」、「荣迈登瀛」两块古匾,但是落款已经逸失,无法判断其牌匾的实际年代。

怀忠祠的屋顶采三川脊马背样式;正殿的屋架结构是用叠斗方式构造,外观并没有装饰彩绘或者任何造型。在正殿後方有坟塚,已经修建成七层宝塔式样,上面贴覆马赛克面砖。拜殿旁的山墙下方以鹅卵石做为基础,上方叠砖头。庙埕旁边有重修碑记,立於民国86年(西元1997年)。

怀忠祠建成之後,并未像台湾其他的义民信仰一样,成为地方的中心信仰,推测原因应该与彰化的粤籍移民较少,义民信仰不容易扩散有关,再加上彰化地区连年战乱,自大甲西社事件後,又有林爽文事件、戴潮春(西元?-1864年)、施九缎(西元1829-1890)事件,使得怀忠祠不断被毁损又重修,不容易在地方上建立强力之信仰脉络。

林衡道(西元1915-1997年)在民国68年(西元1979年)就地调查怀忠祠时,当时只剩一间小殿宇,并无後院及厢房,住有数户人家,成为大杂院,不过仍旧供奉义民的排位,可让信徒焚香祭拜。这已经与日本时代可供台中医院彰化分院使用,也曾当作宪兵队驻在所的规模相比无法同日而语了。
正殿的屋架结构是用迭斗方式构造,外观并没有装饰彩绘或者任何造型。
正殿的屋架结构是用迭斗方式构造,外观并没有装饰彩绘或者任何造型。
怀忠祠的祭祀空间,上方有「舍生取义」匾。
怀忠祠的祭祀空间,上方有「舍生取义」匾。
正殿的「荣迈登瀛」匾额,已年代久远,可惜落款已经脱落,无法判定实际年代。
正殿的「荣迈登瀛」匾额,已年代久远,可惜落款已经脱落,无法判定实际年代。
拜殿旁的山墙下方以鹅卵石做为基础,上方迭砖头。
拜殿旁的山墙下方以鹅卵石做为基础,上方迭砖头。
怀忠祠周边杂乱,庙址在狭小巷内,缺乏管理且香火不盛。
怀忠祠周边杂乱,庙址在狭小巷内,缺乏管理且香火不盛。
龙边的山墙墀头的装饰是湿壁画加上交趾陶。
龙边的山墙墀头的装饰是湿壁画加上交趾陶。
怀忠祠的屋顶采三川脊马背样式。
怀忠祠的屋顶采三川脊马背样式。
十八义民的牌位有两只,小的牌位记载牺牲的义民姓名以及建庙与重修之时间。
十八义民的牌位有两只,小的牌位记载牺牲的义民姓名以及建庙与重修之时间。
庙埕旁边有重修碑记,立于民国86年(公元1997年)。
庙埕旁边有重修碑记,立于民国86年(公元1997年)。

文献资料

  • 1.卓克華(2001)。彰化市三級古蹟懷忠祠之調查研究。臺灣文獻季刊,52(2),325-340。
  • 2.陳仕賢(2006)。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3.彰化懷忠祠(2017)。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檢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17

条目参照

  • 北港义民庙
  • 义民祠记碑
  • 褒忠亭义民节祭典
  • 褒忠祠义民爷神位(大、小)及香炉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