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大城咸安宫

大城咸安宫
*
三川脊屋顶中脊上有福禄寿三仙,两侧为双龙回首剪黏。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彰化县大城乡大城村中平路56号
公告日期: 2008年04月11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
经 纬 度: 120.32125,23.85524
指定/登录机关: 彰化县
公告文号: 府授文资字第0970000554E号
资产保存者: 土地所有人︰大城咸安宫管理委员会管理人︰大城咸安宫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咸安宫创建於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本庙为大城乡主要信仰中心,庙内石柱及木构件等繁复细致,为大城地区重要庙宇建筑,祭祀空间由外而内分为:三川殿、左右过水廊夹一天井、拜殿、正殿,以及晚近增建之後殿、拜亭及戏台,正殿右方有一金炉,管理员室位於三川殿右方。值得登录历史建筑以永久保存。

主题导览

大城咸安宫位於彰化县大城乡,主祀保生大帝,是大城乡大城厝地区(即今大城、西城、东城三村的范围)的信仰中心。创立於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而目前的庙宇建筑为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重建,历经多次整修,保留原日本时代风格,宫内亦保留竣工时的碑碣。

建筑格局为面宽三开间、深约两落的闽南式庙宇,祭祀空间由外而内分为三川殿、左右过水廊夹一天井、拜殿、正殿、後殿。三川脊屋顶有各式人物及吉祥兽花草图样的剪黏;正殿为三通五瓜木构建筑;前檐有一对石雕龙柱,上方雕有八仙人物;後檐柱为六角形石柱,表面有花草图样的浅浮雕、柱基为六角形,而因於日本时代重建,因此内部的石柱上方大部分有洋式风格特色。

发展源流

大城咸安宫创建於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根据庙方沿革志记载,大城地区的保生大帝信仰始於明代,於明代晚期,吴姓移民由福建泉州携眷渡台开拓,但由於当时垦地荒芜、瘟疫肆虐等不佳状况,致吴姓移民有监於此,於明郑在台时期的明永历20年(西元1666年),回中国泉州迎请保生大帝的香火到彰化大城厝庄奉祀,以安抚民心。之後随着瘟疫退散,保生大帝也成为庄民心灵的寄托。

明永历28年(西元1674年)3月起,以土埆厝庙供奉,直到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大城厝地区发展出街市,即开始建庙宇,命名为「咸安宫」。由此可见,咸安宫的创建与台湾地区绝大部分的百年古庙相似,皆从移民携带神明香火渡海来台。

大城咸安宫初建时规模比较小,却屹立不摇,至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已历经百年风雨,致庙宇逐渐倾颓,当时信士吴万益(生卒年不详)见此况,即号召地方仕绅与村民共同商讨改建事宜,并获得支持,在踊跃捐款下,於同年冬季兴工重建,其重建石材、福杉等建材皆由中国运送,并由中国建筑师雕梁画栋,至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秋季竣工,当时亦立咸安宫改筑记的碑文,以述其沿革。

尔後於民国49年(西元1960年),整修庙宇内部彩绘及梁柱,并在民国61年(西元1972年)整修三川殿屋顶,还有民国75年(西元1986年)後殿的增建,经历多次整修,大城咸安宫建筑本身仍保留日本时代初建时的庙貌,并在民国97年(西元2008年)4月11日登录为历史建筑。

主要特色

大城咸安宫主祀保生大帝,是吴姓移民为求民心安稳,瘟疫退散,由中国泉州恭请保生大帝香火来台。目前大城咸安宫陪祀神明有张府天师、池府千岁、中坛元帅、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魁星爷、福德正神、注生娘娘,是大城地区(即今之大城、西城、东城三村的范围)居民心灵寄托的地方。

建筑形式为传统闽南式庙宇,祭祀空间由外而内分为三川殿、拜殿、正殿,以及後来增建的後殿。三川殿面宽三间,三川脊屋顶中脊上有福禄寿三仙,左右有为双龙回首剪黏;前檐廊左右各立有龙柱,柱头为八角形,上接莲花形木构件,上承屋檐。拜殿与正殿同为硬山燕尾式屋顶,即山墙高於桁檩,屋顶面低於山墙的做法,特色於正脊两端翘起,尾端呈燕尾分岔型;正脊上装饰宝塔及双龙剪黏,垂脊上有各式人物故事剪黏,屋瓦则以传统仰瓦形式排列,仰瓦为使用板瓦以凹面朝上,仰俯互叠而成。

大城咸安宫为闽南泉州籍移民所创建,因此庙宇形式特色,与邻近地区的漳南籍移民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束尾做卷草纹,山门做龙首形雕刻头巾,吊筒做垂花吐蕊莲花、梭柱状等,吊筒是不落地的柱子,多设於步口廊的屋檐下,雕刻精细。

大城咸安宫目前保留诸多文物,最早为留有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的字样石炉,其次除了位於三川殿与天井两侧,记载改建沿革及捐款信士芳名的四座日本时代石碑外,匾额也具历史及艺术价值,例如正殿的「保佑群生」、「大德曰生」匾额,分别是台南书法家罗秀惠(西元1865-1943年)以及中国书法家杨草仙(西元1838-1944年)的作品。石柱柱联上,也有施梅樵(西元1870-1949年)、吴望苏(西元1868-1932年)等人之墨迹。彩绘部分,由图样上的落款年来看,可发现为民国62年(西元1973年)之作品,皆具有保存价值。
咸安宫现存的石碑均属日本时代改筑的文物,共有四枚,分别位于三川殿左右两侧,以及天井的左右两侧,天井左侧为改筑董事碑。
咸安宫现存的石碑均属日本时代改筑的文物,共有四枚,分别位于三川殿左右两侧,以及天井的左右两侧,天井左侧为改筑董事碑。
石炉为咸安宫保存最早的文物,上面留有道光7年(公元1827年)之字样。
石炉为咸安宫保存最早的文物,上面留有道光7年(公元1827年)之字样。
中国书法家杨草仙(公元1838-1944年),于日昭和4年(公元1929年)所留之「大德曰生」牌匾。
中国书法家杨草仙(公元1838-1944年),于日昭和4年(公元1929年)所留之「大德曰生」牌匾。
台南书法家罗秀惠(公元1865-1943年),于日昭和3年(公元1928年)所书「保佑群生」牌匾。
台南书法家罗秀惠(公元1865-1943年),于日昭和3年(公元1928年)所书「保佑群生」牌匾。
民国62年(公元1973年)所绘的「渭水聘贤」彩绘,让咸安宫充满文艺气息。
民国62年(公元1973年)所绘的「渭水聘贤」彩绘,让咸安宫充满文艺气息。
山门檐口「憨番扛庙角」,「憨番」为男性塑像造型,浓眉大眼,大部分是微弓着身体, 用肩膀扛起着屋角。
山门檐口「憨番扛庙角」,「憨番」为男性塑像造型,浓眉大眼,大部分是微弓着身体, 用肩膀扛起着屋角。
三川脊屋顶中脊上有福禄寿三仙,两侧为双龙回首剪黏。
三川脊屋顶中脊上有福禄寿三仙,两侧为双龙回首剪黏。
三川殿上留有日昭和4年(公元1929年),由吴望苏(公元1868-1932年)所留的柱联。
三川殿上留有日昭和4年(公元1929年),由吴望苏(公元1868-1932年)所留的柱联。
庙宇在日昭和3年(公元1928年)改建,于来年竣工,竣工当时立咸安宫改筑记之碑文,以述其沿革。
庙宇在日昭和3年(公元1928年)改建,于来年竣工,竣工当时立咸安宫改筑记之碑文,以述其沿革。

文献资料

  • 1.中國科技大學(2011)。彰化縣歷史建築大城咸安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 2.簡雪玲(2012)。彰化大城咸安宮的信仰與祭祀圈。彰化文獻。第17 期。頁107-126。
  • 3.保生大帝信仰文化(2016)。大城咸安宮,檢自︰https://happy078.pixnet.net/blog/post/455949416-%E5%A4%A7%E5%9F%8E%E5%92%B8%E5%AE%89%E5%AE%AE
  • 4.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年份不詳)。咸安宮,檢自︰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anghuaCounty/dacheng/0724005-XAG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