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历史文化价值,创建於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创设时间久远,为开发史中庄头庙奉祀原乡信仰,极具历史价值。
2.具地域或民间艺术特色 建筑物装饰工艺精美具文化艺术价值性。
3.具建筑史价值 建筑物内部木构架与外观形式具艺术与技术价值。
社头泰安岩在社头开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社头乡广兴村村民所供奉。由张姓先民於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从广东省潮州奉请观世音菩萨来台奉祀,因此泰安岩在当地又称观音庙或观音亭。
日明治41年(西元1908年)重修,在日治时期为张厝、芋寮(广兴村) 的公庙,泰安岩原本是由地方名仕张金昌(生卒年不详)担任管理人,经过二战後由张俊原(生卒年不详)接手,泰安岩原属寺庙管理人制,後在民国70年(西元1981年)7月19日变动为管理委员会制至今。
泰安岩所在的广兴村旧名为「芋寮仔」,是因最初开垦时先民们在此搭寮种芋而得名。泰安岩的建筑为传统闽南式建筑,包含三川殿、正殿,左右设有两护龙厢房、院门、五营庙及戏台。
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张姓先人(据传为张娘传君)自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牛皮社邑放庄,奉请当地观世音菩萨,来台奉祀於社头,因当地居民所求观世音菩萨多有灵验,信徒感念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苦、有求必应的庇佑,进而募款以木竹造小庙安奉,又称为观音庙(或称观音亭、观音祀)。泰安「岩」或「岩」则为闽南地区对寺庙的特殊称呼。
在汉人移民前,社头原属平埔族大武郡社活动之地,「社头」称呼则代表当时此处为大武郡社头目首领居住之地。广兴村因居民多数是从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张姓移垦者而来,故取名为「广兴」,寓意广东人在此兴隆,其旧名则是「芋寮仔」,是由於初垦时水利未修,先民在此搭寮植芋而得名。
日治时期,泰安岩为张厝、芋寮(广兴村)的公庙,涵盖范围为社头乡社头二保,所在地址为台中州员林郡社头庄社头二保武东保343番地,现址是彰化县社头乡广兴村广兴巷13号。日明治41年(西元1908年)重修成泰安岩现今格局。从早期即因为观世音菩萨的灵验而香火鼎盛,泰安岩直至今日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泰安岩由於地势较低,时常发生下雨积水,而且受到民国88年(西元1999年)的921大地震影响,导致庙身前倾,且木构造长年遭白蚁严重蛀蚀,年久失修,有导致倾倒毁坏之疑虑。民国108年(西元2019年),彰化县政府争取到中央补助而进行修复工程,除了扶正庙身、全面翻修遭白蚁蛀蚀的木构造这两项重要工程之外,为解除遇雨积水的问题,此次的工程也十分重视排水设施。
民国108年(西元2019年)2月举行开工仪式时,只针对庙体进行装潢,装修时不同於一般工程出现的金铲子,而是用大铁鎚对百年庙门与梁柱敲打,拿铁鎚敲打为装潢开工仪式,藉由拿铁鎚敲打门、墙壁3下,提醒庙中的胎神、煞神及土神等众神,房子要动工装修,祈求泰安岩动工顺利。
泰安岩原本只是村民单纯祭祀观世音菩萨的木竹小庙,只要心存善念欲求消灾解厄;或求福求子皆能得愿,因此信众为了感念观世音菩萨的灵验,遂集资募款将庙扩建。同时因先民来台开垦,社头地区人口逐渐增加,庙内陆续奉请许多其他的神明。目前殿内主祀观世音菩萨,配祀韦陀、伽蓝、三山国王、玄天上帝、神农大帝、开台圣王、西臻王爷、感天大帝等。
泰安岩的建筑为传统闽南式建筑,包含三川殿、正殿,左右设有两护龙厢房、院门、五营庙及戏台。三川殿屋顶为硬山式屋顶,屋脊装饰龙凤及福禄寿三仙剪黏,前檐廊为出廊起作法,前檐廊则为三架间。三川殿明间处有三关六扇门,左右两侧为三抹头木门扇,包含顶縧环板为木透雕花鸟图案之格版,中縧环为边缘装饰着代表「福」字意思的蝙蝠浅浮雕木隔板,裙板为边缘带线脚表面绘有云形彩绘的木隔板,木雕内的吉祥图案,隐藏着村民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富贵的心愿。
居中板门上门梁立有两颗方形门印,门梁上牌楼面为三层叠斗的平身科斗拱,居中处悬挂一面「泰安岩」匾额。次间前檐墙宇左右山墙面间,有一小堵木隔板壁面,该堵壁面台度以下为边缘带线脚,表面会有云形彩绘的木隔板、台度以上为绘有笔墨的木隔板,左次间处笔墨处题字「壬子年」(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重修。庙前宽阔的庙埕与老榕树为村民、长者休憩聊天的好地方,庙前的康乐台则是庆典戏台表演场所。
庙亭旁的五营庙五营旗,五营神将是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
泰安岩正殿下方奉祀的虎爷,其所坐的专属椅子,是连请神尊移驾时都不会离身。
三川殿屋顶为硬山式屋顶,屋脊装饰龙凤及福禄寿三仙剪黏。
泰安岩为传统闽南式建筑,祭祀空间设为三川殿与正殿两部分,此为悬于三川殿上的「泰安岩」匾额。
正殿祀奉观世音菩萨。泰安岩从早期即因观世音菩萨的灵验而香火鼎盛,直至今日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木雕花鸟图案之格版,木雕的吉祥图案,隐藏着村民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富贵的心愿。
龙柱是民众对寺庙建筑的基本印象,观察龍柱的外形、材质与雕刻风格,可看出歷史背景与当代的审美角度。
泰安岩供奉的善财童子,神尊虽小但精致古朴,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