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东天后宫

台东天后宫
*
台东天后宫正面照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台东县台东市中华路1段222号
公告日期: 2003年12月31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光绪17年(西元1891年)
经 纬 度: 121.15498,22.75724
指定/登录机关: 台东县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23028169号
资产保存者: 台东天后宫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具有保存价值

主题导览

台东天后宫为东台湾唯一奉祀天上圣母的官庙,在清代面对开山抚番等严峻挑战,且未像西部地区早有汉人垦拓的环境里,天后宫在早期随官府移民的聚落中产生稳固凝聚的作用;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下,亦保存汉人文化并成为信仰中心,历史意义深远。

庙内保有清光绪皇帝在平乱後赐颁的「灵昭诚佑」匾额、妈祖田石碑等古物,右护室供奉昭忠祀神主牌位与殿内奉祀南路海防同知袁闻柝(西元1822-1884年)与镇海後军提督张兆连(张其光;生卒年不详)神像,实为特殊,在东台湾开发史上具举足轻重的地位。台东元宵节神明绕境亦由台东天后宫发起延续迄今,每12年1次的大型祈安清醮为台东市重要祭典活动。

发展源流

台东市旧称有「埤南」(地名源自卑南族语,亦泛称台东地区)、「宝桑」(原为阿美族社名)等名,日治时期改为卑南。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发生牡丹社事件後,当时督办台湾海防大臣沈葆祯(西元1820-1879年)进行开山抚番,同年11月派南路海防同知袁闻柝与总兵张兆连负责视察埤南,开通赤山(今凤山)至埤南之路。清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设埤南厅,厅治设於宝桑。

中法战争後台湾建省,清光绪12年(西元1886年)刘铭传(西元1836-1896年)任首任巡抚後,刘於光绪13年(西元1887年)奏请升埤南厅为「台东直隶州」,州署设於水尾(今瑞穗),行政区域包括花、东两地,「台东」一名首见於官方文字。建省後刘铭传开始在全台进行清赋,实施丈田给单、绘造图册案等工作,後山土地清丈,鱼鳞图册编造及完缴单费偶有纠纷,官民之间时有嫌隙。

清光绪14年(西元1888年)6月,因水尾垦抚局的委员雷福海(生卒年不详)徵收各地田亩清丈费过苛,大庄客民刘添旺(生卒年不详)结合垦民及平埔族人起事,发生原住民抗清的「大庄事件」,又称「卑南番乱」、「大庄平埔番乱」。战火并延至埤南,起事民众亦烧毁原埤南厅署,且当时官兵不及300人,苦守17日,升为提督的张兆连带领镇海後军祈求妈祖、观音保佑,有惊无险的待援军抵达。

清光绪15年(西元1889年)事件平定後,张兆连等人为感恩妈祖、观音显灵相助,率先捐出养廉银倡议建庙,地方仕绅、後山各社相继募捐。3年後完工,并分灵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妈祖。。天后宫原庙址於今台东市和平街之东禅寺,日治昭和5年(西元1930年)强烈地震引起龟裂,因而迁建。由台东商人吴锦麟(生卒年不详)捐出现址,地方仕绅发起募捐,耗时3年於昭和8年(西元1933年)完工。後又多次重修,於民国70年(西元1981年)重修整修,成为今日样貌,在东台湾开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主要特色

现址台东天后宫於日治昭和8年(西元1933年)所建,格局为闽南式两殿两廊两护室,屋顶有装饰剪黏,较特别的为「千里眼」与「顺风耳」神像剪黏,为台湾罕见之特色。三川门门神画像、墙壁和柱梁间彩绘、庙中木雕斗栱、托木、吊筒及窗棂、庙前立体雕镂繁杂的龙柱、庙前石狮等,皆为日治时期匠师所作,细致精彩,值得细看。左护室为崇德厅,供奉观音,右护室的昭忠祠,原位在埤南厅宝桑东海滨,於清光绪7年(西元1881年)由同知袁闻柝,为纪念开发「後山」死难先贤烈士而建,供奉神主牌位,後来因颓圮。光绪19年(西元1893年)移祠中神主牌於妈祖庙旁奉祀,後再历经建祠、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拆除,直到日治昭和8年(西元1933年)年台东天后宫迁建现址,一并入新庙副祀。殿内奉祀着文、武将军,文将军为同知袁闻柝,武将军为镇海後军提督张兆连。

庙中除有从天后宫旧址移来,嵌於两廊壁堵间的埤南天后宫碑碣,还有妈祖田石碑,皆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妈祖田来自提督张兆连兴建天后宫完成後,为使庙宇能有收入来源、永续经营,因此将位於池上乡大坡村的义田拨为妈祖田,由佃农交租给天后宫,两块原始石碑也见证汉人在台东垦拓的历史。天后宫正殿上方分别悬挂两块匾额,一为大庄事件平乱後,天后宫建庙时,由清光绪皇帝所颁赠的「灵昭诚佑」,二为「灵助平蛮」匾额,此匾原为张兆连感谢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妈祖涌泉助平乱而赠与庙方,民国99年(西元2010年)两庙为强化交流,因此复制一模一样的匾额回赠。

台东天后宫於今经常举办各种民俗庆典,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日、元宵神明绕境以及12年一次大型祈安清醮,都是重要祭典。台东县「元宵神明绕境活动」源於日治时期,因当时环境卫生条件差,疫病连连,台东天后宫遂以主祀神妈祖结合海山寺观世音菩萨、福安宫福德正神、天官堂白佛恩主公和顺天宫的苏府王爷出巡绕境市区,以驱逐邪煞并赐福地方信众,每年均由台东天后宫主办,绕境队伍多达70多队,堪称台东地区年度宗教盛事。
庙中日治时期匠师所作细致木雕与彩绘
庙中日治时期匠师所作细致木雕与彩绘
日治时期整修时所作正门雌雄石狮
日治时期整修时所作正门雌雄石狮
清光绪年间张兆连为感谢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妈祖涌泉助平乱而赠与庙方,民国99年(公元2010年)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回赠复制匾额。
清光绪年间张兆连为感谢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妈祖涌泉助平乱而赠与庙方,民国99年(公元2010年)台南祀典大天后宫回赠复制匾额。
妈祖田石碑,记录提督张兆连为使庙宇能永续经营,将位于池上乡大坡村的义田拨为妈祖田,由佃农交租给天后宫。
妈祖田石碑,记录提督张兆连为使庙宇能永续经营,将位于池上乡大坡村的义田拨为妈祖田,由佃农交租给天后宫。
清光绪17年(公元1891年)埤南天后宫碑碣,详述张兆连平定大庄民变、妈祖显应的神迹,以及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兴建天后宫的经过。
清光绪17年(公元1891年)埤南天后宫碑碣,详述张兆连平定大庄民变、妈祖显应的神迹,以及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兴建天后宫的经过。
清光绪7年(公元1881年)为纪念开发「后山」死难先贤烈士,所供奉的昭忠祠神主牌位与文、武将军像。
清光绪7年(公元1881年)为纪念开发「后山」死难先贤烈士,所供奉的昭忠祠神主牌位与文、武将军像。
大庄事件平乱后,天后宫建庙,清光绪皇帝所赐赠「灵昭诚佑」匾额,以表其功。
大庄事件平乱后,天后宫建庙,清光绪皇帝所赐赠「灵昭诚佑」匾额,以表其功。
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大庄事件官兵被围攻,水源断截,相传提督张兆连求告妈祖,随后显灵挖到水源,事件后乃在井边设「灵泉井碑」,以为纪念。
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大庄事件官兵被围攻,水源断截,相传提督张兆连求告妈祖,随后显灵挖到水源,事件后乃在井边设「灵泉井碑」,以为纪念。
日治昭和6年(公元1931年)庙前石雕龙柱
日治昭和6年(公元1931年)庙前石雕龙柱

文献资料

  • 1.臺東天后宮官方網站(不著年代)。摘自:http://198.55.121.67/089-310120.htm。
  • 2.許淑容(2014)。埤南天后宮相關碑記。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123。摘自:http://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23/1756。
  • 3.臺東天后宮(200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31231000003。
  • 4.臺東天后宮(不著年代)。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臺灣宗教百景。摘自: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landsc ape/1_0011.aspx?i=93。
  • 5.林耿暉(2009)。臺東天后宮。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摘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674。
  • 6.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不著年代)。臺灣碑碣拓片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摘自: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xml_id=0000006658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