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北港义民庙

北港义民庙
*
北港义民庙面宽三开间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云林县北港镇义民里旌义义街20号
公告日期: 1991年11月23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
经 纬 度: 120.30280,23.56797
指定/登录机关: 云林县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62401503号函
资产保存者: 北港义民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1.具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纪念或其他学术价值:义民庙乃奉祀清乾隆年间林爽文事件及清同治年间戴潮春事件中殉难的义民、忠犬,在台湾开发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塚庙合一的特性与祭祀闽籍义民的特殊性,更显出其不凡的保存价值。
2.时代之远近: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开始建立旌义亭,清同治2年(西元1863年)奠定义民庙建筑之基。
与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之关系:?感念林爽文事件中保乡殉难的108位义民与忠犬,於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建立「旌义亭」,?义民庙建立之始。清同治2年(西元1863年),将戴潮春事件中阵亡之36名义民,合祀於旌义亭中。同年,北港街监生黄玉琮(生卒年不详)募款重修「旌义亭」,并敬献石雕「义民公」香炉,将旌义亭改称义民庙。
3.表现各时代之特色、技术、流派或地方特色:本庙是台闽地区少数墓塚合一的古蹟。基本上,旌义亭建立之初是?了藉以褒扬忠於清廷、保乡卫民之义士而建立之祀亭,因此依原有墓塚而建为一大特色。义民庙整体以二进建筑为主体,义塚分3处,?於主殿正後方及庙身左右两侧。
4.数量之多寡:目前台闽地区被指定为古蹟的义民庙计有3处,即新埔褒忠亭、彰化怀忠祠与北港义民庙。
5.原为内政部公告指定台闽地区第三级古蹟。

主题导览

义民是指为护卫地方而牺牲的民众,北港义民庙供奉的是清乾隆年间林爽文事件殉难的义民和犬,相传有108位义民与1只忠犬,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建造旌义亭作为祭祀义民公与义犬将军的祠庙,并以义民与义犬牺牲的农历5月30日,作为义民庙的祭典日期,後增祀清同治年间戴潮春事件殉难的36位义民,将旌义亭改称为义民庙。

北港义民庙是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林爽文事件的义民墓塚位於正殿明间後方,墓塚的墓碑直接镶嵌在义民庙正殿明间的後檐墙上,祠庙与墓塚两者紧密相连,戴潮春事件的义民墓塚则位於义民庙左右两侧。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属於两落带护室之建筑格局,三川门与正殿之间并无设置廊道与内埕,形成连贯性的空间,使得室内深邃漆黑,气氛肃穆。

发展源流

清乾隆52年(西元1787年)林爽文事件扰及北港,於5月30日使计攻克,相传共牺牲108人及1只忠犬,6月北港士绅协议请朝天宫住持将遗骸合葬於瓦棺,地方崇奉为义民公与义犬将军,林爽文事件後朝廷颁赐「旌义」匾予以嘉奖,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建造旌义亭作为祭祀义民公与义犬将军的祠庙。

尔後戴潮春事件中,北港有36人在此次事件中阵亡,清同治2年(西元1863年)北港士绅协议将36人遗骸埋葬於旌义亭,即是今日义民庙两侧的墓塚,这年监生黄玉琮捐募重修旌义亭并敬献「义民公」石香炉,而将旌义亭改称为义民庙,清光绪20年(西元1894年)因为建筑年久失修,有颓圯之危,北港士绅遂集资重修,这次工程在正殿後增建护室。

日治大正7年(西元1918年)整修3座义民墓塚,日治昭和5年(西元1930年)整修三川门,这次工程在墙面装设诗词联文石堵,并将墙体之土埆砖改为砖墙,民国55年(西元1966年)将三川门与正殿之间的天沟改为RC构造,民国58年(西元1969年)整修屋面与施作剪黏,民国79年(西元1990年)重作油漆彩绘,民国80年(西元1991年)将护室改建为水泥建筑,左侧增建义民里活动中心,民国92年(西元2003年)展开古蹟修复,民国94年(西元2005年)竣工。

主要特色

北港义民庙是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林爽文事件义民墓塚位於正殿明间後方,造型为四角攒尖顶,北港义民庙称墓塚造型为「封官印」,寓意所埋葬的是经过朝廷褒封的义民,墓塚之前建造义民庙,墓塚的墓碑直接镶嵌在义民庙正殿明间的後檐墙上,祠庙与墓塚两者紧密相连。

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属於两落带护室之建筑格局,两落即三川门与正殿,护室位於正殿之後,三川门与正殿之间并无设置廊道与内埕,这种空间组构为正殿紧落於三川殿之後,三川门与正殿的栋架虽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但之间以劄牵梁相互连系,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建筑面宽三开间,地坪所铺设的尺砖是由人工制作,因此尺砖表面皆可见清晰之手指印痕,是为建筑物之特色,结构墙体均采砖石造,三川门的牌楼面以石材组成,建筑构造为抬梁式及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混合,三川门前後用3柱,进深2间,正殿前後用4柱,进深4间,采叠斗式栋架,明间栋架与次间栋架的细部施作方式并不相同,以区别空间的主从之分。

义民庙正殿神龛供奉的是义民墓塚的墓碑,碑全文「大清皇恩宠赐旌义众魂同茔」,左款「乾隆戊申年荔月吉置」,右款「北港街绅商总董敬立」,《云林县采访册》纪载这块墓碑为「旌义碑」。墓碑之前设置供桌,供奉3尊坐姿、身着文武甲的义民公神像,分别称为大帅、二帅、三帅,後雕刻2尊尺寸更大的坐姿镇殿神像,左侧神像身着清官服、右侧神像身着文武甲,文武甲是身着铠甲,铠甲外套着袍服的一种穿着型式,常表现在允文允武的神像。神龛内右侧另外供奉清同治5年(西元1866年)所设置的义民公神牌,神牌上面列出36位牺牲者姓名。

庙内所供奉的「义犬将军」广为人所崇拜,三川门内的顶桌供奉3尊木雕神像,墓塚旁供奉石雕神像。义犬将军一直被奉为婴孩的守护神,家中若有难以养育的婴孩,家长会向义犬将军祈求童装给孩子穿,祈得童装的家长要在隔年农历5月29日准备新的童装来答谢神恩,童装则集中放置在神像旁木柜内。
义民庙两侧各有墓冢,埋葬的是戴潮春事件的死难者。
义民庙两侧各有墓冢,埋葬的是戴潮春事件的死难者。
三川门与正殿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三川门与正殿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林爽文事件死难者墓冢的造型为四角攒尖顶
林爽文事件死难者墓冢的造型为四角攒尖顶
义犬将军旁的柜摆满父母答谢的幼童衣服
义犬将军旁的柜摆满父母答谢的幼童衣服
义民庙神龛前方的供桌表面狗头,呼应义犬将军信仰。
义民庙神龛前方的供桌表面狗头,呼应义犬将军信仰。
悬挂于神龛上方的「旌义」匾,「旌义」是清朝乾隆52年(公元1787年)朝廷嘉奖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之泉州籍人士所颁。
悬挂于神龛上方的「旌义」匾,「旌义」是清朝乾隆52年(公元1787年)朝廷嘉奖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之泉州籍人士所颁。
日治昭和8年(公元1933年) 北港集雅轩所献的「旌义流芳」匾,北港集雅轩为北管子弟轩社。
日治昭和8年(公元1933年) 北港集雅轩所献的「旌义流芳」匾,北港集雅轩为北管子弟轩社。
日治昭和8年(公元1933年) 北港丽声音乐团所献的「气壮河山」匾,北港丽声音乐团为西洋管乐团。
日治昭和8年(公元1933年) 北港丽声音乐团所献的「气壮河山」匾,北港丽声音乐团为西洋管乐团。
北港义民庙是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墓冢与正殿明间相连。
北港义民庙是一座「墓庙合一」的建筑,墓冢与正殿明间相连。

文献资料

  • 1.北港義民廟管理委員會(無年代)。國家三級古蹟北港義民廟。雲林:北港義民廟管理委員會。
  • 2.張義震計畫主持,莊敏信、葉水龍協同主持(2006)。雲林縣第三級古蹟北港義民廟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雲林:雲林縣政府。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