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楠梓礼拜堂创建於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位於交通之要道,为高雄地区现存最早之基督长老教会堂。其建筑立面采新古典主义样式(Neo-Classicism),融合现代与西洋古希腊、罗马、埃及古典美学等特徵建造。
特别的是,代表台湾长老教会的「焚而不毁」标示,环绕16颗星及数颗小圆珠,有别於其他长老教会环绕12星。楠梓礼拜堂百年来见证长老教会在高雄的发展史,并保留日治时期建筑风格与技术,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楠梓礼拜堂位於楠梓,古称楠仔坑,早期是农产品汇集地及交易场所,後也成为公路、铁路的中点站,汇集旗山、冈山、凤山的货物与人潮。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英国长老教会派李休(Rev. Hugh Ritchie;西元1840-1879年)来台宣传教旨,先是在旗津传道,因常往返南北,交通之要的楠仔坑成为常驻留的据点,并也留下福音於此。
楠梓教会成立最早可回溯到清同治11年(西元1872年)於桥仔头的店铺设置礼拜堂,称「耶稣教安息堂」。因信众逐年增加,礼拜堂不能负荷,清光绪15年(西元1889年)向英国教会请求迁移至热闹且人口密集的楠仔坑,以利福音传播。同年英国教士会与信徒集资,於现址设立「耶稣教堂」。
清光绪16年(西元1890年)新增建牧师馆;日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再兴建主日学教室6间。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成立幼稚园,藉幼儿教育,将基督真道透过教育传给小孩与家长。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重建教会堂,建筑立面采新古典主义样式,融合现代与西洋古希腊、罗马、埃及古典美学等特徵建造,属於流行於西元1900-1920年代之新古典主义样式(Neo-Classicism),两层楼是以钢筋混凝土砖造,隔年2月10日完工後举行献堂感恩礼拜,命名为「楠梓教会堂」,隶属南部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立面设有由16颗星围绕的焚而不毁树。
二战後,教会亦多有修缮,与增建主日学教室、幼稚园教室、图书室、牧师馆、庭园等空间,百年来,楠梓教会因为许多先贤为教会奉献付出,土地及建物不断变迁,增加建物、增购土地,让教会增长扩大,共分设6间教会,为南台湾历史悠久的教会之一,见证了长老教会於南台湾传教的历程,也保留日本时代西洋风格融合现代与古典美学艺术之建筑,让这间教堂成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清光绪15年(西元1889年),楠梓礼拜堂迁移至现址後,将原本3间店面扩大整建,运用4支砖柱支撑房子。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因原礼拜堂建物倾斜导致危险,於是拆除重建,由黄曹(生卒年不详) 工程师设计、吴天锡(西元1899-1984年)长老监工,采当代盛行的新古典主义样式(Neo-Classicism)建造,复兴古希腊、罗马、埃及等特徵,运用细部繁琐装饰搭配红砖而建,以中轴为基准,做成对称形,使用多立克柱式(Doric,又名多利亚柱式,起源可推至7世纪的古希腊建筑) 建构成大门三开间,柱头为常见仿埃及风格的棕榈叶柱头(象徵胜利),并於教堂门廊加高两层。
教堂建筑中央的十字架为醒目的特色,下方立面有象徵长老教会「焚而不毁」的标志,以及环绕16颗五芒星、数颗小圆珠。屋檐下采用西方古典的蛋镖饰,内部采用绿色石砖装饰,以表示上帝造物後呈现美丽青翠草地之意。
教堂的正後方为清光绪16年(西元1890年) 建造的牧师馆,民国41年(西元1952年)7月为纪念设教80周年改建,建筑与礼拜堂分开独立,前方设置阳台,屋顶与山墙以波浪倾斜采纯手工装饰线条,并以圆柱顶住,於中间设立十字架,所有木造的建材皆以台湾桧木所制,极具特色。
日昭和2年(公元1927年)成立幼儿园,藉托儿教育,将基督的精神传给小孩与家长。
礼拜堂内部讲堂,翻修后整体木造氛围搭配原有的磨石子地板,显得古朴温馨。
屋檐下采用西方古典的蛋镖饰做法,凸显建筑外观细部精致与繁琐做工。
柱头为新古典主义样式中常见仿埃及风格所建,柱子上下有双层突出凹槽装饰,以及象征胜利的棕榈叶柱头。
环绕16颗星之长老教会「焚而不毁」标志,有别于其他教堂的12颗星排列。
教堂门廊设计高出两层楼,有两根圆柱与两根半圆柱构成三开间。
由赖其昌长老设计的牧师馆,屋顶与山墙的波浪倾斜与垂直线条属于装饰艺术风格,形似王冠,非常有特色。
进入教会有专属的通道,顶端的半圆弧造型架可挡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