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金华府

金华府
*
金华府属于街屋型态的庙宇建筑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中西区神农街71号
公告日期: 2005年11月0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
经 纬 度: 120.19656,22.99761
指定/登录机关: 台南市
公告文号: 南市文维字第09418518630号
资产保存者: 许穆雄

指定/登录理由

1.位於旧北势街(今神农街)上,始建於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迄今179年,历史悠久。
为五条港五大族群许姓的守护庙,见证台南市五条港发展历史。
2.三川殿、拜殿、正殿3层次传统格局不缺;墙堵泥塑、龙虎壁、乳钉、木雕均甚为精美。
3.以「府」为名,且为街屋型厢房,有其独特性。五条港区少数保存原貌之社区型传统庙宇。

主题导览

金华府主祀文衡圣帝,也就是关圣帝君,民间俗称为关公,坐落於神农街,神农街旧称北势街,属於五条港的范围。源自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由北势街许姓居民约七十余人自故乡福建海澄迎请神像来台,是五条港五大族群中许姓的守护神庙宇,旧庙原址在今日金华府对面,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改在现址建庙,庙宇格局受限於街道空间,使得金华府夹於两栋街屋之间,属於街屋型态的庙宇建筑,保留清朝五条港街屋建筑转化为祭祀空间的特殊构成。

金华府在战後民国36年至37年(西元1947-1948年)进行过整修,此次整修而成现今之建筑规制与格局,建筑平面布局属於两落带拜亭之建筑格局,空间由前至後依序为三川门、拜亭、正殿,拜亭两旁为过水。

发展源流

金华府主祀文衡圣帝,也就是关圣帝君,民间俗称为关公,坐落於神农街,神农街旧称北势街,属於五条港的范围,关於金华府的史料文献不多,根据日治时期《寺庙台帐》与《台南州祠庙名监》内容记载,金华府初创於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是由北势街(今神农街)许姓居民约七十余人自故乡福建海澄迎请神像来台,亦如台湾许多庙宇的发展模式,一开始并未兴建庙宇供奉,而是将神像供奉在民居之中。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许德修出资三百元购得民宅奉祀,民居位置是今日金华府的对面(神农街74号)。金华府正式形成庙宇是在清光绪14年(西元1888年),由许姓人士集资捐献将民居加以重修。

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第三十一保的保正许藏春(生卒年不详)发起,在现址兴建庙宇(神农街71号),并将神像从对面迁入,兴建工程在12月21日开工,日治大正3年(西元1914年)3月6日竣工,工程费用计493圆,悉数由许姓人士捐献。另《寺庙台帐》记载,庙宇财产作为日常经营与祭祀使用,若有不足则由信徒捐助。

金华府在战後民国36年至37年(西元1947-1948年)进行过整修,由林离负责大木作,剪黏与泥塑则委由安平地区匠师担任。金华府为神农街居民的信仰,但建筑年久失修,民国91年(西元2002年)在神农街设置「金华府行馆」暂时安奉庙内神像,民国97年(西元2008年)10月18日展开古蹟修复工程,民国98年(西元2009年)12月31日竣工,民国99年(西元2010年)1月31日举行修复工程完工及入火安座仪式。

主要特色

金华府位於神农街,街道基於土地利用而将土地分割成狭长型,以获得更多的沿街户数,如此一来每一户皆比邻而居,同样都是面宽窄而纵深长,两两相间拥有极长的共同壁。金华府就夹於两栋街屋之间,属於街屋型态的庙宇建筑,庙前紧临道路,使得金华府并无腹地作为庙埕,建筑平面布局属於两落带拜亭之建筑格局,空间由前至後依序为三川门、拜亭、正殿,拜亭两旁为过水。

金华府的结构墙体均采砖石造,表面粉刷灰泥,建筑构造为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三川门全部进深共八架,屋顶铺设素烧板瓦,屋脊翘脊平缓,装饰较少。三川门面宽三开间,立面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板门并没有绘制门神,而是在门扇上钉入门钉,门钉或称乳钉,三川门前步口的墙身柜台脚与裙堵采用洗石子表现,施作题材包括松鹤长青、麒麟戏狮等,身堵采用泥塑表现,是以麻绒灰泥打底再以瓦片作为骨材,施作题材分别是寿星与麻姑。

正殿面宽三开间,作不装设门扇之敞厅,後面二柱为神龛,全部进深共十六架,屋顶采双坡水硬山单檐翘脊式屋顶,屋顶铺设素烧筒板瓦,屋脊为翘脊。拜亭为双脊檩卷棚顶。

金华府正殿明间神龛主祀文衡圣帝,神像作坐姿,头戴冕旒,双手交叠於胸前持圭,神龛前方两侧分别竖立站姿关平与周仓像。关平身着文武甲,双手环抱於腹前呈「抱寿体」;周仓身着铠甲,左手插腰、右手於胸前横伸向左,右手握着关刀,这组神像依据庙旁「西佛国」蔡天民(西元1930年-)艺师指出是在民国36年(西元1947年)塑造。右次间神龛供奉五营,而金华府配祀神尚有李府千岁、马府千岁、黄府千岁、中坛元帅等祀神,这些神像则供奉在明间神龛或正殿供桌上。

金华府的主要祭典分别有农历正月初五的马王爷圣诞、4月26日的李王爷圣诞,5月13日的文衡圣帝圣诞。
镇殿文衡圣帝神像作帝王形象
镇殿文衡圣帝神像作帝王形象
金华府的正殿为祭祀空间,供奉主神为文衡圣帝。
金华府的正殿为祭祀空间,供奉主神为文衡圣帝。
三川门中门门楣上方悬挂八卦柳枝符
三川门中门门楣上方悬挂八卦柳枝符
三川门与正殿之间藉由拜亭作联系,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三川门与正殿之间藉由拜亭作联系,形成连贯性的空间。
地坪的高度落差形成正殿、拜亭、龙虎井的空间区隔。
地坪的高度落差形成正殿、拜亭、龙虎井的空间区隔。
三川门的板门并没有绘制门神,而是在门扇上钉入门钉。
三川门的板门并没有绘制门神,而是在门扇上钉入门钉。
龙虎井的壁面施作泥塑龙和虎
龙虎井的壁面施作泥塑龙和虎
关平太子像作抱寿体
关平太子像作抱寿体
周仓表现威武的武将形象,手握关刀配置于文衡圣帝旁。
周仓表现威武的武将形象,手握关刀配置于文衡圣帝旁。

文献资料

  • 1.黃斌計畫主持(2005)。臺南市市定古蹟金華府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
  • 2.作者不詳(出版年不詳)。寺廟台帳。出版者不詳。
  • 3.相良吉哉編(2002)。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北市:古亭書屋。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