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佳里震兴宫

佳里震兴宫
*
佳里震兴宫正面照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佳里区礼化里佳里兴325号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
经 纬 度: 120.18848,23.19106
指定/登录机关: 台南市
公告文号: 台内民字第357272号
资产保存者: 震兴宫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佳里震兴宫内有嘉义匠师叶王(西元1826-1887年)的交趾陶作品,如「八仙过海」、「七杍过关」等精湛作品,乃镇庙之宝,极具艺术价值。
震兴宫左右两侧护龙以过水廊与中轴的正殿空间相连结,成为类似合院之格局,是清领时期台湾中型寺庙之格局。拜亭与主殿间之「憨番扛大杉」木雕作品,与三川殿犀头叶王交趾陶「憨番扛庙角」作品相辉映,极具特色。
奉祀清水祖师、文昌帝君、南鲲鯓代天府分灵「李府千岁」,三神共祀,极有文化特色。

主题导览

佳里兴原为滨海村落,本为西拉雅族平埔人居住地,明郑时期属於东都承天府天兴县的县治。随着先民来此开拓,时安溪人亦将「清水祖师」奉请随行渡台,暂供奉在公厝,供众人朝夕膜拜。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居民集资将公厝改建庙宇,名为「清水宫」,并再移祀「雷府大将」、南鲲鯓代天府分灵的「李府千岁」入庙,三神共祀,极有文化特色,是为震兴宫前身。

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清水宫因大地震而受到毁损,由耆老倡议後集资重修、扩建动工,并改名「震兴宫」,此次扩建礼聘叶王前来主持水车堵的交趾陶装修,使该工程保留叶王诸多的交趾陶作品,如「八仙过海」、「七贤过关」、「憨番扛庙角」等精湛作品,极具艺术价值。

发展源流

台南市佳里区古名「萧壠」,是平埔西拉雅族所居住地之一,震兴宫所在地―佳里兴,原是一个滨海村落,佳里兴再依其原名三字,分为佳化、礼化、兴化等三里,震兴宫位於佳里兴聚落中心,成为当地的信仰中心。明郑时期,镇兵林可栋(生卒年不详)率领军民於此屯垦,属於东都承天府天兴县,在萧壠与平埔族混居,开化日渐。清领初期诸罗县署,北路参将营皆暂设在此,後才迁移诸罗山。随着先民来此开拓,此时安溪人亦将「清水祖师」奉请随行渡台,暂供奉在公厝,供众人朝夕膜拜。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信徒在原公厝址集资建庙,初名「清水宫」,并加祀蔡姓武官献赠原於营盘地驻地雷府大将(唐代之雷万春),同享香火。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因年久失修,庙貌颓旧,武举人曾廷晖(生卒年不详)斥资重建,并在主殿龙虎壁面留下书画联文各一堵,及「钟灵甲第」匾额一方。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发生地震,庙身受损倾垣,经地方头人倡议、信徒集资,於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扩大兴建,此次扩建聘请嘉义交趾陶名匠叶王主持水车堵的交趾陶装修,并改庙名为震兴宫,同年由南鲲鯓代天府分灵李府千岁,与清水祖师、雷府大将一并成为镇殿主神。

清光绪15年(西元1889年),庙东邻文昌祠荒废倒塌,登云诗社众人商得庙中执事同意,续将文昌帝君神尊移入西侧配殿恭奉。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由信徒们发起重修,并改建东西配殿,由匠师王石发(西元1905-1987年)负责交趾陶之修补。

至民国54年(西元1965年)全面整修,敦聘诸位匠师进行修复,像是李作(生卒年不详)负责大木工程、陈任水(生卒年不详)负责雕刻、蔡丁福(生卒年不详)负责壁面与洗石子、蔡草如(西元1919-2007年)负责门神及楹梁彩绘、王保原(西元1929年-)负责交趾陶剪黏修复与施作等,为震兴宫留下精美的门神彩绘、细致的木雕作品及剪黏装饰,今日的庙貌大抵完成於此时,民国87年至91年(西元1998-2002年)屡有修葺。震兴宫中保存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以叶王交趾陶最为丰富,极具历史、文化、艺术的地位与价值。

主要特色

震兴宫是座通面宽七开间,中轴主体建筑为三开间的庙宇,两者间藉由拜亭(轩亭)连系,形成连贯性的空间,平面为「两进带一拜亭及左右护龙」之建筑格局,并於主殿左右两侧设置配殿,成为类似合院之格局,是清领时期台湾中型寺庙之格局,前宽阔的广场立有民国72年(西元1983年)所建「天兴县治纪念碑」。震兴宫保留大量叶王晚期的作品,目前还可见40来件作品,其中远近驰名为三川殿上的犀头,有名作「憨番扛庙角」,是震兴宫中最大尊的烧陶人物,憨厚老实的胡貌梵相搭配中国式的衣着,形象生动,为「台湾憨番」经典之作。还有像是「八仙过海」、「七贤过关」、「博古通金」等经典的交趾陶作品,足以见叶王陶艺之精湛,极具保存价值。

堪称国宝的交趾陶作品,因历经百年毁损大半,也有些许遭窃,如今所见之交趾陶,为民国54年(西元1965年)的全庙整修时,王保原将遗失作品新作补上外,其余经庙方同意後将残品一一卸下,重新用麻布及水泥修复,再重新安置於原处,得让作品再次展现风华,除修复交趾陶外,王师傅也负责庙顶的剪黏;彩绘则敦请府城的蔡草如包办门神及楹梁「垛仁」的彩绘,堪称一特色;亦请彰化的陈任水前来主持雕刻施作,留下诸多木雕佳作,尤其以拜亭与主殿间「憨番扛大杉」之木雕作品,与叶王交趾陶「憨番扛庙角」互相呼应,极具特色。

震兴宫共祀清水祖师、雷府大将和李府千岁,全台此组合也仅在此宫。民国96年(西元2007年)底时,管理委员会决议塑造新神像,而三尊泥塑神像经日治时期宗教整理运动,曾遭断头的命运,最後又因为此庙变成日本「临济宗」的联络寺院,震兴宫与神像得以保留。当时庙方聘请匠师雕塑木质头像,使形态完整,这使得清水祖师与雷府大将成为台湾罕见的「木头泥身」神像。泥塑神像承载了台湾佛道二教混合的讯息、儒家礼仪思想和传统巫术习俗「民俗信仰」,也有神像风格的工艺与地域性等重要的研究价值。
蔡草如(公元1919-2007年)的门神彩绘
蔡草如(公元1919-2007年)的门神彩绘
陈任水与蔡草如共作「祥狮扛水槽」与「垛仁」之作品
陈任水与蔡草如共作「祥狮扛水槽」与「垛仁」之作品
王保原庙顶剪黏
王保原庙顶剪黏
叶王的「博古通金」交趾陶
叶王的「博古通金」交趾陶
叶王的「七贤过关」交趾陶
叶王的「七贤过关」交趾陶
叶王的「八仙过海」交趾陶
叶王的「八仙过海」交趾陶
叶王于三川殿施作右侧的「憨番扛庙角」
叶王于三川殿施作右侧的「憨番扛庙角」
叶王于三川殿施作左侧的「憨番扛庙角」
叶王于三川殿施作左侧的「憨番扛庙角」
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所立禁约石碑
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所立禁约石碑

文献资料

  • 1.黃文博、涂順從(1995)。佳里興震興宮。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2.涂順從(1996)。南瀛古廟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3.佳里震興宮(1985)。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75。
  • 4.佳里震興宮泥塑神像(不著年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0408000001。
  • 5.佳里震興宮(1985)。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摘自:http://tmach-culture.tainan.gov.tw/assetdetail.asp?assetid=%7B8345C4BD-C9CF-402D-8590-D798DA56288C%7D&nsub=A2A000。
  • 6.楊仁江(1999)。佳里震興宮。公務人員月刊37。頁81。

条目参照

  • 佳里震兴宫泥塑神像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