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南天坛

台南天坛
*
天坛的庙址旧称「天公埕」,地方传说源自明永历15年(公元1661年)12月延平郡王郑成功在此地筑坛祭天。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2段84巷16号
公告日期: 1985年11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咸丰4年(西元1854年)
经 纬 度: 120.20419,22.99399
指定/登录机关: 台南市
公告文号: 台内民字第357272号
资产保存者: 财团法人台湾省台南市台湾首庙天坛

指定/登录理由

依民国73年(西元1984年)2月22日颁行之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第59条综合评定之

主题导览

台南天坛顾名思义是祭祀天的场域,天坛主祀神为玉皇上帝,俗称天公、上苍或玉皇陛下,玉皇上帝是台湾民间信仰至高无上的神只,因而台南天坛与开基玉皇宫在台南地区享有崇高的信仰地位。

天坛的庙址旧称「天公埕」,相传明永历15年(西元1661年)12月延平郡王郑成功(西元1624-1662年)在此地筑坛祭天,清代初期由地方居民设置香炉祭祀,清咸丰4年(西元1854年)由官民集资先建三川门与正殿,翌年兴建後殿,经历各时期的修建,形成今日天坛的主体建筑平面布局,属於三落两廊之建筑格局,天坛的左侧另建有武圣殿。

天坛正殿檐口悬挂的「一」字匾被誉为府城三大名匾,正殿「一」字匾与檐上的石刻「大哉」,「一」与「大」合起来是「天」字,是人们对天的礼赞。

发展源流

天坛顾名思义是祭祀天的场域,天坛的庙址旧称「天公埕」,相传明永历15年(西元1661年)12月延平郡王郑成功在此地筑坛祭天,至清代由地方居民设置香炉轮值祭祀,清道光年间为了方便祭祀,便将香炉供奉於今址吴姓人家内。清咸丰4年(西元1854年)地方人士倡议在天公埕建庙供奉玉皇上帝,此时适逢吴姓人家欲变卖家宅,遂集资购地於同年8月开工建庙,竣工後定名为「天公坛」。翌年,天公坛总理梁章怀(生卒年不详)、董事魏缉熙(生卒年不详)等20人再度向地方官民募捐增建後殿。

清咸丰8年(西元1858年)1月,泉漳厦郊诸船户金源隆等100户捐银并购置田产,每年抽银作为农历1月9日庆贺玉皇上帝圣诞的祭典开支。同年8月,天公坛董事召集56名成立「如兰堂会」购置庙产,负责天公坛的庙务经营与祭典,如兰堂的堂址在天坛前,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10月成立讲善局,讲善局负责宣讲圣谕与出版善书,之後改为经文社。

日治明治32年(西元1899年)12月,天公坛重修并改庙名为「天坛」。日治大正13年(西元1924年)成立以和社,负责祭典时的音乐演奏。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如兰堂与经文社陆续迁入天坛左侧厢房,由如兰堂继续经营天坛的庙务经营与祭典,经文社负责诵经。考量社会局势,昭和14年(西元1939年)如兰堂不再负责天坛的经营。

战後地方人士着手计画重修天坛,在民国38年(西元1949年)肇工,民国40年(西元1951年)竣工,民国63年(西元1974年)成立管理委员会,民国66年(西元1977年)决议将天坛左侧武圣殿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建筑,民国68年(西元1979年)肇工,民国69年(西元1980年)重修天坛。天坛与武圣殿的工程至民国71年(西元1982年)全部竣工,形成今日所见的天坛建筑格局。

主要特色

天坛主体建筑的平面布局属於三落两廊之建筑格局,三落即三川门、正殿、後殿,两廊即连接三川门、正殿、後殿的廊道,廊道设隔墙,建筑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前方设置前埕。

天坛的结构墙体均采砖石造,建筑构造为抬梁式构造及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混合,三川门面宽三开间,建筑立面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板门不绘画门神,而是钉上门钉,而正殿与後殿则作不装设门扇之敞厅式。

天坛主祀神为玉皇上帝,俗称天公或上苍、玉皇陛下等称号,民间信仰认为天无具体形象可以被塑造成神像,於是天坛正殿供奉的是写着「玉皇上帝圣位」的神牌,神牌的型式属於素色华带牌。

天坛的後殿明间神龛由後向前依序供奉三清道祖、斗姥元君、三官大帝。三清道祖为道教的至高神,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是老子,斗姥元君是道教信仰里诞育天上众星斗之母,三官大帝分掌天界、地界、水界,职司赐福、赦罪、解厄;後殿左次间神龛供奉南斗星君、右次间神龛供奉北斗星君,神龛下方供奉虎将军;左侧山墙前神龛供奉张天师、雷声普化天尊、东斗星君,右侧山墙前供奉司命真君、天医真人、太乙真人、西斗星君;武圣殿供奉关圣帝君、岳武穆王等祀神。台南旧城区的宗教信仰,作醮需要迎请张天师入坛荐醮,因而天坛供奉的张天师神像常被迎请荐醮,醮典结束受以盛大的阵头队伍恭送张天师回天坛,俗称为「送天师」。

天坛保存文物众多,庙内悬挂数面从清代以来赞誉上苍的匾额,最着名的是悬挂在正殿的「一」字匾,匾面写有「世人枉费用心机,天理昭彰不可欺;任尔通盘都打算,有余殃庆总难移。尽归善报无相负,尽归恶报谁便宜;见善则迁由自主,转祸为福亦随时。若犹昧理思为恶,此念初萌天必知;报应分毫终不爽,只争来早与来迟。」此匾被誉为府城三大名匾,以及推测是清乾隆年间的青铜方鼎式香炉、民国50年代潘春源所绘之纸本彩绘,还有为数众多的经文社绣件,包括桌围、帐帘、幡等,天坛为数众多的文物是台南寺庙文化的宝库。
天坛常有经生诵念经文为民祈福
天坛常有经生诵念经文为民祈福
后殿左侧墙前供奉张府天师,台南作醮有迎、送天师的习俗。
后殿左侧墙前供奉张府天师,台南作醮有迎、送天师的习俗。
后殿的明间神龛供奉三清道祖,是道教神谱的至高神。
后殿的明间神龛供奉三清道祖,是道教神谱的至高神。
正殿建筑高耸,上方镶嵌「大哉」石碑,原碑是清咸丰年间文物,现已移至庙旁展示。
正殿建筑高耸,上方镶嵌「大哉」石碑,原碑是清咸丰年间文物,现已移至庙旁展示。
正殿四角各有一位憨番扛着栋架,称作「憨番擎大杉」,为台南的早期庙宇建筑特色之一。
正殿四角各有一位憨番扛着栋架,称作「憨番擎大杉」,为台南的早期庙宇建筑特色之一。
正殿神龛上方悬挂蒋中正(公元1887-1975年)总统所献匾额,以表对于天的敬畏尊崇。
正殿神龛上方悬挂蒋中正(公元1887-1975年)总统所献匾额,以表对于天的敬畏尊崇。
「一」字匾被誉为府城三大名匾
「一」字匾被誉为府城三大名匾
天坛主祀神为玉皇上帝,民间信仰认为天无具体形象可以被塑造成神像,于是天坛供奉的是神牌。
天坛主祀神为玉皇上帝,民间信仰认为天无具体形象可以被塑造成神像,于是天坛供奉的是神牌。
三川门的板门不绘画门神,而是钉上门钉,门钉总数为108颗。
三川门的板门不绘画门神,而是钉上门钉,门钉总数为108颗。

文献资料

  • 1.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編輯部(1990)。臺灣首廟天壇沿革誌。臺南市:臺灣首廟天壇管理委員會。
  • 2.黃翠梅計畫主持(2017)。臺灣首廟天壇既存古物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計畫成果報告。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