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板桥迪毅堂

板桥迪毅堂
*
板桥迪毅堂为供奉漳泉械斗亡灵的祠庙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新北市板桥区馆前西路92号
公告日期: 2013年12月25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
经 纬 度: 121.45735,25.00737
指定/登录机关: 新北市
公告文号: 北府文资字第1023320773号
资产保存者: 迪毅堂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1.迪毅堂乃清咸丰3至9年(西元1853-1859年)北台漳泉械斗现存重要史蹟。
2.为清代林本源家族为纪念械斗殉职之林家总勇徐才等人所建,代表客家人受雇参与漳泉械斗之案例,深具历史价值。
3.迪毅堂创建於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现存建筑为日治大正14年(西元1925年)修建,为三开间主屋规模的建筑,现存构造仍可见传统工匠技艺展现。

主题导览

板桥迪毅堂为供奉漳泉械斗亡灵的祠庙,主祀徐元帅,配祀福德正神与12位丁勇。徐元帅本名徐才(生卒年不详),为板桥林本源家族所聘用的武术师傅,清咸丰9年(西元1859年)林本源家族林国芳(西元1820-1862年)率领漳州人与泉州人发生分类械斗,械斗中徐才与12位丁勇殉难,由林国芳负责收屍埋骨,嗣後由林家出资建祠供奉徐才与12位丁勇牌位。

现今迪毅堂建筑为日治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由刘嘉辉(生卒年不详)倡议重修,并塑造徐才神像称为徐元帅,迪毅堂主体建筑为三开间单落格局,平日少有人前来祭拜,室内阴暗而更显哀戚,主要祭典是每年农历7月26日庆贺徐元帅圣诞,并在迪毅堂前举办普度。

发展源流

迪毅堂的兴建与林本源家族有关,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林平侯(西元1766-1844年)为了避免漳泉械斗,举家迁往大嵙崁(今桃园市大溪)从事开垦事业,因为林家的产业庞大,考量清代社会局势动荡,组织团练用於自保,聘请福建省漳州龙溪的客家人(另一说是大溪本地的客家人)徐才出任民兵的武术教练。

林平侯死後家产分成5个商号,分别由5位儿子继承,三房林国华(西元1802-1857年)、五房林国芳(西元1820-1862年)将他们所继承的「本记」商号与「源记」商号合并成「林本源」,再从大嵙崁迁到枋桥头(今新北市板桥)定居。

清咸丰9年(西元1859年)台北地区再次发生漳泉械斗,做为漳州人领袖的林国芳率领漳州人与泉州人拼斗,在这起漳泉械斗中,造成徐才与12位丁勇殉难。根据《板桥林氏家传》的记载,清咸丰10年(西元1860年)由林国芳将死亡者收屍埋骨,并由林家祭祀徐才与12位丁勇。另外根据《板桥街志》的记载,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林国芳之子林维源(西元1840-1905年)正式建祠供奉徐才与12位丁勇的牌位。

迪毅堂保存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扞卫乡闾」匾额,该匾额纪录清同治年间兴建的历史,而今日的建筑体是在日大正14年(西元1925年)重修,从悬挂在堂内的匾额显示这次重修是「前清特授台东郡阃府刘嘉辉」倡议。

主要特色

迪毅堂供奉的是漳泉械斗牺牲的亡灵,在堂内12位丁勇牌位旁的对联:「义魄强魂有所归乃免为厉;御灾扞患念其力用妥厥灵。」意思是鬼魂得享人们祭拜後就不会作祟人间,台湾社会缅怀这些为地方牺牲的亡魂而建祠供奉。徐元帅曾神谕表示神格提升,更改堂名为「迪义堂」,因而中门对联是以「迪义」作开头,但仍习惯称为迪毅堂。

迪毅堂主体建筑现为三开间单落格局,立面於明间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板门绘画持剑、捧印门神画像,檐口构架为一通叠斗柱栋架,叠斗柱顶起卷棚顶的双脊檩,木构件皆予以雕刻,明间左右隔墙开门连通次间。双坡水单檐翘脊式屋顶,铺设素烧板瓦。

迪毅堂的明间与左右次间为祭祀空间,明间供奉徐元帅神像,胁侍两位童子。迪毅堂初建时是供奉徐才牌位,据传日治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徐才降乩,人们依照神谕雕塑徐才神像,称徐才为徐元帅,徐元帅两旁的童子是近年重新雕塑,原童子像已腐损,其中一尊的残体供奉在右次间墙角。左次间供奉福德正神,台湾民间信仰福德正神是最常见且受人崇拜的神只,而厉祠亦如坟墓也会设置福德正神神位。右次间供奉一块木制大牌,大牌书写12位丁勇的姓名,但现在已无法肉眼辨识字迹。迪毅堂主要的祭典为农历7月26日的徐元帅圣诞,同时这日也是迪毅堂一年一度的普度。
迪毅堂主祀徐元帅徐才,每年农历7月26日准备寿桃、寿面庆贺徐元帅圣诞。
迪毅堂主祀徐元帅徐才,每年农历7月26日准备寿桃、寿面庆贺徐元帅圣诞。
每年农历7月26日在迪毅堂前举办普度。
每年农历7月26日在迪毅堂前举办普度。
檐口构架为一通迭斗柱栋架,迭斗柱顶起卷棚顶的双脊檩。
檐口构架为一通迭斗柱栋架,迭斗柱顶起卷棚顶的双脊檩。
木制展耳马槽方炉的雕刻精细,为迪毅堂内重要文物。
木制展耳马槽方炉的雕刻精细,为迪毅堂内重要文物。
神龛塌陷,因而将徐元帅神像移出。
神龛塌陷,因而将徐元帅神像移出。
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勇气犹存」匾额,文字严重剥落。
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勇气犹存」匾额,文字严重剥落。
牌位已无法辨识12位牺牲丁勇的姓名
牌位已无法辨识12位牺牲丁勇的姓名
迪毅堂室内显得阴暗而更显哀戚
迪毅堂室内显得阴暗而更显哀戚
庙宇内的木构对象皆予以雕刻
庙宇内的木构对象皆予以雕刻

文献资料

  • 1.佩玟(2015)。紀念漳泉械鬥古廟迪毅堂赫見客家英勇忠義精神。新北好客都。新北: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2.王國璠(1975)。板橋林氏家傳:祭祀公業林本源。
  • 3.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1998)。板橋街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 4. 板橋迪毅堂(201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31225000001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