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处涵盖海山神社残蹟、积穗配水池、防空洞及考古遗址,深具地方历史保存价值。
海山神社建立於西元1938年,坐南朝北面向今新北市中和区中山路,日治时期中山路就是板桥街到中和庄的交通要道,又是海山郡内最大街庄,海山神社就坐落於两者之间的枢要高地,俯瞰海山郡板桥与中和两大聚落。当年日本政府推动「皇民化」运动,希望透过「一街庄一社」政策,以信仰强化统御。
海山神社供奉明治天皇(西元1867-1912年)、大己贵命(日本传说开拓三神之一)及征讨台湾殉职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西元1847-1895年)。当时每年秋收过後举行祭典时,会由警风团(原壮丁团)负责抬神轿游街,海山郡役所也规划表演节目如摔跤、比剑、跳舞等活动。战後这些日本神社建筑遭到国民政府强制拆除,海山神社也是其中之一,无法完善保存。
西元1895年日本统治台湾,为巩固新政权,掌握殖民地民间势力,日治50年殖民期间建筑许多神社。海山神社建立於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时值七七事变後,日本国家神道步入法西斯国教期,对台湾宗教统治亦达到高峰,在台积极推展皇民化运动,为协力战争、因应时局而动员全台。
海山神社本属「无格社」(被认定为神社但未拥有社格),日本为了推广皇民化运动,因此强制台湾人民祭拜神社,并以「一街庄一神社」为方针,在各地兴建神社,以便在各方面加强对台控制,海山神社的建造,研判应与当时日本政府在台推动这些政策有关。但因二战经费不足,神社建造困难,於是将海山神社社格升格为「乡社」,并供海山郡街庄民众祭拜。
以神社而论,方位配置是相当重要的。海山神社面向板桥、中和一带,方位坐南朝北,与一般神社建置制度相反,最主要原因在於表现出神社可庇护百姓,彰显神社之地位。海山神社除例行性祭典,官方也常会动员学校学生及所属团体参与,使祭典更加热闹,但其余非例行性、非强制性之仪式,如婚礼、成年礼等,则甚少举行。
日本战败後,多数神社陆续遭破坏。据新北市中和区耆老何云坊先生口述,海山神社在西元1951年左右已遭破坏。直到西元1997年时中和庄文史研究协会再次发现海山神社遗蹟时,仅存一片断壁及残破的参道阶梯,栏杆石柱亦已遗失。现今海山神社本体之建筑已被拆除,原址改建为民安活动中心,现场仅留存部分阶梯跟鸟居石柱等残蹟。
海山神社布局依相关历史照片推估,由第1鸟居进入神社後为参道,两侧均设置石灯笼,待经过神桥踏过3级阶後,左右两侧则放置狛犬,进而通过第2鸟居,在此左侧则有设置手水舍,右方则有社务所与器库,两侧石灯笼各10盏,行至参道尽头前则需再登42级石阶,通过第三鸟居後到达神社之拜殿,尔後为神社主殿。石墙建材则为士林硬石,石阶为洗石子。
海山神社主要供奉明治天皇、大己贵命,後者为日本传说开拓三神之一,同时神社亦供奉北川宫能久亲王,例祭日11月3日,即「新谷感谢祭」。据耆老回忆:每年秋收过後举行祭典时,会由警风团负责抬神轿游街,海山郡役所也设计各式表演如摔跤、比剑、跳舞等活动。除一年一度的「新谷感谢祭」,海山神社也於元旦及节庆时举行祭典,只是规模不若「新谷感谢祭」般庞大。祭典期间郡内学校及所属团体如青年团、壮丁团,多会前往参拜。这些团体大多属非自愿性,奉街庄长命令参与祭典,好处是可取得更多补给。
神社下方防空壕为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大东亚战争爆发时,为防御美军空袭动员青年挖掘的防御工程。战後台新纺织厂在防空壕前段用水泥建造成员工福利社。但自从1970年代末期台新纺织厂关闭後即无人使用,故维持原始样貌。
据耆老回忆:防空壕内条条相通,冬暖夏凉;现在防空壕前段已改建为水泥建物,後段则仍维持最初样貌。 位於员山公园的积穗配水池规划於日治时代,因应人口增加,板桥自来水道系统渐供需失衡,原拟於西元1944年扩建,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终止。战後大量人口拥入板新地区导致供水不敷使用,於是西元1956年政府申请美援补助办理扩建,全部工程於西元1958年10月竣工。今日可见积穗配水池上方新建有凉亭,池外则仍可见日治时期六寸输水管与透气孔。
战後海山神社渐受破坏,现今主体建筑已全遭拆除,神社残蹟仅余参道阶梯、平台、左右两侧石垣、栏杆基石、鸟居柱础及部分石柱。海山神社可说见证了日本殖民统治中政治、信仰、社会、经济等的时代发展。
海山神社残迹第三重鸟居基座左柱础。鸟居是设于神社入口处之门形物,神道教传说中可连接神域与俗世。
海山神社残迹之一的第三重鸟居柱础(即门柱之基座),图中为右柱础。
位于残迹旁的员山公园积穗配水池,在美援经费下于民国47(公元1958年)扩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