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化资产保存法」27条,确认其有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保存价值,指定为国定古迹。
鄞山寺创建于清道光2年(公元1822年),奉祀定光古佛。定光古佛俗名郑自严(924-1015),相传为五代宋初时的1名高僧,年82岁圆寂。出家后,曾到过江西省、福建省西边等地,且为当地除蛟患(蛟为传说中能发洪水,像龙一类的动物)、收猛虎。逝世之后,汀州城遭贼寇围攻,相传他显灵退敌,于是朝廷赐匾,将庵寺命名为定光院,他被尊为定光佛,成为闽西汀州人的守护神。定光佛受到闽西客家人的普遍崇拜,与两宋时期皇帝的屡次加封密切相关,也与其生平事迹和灵验故事有直接关系。
清朝嘉庆、道光之后(公元1796-1850年),台北地区的汀州移民增多,因为接应同乡的需要,而有建会馆及守护庙之议。道光2年(公元1822年)时,鄞山寺由汀州人张鸣岗(生卒年不详)等捐建,罗可斌(生卒年不详)捐献田地,作为鄞山寺的经费。
鄞山寺的正殿、前殿与两廊可能在道光3年(公元1823年)兴工,至道光4年(公元1824年)完成。建成后,鄞山寺一方面是移民的信仰中心,另一方面也作为汀州会馆,提供同乡外出谋生或考试的暂居之所。
道光23年(公元1843年)时,抽换了正殿的点金柱和付点柱。鄞山寺正殿供奉定光古佛,左右两边神龛祀观音和福德正神,是在道光30年(公元1850年)和咸丰8年(公元1858年)分别添设上去的。鄞山寺的左边护室内,则祀建庙有功的先贤牌位。
鄞山寺建庙初期,随着庙产规模日益扩大,有关庙产管理的权益问题也逐渐显露。同治11年(公元1872年)时,发生争控案,争控的焦点是庙产问题,最后虽由官府裁示,立碑严禁,保护庙产,但仍没有解决。至光绪18年(公元1892年),渡往台北的汀州人甚多,有关利益上的纠纷也屡屡发生,鄞山寺董事等人又一次向官府禀告,要求示禁。鄞山寺从建庙初期到清末,其庙产的管理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从建庙初期由渡台信众共建庙宇,转为在台北的汀州人进行管理
到了日治时期,汀州人来台数量渐减,鄞山寺的会馆功能也逐渐转淡。二次世界大战后,鄞山寺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寺产及祭祀事务。民国55年(公元1966年)时,鄞山寺的木结构曾聘工匠重新涂刷油漆与彩绘。民国74年(公元1985年),鄞山寺经内政部公告为2级古迹。民国80年(公元1991年),进行修护工程,于来年(公元1992年)年底竣工。
台湾清代定光佛寺有2座,一为位于彰化市的定光庵,另1座便是淡水鄞山寺。清代淡水市街早期所成立的庙宇,主要考量的是保护渔民、船户的航行安全,后随着移民日增,为凝聚群体向心力,以祖籍乡土神为主祀神的寺庙相继成立。鄞山寺不但是汀州移民的心灵寄托,同时也兼具汀州会馆的功能。且鄞山寺初建后,少有变动,连较难保存的屋脊泥塑,都还是道光原物,大体完整保存了道光初年的原貌,是全台完整仅存的定光佛寺。鄞山寺不仅左证了汀州人来台开垦的事实,在台湾建筑史上,也为道光时期的代表作。
鄞山寺座东朝西,以大屯山为靠背,面朝淡水河口,传说地理风水上为蛤蟆穴,寺前的半月形水池,被称为蛤蟆的嘴巴,寺后的两口水井则被喻为蛤蟆的双眼。鄞山寺地形前低后高,其正殿台基较中庭高出80公分,显出正殿之高耸庄严,正殿前置御路,上面不做任何雕饰,颇为简洁,具佛寺之清修精神。寺前有半月池,寺后以石块堆砌成弧形之坡坎,从空中看整体配置,构成1个椭圆形。此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并隐约形成圆形界线的平面格局,与台湾一般常见的闽式建筑大异其趣,更显示出闽西永定地区民宅的特色。鄞山寺的建筑平面是将三川殿、正殿、两廊皆收纳在1组平行的山墙内,山墙外两侧各有长形厢房左右夹护,前后各有出入口,中间又以过水廊与中轴的正殿空间连结,此平面在中国大陆南方的合院建筑中用得很广,几乎是民宅和家庙的典型平面。鄞山寺的两侧护室,因为兼做会馆之用,平面格局较为特殊,是由3组一堂二室和其他房间所组成。
鄞山寺中有着与定光佛有关的装饰,如三川前廊下对看堵的泥塑,通常一般台湾寺庙的龙墙虎壁,较少配上人物,但此左墙有1和尚手中抓珠戏龙,右墙则是浮塑1只大老虎,蹲踞在1手持玉环的和尚旁边,令人想起定光和尚除蛟、伏虎等故事。
在鄞山寺用柱的系统里,圆柱最高级,再来是八角柱,接下来才是四角柱。当中正殿龙柱下的八角柱珠最精美,各面浮雕花草及暗八仙,顶面如意纹。其下的磉石凸起覆莲,亦为少见之作法。
由于罗可斌兄弟的贡献,鄞山寺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也一直被视为鄞山寺的有功先贤受到后人纪念。在1990年代以前,鄞山寺左侧有罗可斌兄弟之墓,后来迁到庙侧右方,另建了墓塔,并在上面加盖1座罗公亭。
柱子的截面形式以圆形为主,此外,尚有八角形、方形等各种。在鄞山寺用柱的系统里,三川殿用圆柱,正殿用八角柱,两廊用方柱。
在龙柱上方内侧的横梁上,可以看到「狮座」。它的作用是承扥拱或小斗等构件,使屋顶的重量传递到屋墙或柱子上。
鄞山寺地形前低后高,其正殿台基较中庭高出80公分,显出正殿之高耸庄严,正殿前置御路,上面不做任何雕饰,颇为简洁,具佛寺之清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