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竹莲寺

竹莲寺
*
竹莲寺庙埕面宽与庙之建筑正面同宽,与建筑进深也相当,加上歇山重檐之门廊(当地称五门)及高耸之钟鼓楼,曾被誉为「壮丽堪称全县寺院之冠」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新竹市东区竹莲里竹莲街100号
公告日期: 2004年03月03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
摄影者: 赵守彦
经 纬 度: 120.97002,24.79889
指定/登录机关: 新竹市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30208001号
资产保存者: 竹莲寺

指定/登录理由

本建筑因其历史意义及其定着地址见证此地区信仰的文化资产的价值,依历史建筑登录办法,登录为历史建筑。

发展源流

竹莲寺又名观音亭,座落于新竹市市区南端。原来是康熙年间居住在近山丘陵的闽籍移民所筑的小庵,乾隆46年(公元1781年)由庄德倡议移至竹堑城南的巡司埔现址,是竹堑城内第1座由民间集资兴建的庙宇。道光年间以后,竹莲寺的信仰圈与影响力逐渐扩大,与建于乾隆7年(公元1742年)竹堑砖城北门外的长和宫(又称外妈祖庙)、建于乾隆13年(公元1748年)的城隍庙,并列新竹市三大信仰中心。

新竹市位于台湾北部新竹县西侧,头前溪南岸的新竹平原上,原为平埔族群之道卡斯竹堑社原居地。汉人垦殖的正式纪录最早可追溯至明永历15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1624-1662)入台时,然而当时为屯垦性质,明郑覆亡后垦地多归荒芜。直至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领台后,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左右,泉州人王世杰(1661-1721)率众入垦头前溪、客雅溪之间,即为今新竹市市区地带,康熙末年已建立南庄24个村落和北庄13个村落,于乾隆年间大致拓垦完成。雍正9年(公元1731年),本地成为淡水厅厅治,2年后建立竹城,为竹堑城之始,后于道光年间建立更为稳固的砖城。

竹莲寺的创建与当时垦民在垦地的恶劣环境下寻求心灵慰藉有关。康熙年间居住于南门外御史崎的闽籍移民因经常与邻近原住民冲突,因而兴建小祠供奉观音菩萨,御史崎为今新竹市南大路通往青草湖途中的观音埔,地势突起,流经其间的客雅溪谷为通往宝山、双溪的要道。根据《淡水厅志》、《新竹县志初稿》的记载,乾隆46年(公元1781年)庄德倡议为这个观音小庵正式建庙,迁移至巡司埔附近的现址,巡司埔位在新竹火车站调车厂往南到南坛附近,地名由来为雍正9年(公元1731年)竹堑设巡检司于此,此地为司民开垦的屯地,故名。

竹莲寺正殿奉祀观世音菩萨,左右排列有十八罗汉,左有长生禄位,右为注生娘娘神位。御史崎小庵时期奉祀之观世音菩萨金身,为今竹莲寺三妈;乾隆46年(公元1781年)迁建至巡司埔现址时,信徒特别前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请来观世音菩萨金身,为今二妈;迁建落成之后镇殿观世音菩萨金身,即为今之大妈。

早期开垦竹堑地区的王世杰后代,在乾隆年间以其名捐助了许多新建寺庙的建地与香火租谷,包括竹莲寺在内。日后同治年间竹莲寺重修时,王家后代王春塘曾参与重修工作,因此王春塘与其祖先王世杰同列寺中的长生禄位。

道光5年(公元1825年)内公馆名族林绍贤(1761-1829)主导竹莲寺重修,改其座向,于正殿竖立龙柱。道光9年(公元1829年),由林绍贤五子林祥云(生卒年不详)再增建东西廊,使竹莲寺由原来的单进扩建为一殿一门带厢廊的寺庙,竹莲寺得到林家的支持足以显示其已是当时竹堑仕绅重视的1间庙宇。

同治5年至12年间(公元1866至1873年),由当时住持许德麟(生卒年不详)提议整修,结合董事及新竹地区信徒所组成的18股重建委员进行扩大重建,落成后光绪帝并赠「大海慈云」匾额。时至日治时期至民国年间,历经数次重修为今日样貌。

主要特色

竹莲寺自前至后建筑空间依序为庙埕、三川殿、正殿,左、右两侧为护龙,属二进左右护龙建筑格局。庙埕面宽与庙之建筑正面同宽,与建筑进深也相当,为宽阔壮观建筑之首要条件,加上歇山重檐之门廊(当地称五门)及高耸之钟鼓楼,在当时被称之「其壮丽堪称全县寺院之冠」。

竹莲寺形制相当完整,正面七开间,属典型传统七包三之建筑格局。三川殿面阔三开间,与正殿间以回廊相连接,整个轴线之平面成回字型平面。三川殿两侧为门廊,加上两侧护龙正好七开间,护龙临庙埕分别置钟鼓楼,其余部分改建成2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并沿正殿背墙连接左右侧护龙,成ㄩ字型平面围绕前方主体建筑。

从竹莲寺外观分析,三川殿立面屋顶歇山重檐,明间仅高出次间约1封檐板高度,此作法常见于泉州惠安一带。而新竹城隍庙三川殿形式与竹莲寺之三川殿外观极为雷同,整修城隍庙之匠师亦多参与竹莲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参考城隍庙之格局重修。

庙埕仍旧维持旧有石板条,地坪并抬高约2尺是其特色,可见当初兴建时即相当费工与考究。主体建筑立面以石雕展现,水车堵上置交趾陶与剪黏,作工相当精细,屋架采迭斗式与硬山搁檩并置,大木结构与部分彩绘仍维持旧有样式。虽自道光年间起历经多次重修,但竹莲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传统泥塑、石雕、彩绘技法之精髓。正殿拜殿檐口柱为八角蟠龙柱,作工简洁生动逼真,其作工方式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常出现之作法,柱头较特殊为欧式叶状下为南瓜状之石造迭砌,为民初作法。龙柱原位于三川殿檐口,民国40年(公元1951年)整修时移到正殿。檐口构架为一通二瓜为卷棚式屋面,木构材均予以雕刻,明间瓜筒部份改为坐狮圆雕,通称为长方形汉式雕法(内枝外叶雕法)。在点金柱上之楣梁处高挂着「大雄宝殿」匾额,此匾为郑如兰所立,后因纪念辛卯年(民国40年,公元1951年)改筑、丁酉年(民国46年,公元1957年)庆成,由曾孙郑绍棠重修。拜殿左右次间为龙虎堵,廊墙上施作大型交趾,寺内的花窗精致典雅,一墙一瓦皆仿古制,并悬挂多幅名画与古匾,寺中有光绪皇帝御笔「大海慈震」匾额,另有淡水同知朱潮立赠「慈庇东瀛」等匾额。

竹莲寺面前街道寛约5至6公尺,两旁店家林立,主要贩卖祭拜用之香火、金纸及一些素食祭品,形成竹莲寺相当具传统街肆之景象。
虽自道光以来历经多次重修,但竹莲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传统泥塑、石雕、彩绘技法之精髓。
虽自道光以来历经多次重修,但竹莲寺在主殿部分仍保留传统泥塑、石雕、彩绘技法之精髓。
寺内的花窗精致典雅,一墙一瓦皆仿古制,并悬挂多幅名画与古匾,寺中有光绪「大海慈震」匾额。
寺内的花窗精致典雅,一墙一瓦皆仿古制,并悬挂多幅名画与古匾,寺中有光绪「大海慈震」匾额。
新竹城隍庙三川殿形式与竹莲寺之三川殿外观极为雷同,整修城隍庙之匠师亦多参与竹莲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参考城隍庙之格局重修。
新竹城隍庙三川殿形式与竹莲寺之三川殿外观极为雷同,整修城隍庙之匠师亦多参与竹莲寺之重修工作,有可能因而参考城隍庙之格局重修。

文献资料

  • 1.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不着年代)。文化资产个案导览〈竹莲寺〉。2015年7月17日上网。
  • 2.陈国川(1996)。《台湾地名辞书卷十八:新竹市》。南投市:台湾省文献会。
  • 3.李维修(2003)。〈新竹市竹莲寺历史沿革初探〉。《竹堑文献杂志》27:60-80。
  • 4.卓克华(2006)。《新竹市竹莲寺调查研究》。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