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后浦武庙

后浦武庙
*
金门后浦武庙位于金城镇内,称为「内武庙」、「后浦关帝庙」,供奉主神为关圣帝君。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金门县金城镇莒光路122号
公告日期: 2003年03月31日
创建/起源年代: 明永历6年(公元1652年)
摄影者: 寻秘金门
经 纬 度: 118.31674,24.43307
指定/登录机关: 金门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号
资产保存者: 浯岛城隍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1.具历史文化意义足以为时代表徵者。

2.表现地域风貌或民间艺术特色者。

发展源流

金门后浦武庙位于金城镇内,在地居民称为「内武庙」、「后浦关帝庙」,供奉主神为关圣帝君,并祀有关平、周仓神像;民国后,也依各地武庙之例,增设岳武穆神位供奉。

相对于被称为「内武庙」的后浦武庙,在地人所说的「外武庙」则座落于后浦西门外,俗称「马舍宫」;奉祀关圣帝君之座骑赤兔马及部将马夫等,并以韩王爷为主神,且被居民视为西门境之境主。目前所在位置并非原址,而是因马路拓宽工程再迁移重建之所在。

相传后浦武庙创建于明永历6年(公元1652年),是郑成功(1624-1662)在后浦训练水师时所兴建。依据清代林焜熿(生卒年不详)纂写、其子林豪(1831-1918)续修、成书于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并于清光绪8年(公元1882年)刻印出版的《金门志》记载:「关帝庙,在后浦右营署旁。西门亦有庙。」文中所说的「后浦右营署」,就是「镇标右营游击署」,所在位置就是现在的陈氏家庙,而「关帝庙」正是现在的后浦武庙。

根据创刊于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的金门在地刊物《显影》月刊第2卷〈关帝交运〉报导,后浦武庙曾在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因为被当作公立女学校舍而断绝香烟,关圣帝君的神像也被暂时移往北门上帝宫存放。其后,约自民国15年(公元1926年)起,全国各地兴起破除迷信之风,许多庙宇和神像都被破坏损毁;民国19年(公元1930年),上海陈步云(生卒年不详)与地方号称革新份子,以「破除迷信」为名,不但捣毁武庙中的许多神像,还霸占庙宇作为私人用途。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并进驻金门后,才收回庙宇,又相继作为军政府和战地政务委员会之民用物资供应处及税捐处办公场所使用;民国57年(公元1968年)出版之《金门县志》也记载着「在后浦旧右营署旁,系就原有关帝庙,增设岳武穆王神位,春秋致祭如仪,今为民用物资供应处。」直到民国72年(公元1983年),才归还给武庙管理委员会,并于民国73年(公元1984年)由地方仕绅合力出资重修,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又再度重修而成今日武庙之面貌。

经过多次的破坏与重建,已经很难从后浦武庙现有的建筑形制推想当年作为官祀庙宇的荣景,但至今仍高挂正门之上的「圣旨」牌匾却正彰显着武庙祭祀被清代朝廷列为官方祀典的殊荣。

主要特色

后浦武庙的平面格局为二落式建筑,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为承重强构造的1种设计,屋顶木构架上的桁檩直接搁在山墙的构架方式,是街屋常见的构造方式),建筑本体墙身材料为砖墙和平砌石墙。历经多次重建,武庙中所留存之古物并不特别多,其中以正殿台基前石阶中央的斜面石块「御路石」最具特色。「御路石」又称为「斜魁」、「龙升」、或「螭陛」,常雕以云龙,主要出现在皇家宫殿中。因宫殿的中轴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所以就把阶梯中央做成斜坡,并雕上代表皇帝的云龙图案以示尊贵;皇帝进出乘轿经过其上,两侧石阶才是让其他人行走之处。后浦武庙的御路石,可能是道光年间重建时所留下。

民国57年(公元1968年)出版之《金门县志》中关于后浦武庙有段文字说明「金门无文庙,然有武庙,信仰极普遍,有山西夫子、关圣帝君、关夫子、关公诸称,其从属有关平、周仓二神。」即点明了关帝信仰自清代起在金门地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金门4月12日迎城隍的绕境神明队伍中,紧接着「开浯恩主」牧马侯陈渊神轿后出场的,正是后浦武庙的关圣帝君神轿,亦彰显出关圣帝君在金门地区神明中的重要地位。

后浦武庙中有块立于清道光30年(公元1850年)的「重建武庙捐题碑记」,其位于武庙右回廊壁上,为花岗岩材质,高约为2.26公尺、宽约为0.9公尺,原碑上无题,额刻「重建武庙」4字,有边框花饰。这块碑文记载道光年间清军上从福建水师提督施得高(生卒年不详),下至戍台班兵、换回班兵共捐得当时银钱,而于后浦西门兴建武庙,也突显了后浦武庙作为官祀建筑的地位。

后浦武庙的祭祀管理,是由后浦地区每年轮流主办浯岛城隍庙迎城隍祭典之「轮值境」(后浦地区分为东、西、南、北共4门境,各有被尊称为「境主」之主祀神明与境主庙宇)负责;从该年5月1日过后,到来年5月1日之前,所有的祭典活动,都由负责门境之境主庙宇主办,例如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即由北门境的北镇庙(境主玄天上帝)负责。而后浦武庙关圣帝君的圣诞为农历5月13日,正是农历5月1日后轮值境第1个要负责办理的醮庆活动,祭典内容包括隆重的道教敬献科仪、和酬谢神明护佑的傀儡戏演出。
后浦武庙的御路石,可能是道光年间重建时所留下,阶梯中央做成斜坡,并雕上代表皇帝的云龙图案以示尊贵。
后浦武庙的御路石,可能是道光年间重建时所留下,阶梯中央做成斜坡,并雕上代表皇帝的云龙图案以示尊贵。
后浦武庙的平面格局为二落式建筑,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建筑本体墙身材料为砖墙和平砌石墙。
后浦武庙的平面格局为二落式建筑,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建筑本体墙身材料为砖墙和平砌石墙。
至今仍高挂正门之上的「圣旨」牌匾彰显着武庙祭祀被清代朝廷列为官方祀典的殊荣。
至今仍高挂正门之上的「圣旨」牌匾彰显着武庙祭祀被清代朝廷列为官方祀典的殊荣。

文献资料

  • 1.(淸)林焜熿(1995)。《金门志:十六卷》。《台湾方志集成》淸代篇,第1辑,第38卷。高贤治主编。台北市:博爱出版。页55。
  • 2.陈汉光总编修(1968)。《金门县志(上册)》。金门县:金门县文献委员会。页338-357。
  • 3.唐蕙韵、王怡超(2009)。《金门县寺庙装饰故事调查研究》,金门县:金门县文化局。
  • 4.〈从关羽到关圣帝君—论关公信仰形成与发展〉,刊于《台湾宗教仪式与社会变迁》,兰台出版社。页175-198。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