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昭灵宫

昭灵宫
*
规模小巧的昭灵宫,建筑平面格局为二进式,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式,主要建材都是就地取材的花岗岩。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金门县金沙镇三山里碧山38号
公告日期: 2003年03月31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
摄影者: 赵守彦
经 纬 度: 118.44247,24.48635
指定/登录机关: 金门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号
资产保存者: 昭灵宫

指定/登录理由

表现地域风貌或民间艺术特色者。

发展源流

碧山位于金门岛的东北方五虎山麓下,前临大海,是源自福建泉州晋江市深沪镇后山的陈姓宗族聚居村落。地形影响了碧山聚落建筑的走向,所有的民居依着山势沿坡而建,座东北,向西南。

依据碧山陈氏族谱纪载,宗族开浯始祖「存仁公」于元代时因海上风难而漂流金门,登岸择地定居后,至今陈氏宗族在碧山已繁衍了数百年,并分支至东南亚各国,人丁兴旺。「碧山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穆宗隆庆4年(公元1570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曾进行修葺,是1座富丽堂皇的两进式闽南建筑;另外还有2座规模较小的洋楼式宗祠。

昭灵宫是碧山村内唯一的庙宇,创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由陈姓宗亲共同出资建成;民国62至63年(公元1973至1974年)间曾经进行整修,即为今日可见之昭灵宫样貌。昭灵宫是碧山居民的信仰中心,以田府元帅(又称「大相江爷」)为主神,因此公元1968年出版的《金门县志》记载着「在碧山,祀田府元帅。」

在居民的回忆中,昭灵宫的原址应是在聚落东边被称为溪仔顶的地方,主神田府元帅也曾有许多「收湖沟水神」的神迹;后来因为分支宗亲间的纠纷,才迁移至现址。民国62至63年间(公元1973至1974年)的整修,除了聚落居民的捐资外,主要由旅居新加坡的族亲陈智从出资、和南洋各地侨亲热烈捐款,募资共4万多元后得以动工修整。

田府元帅,或称田都元帅、相江爷、相公、雷元帅,在闽南地区是相当普遍的信仰神明。关于田府元帅的来历和起源,主要有3种传说;一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宫廷乐工雷海清,生前负责管理宫内演戏的梨园弟子,死后被追封并奉为梨园守护神;另一说是唐玄宗的部将雷逢春,因屡见战功而被封为大元帅;还有一说则是唐玄宗时宫廷乐苑「风火院」的田元帅3兄弟,拥有歌舞作戏以逐疫驱鬼的能力。其中又以第1种起源最被广为流传,而会从雷姓变为田府或田都,则是因为安史之乱时,攻入长安的叛军将雷海清等乐工掳至洛阳城为安禄山献艺助兴,雷海清坚拒并痛斥叛贼,被安禄山当殿处死;遇难后的雷海清带着天兵天将协助唐军反攻并显圣护驾,在敌我交战中,「雷」部大旗被云遮住而只见下方「田」字,于是唐玄宗颁诏赐名「田都元帅」并让民间以四时香火供奉祭拜,敬为司管梨园的音乐之神。

而金门碧山居民也认为昭灵宫田府元帅正是唐代乐官雷海清(716-755),其显赫威灵也彰显在居民对于戏班在演出前一定要特别敬拜田府元帅的仪式活动中。据传某年曾有戏班不信邪,演出前故意不先祭拜田府元帅,结果一上戏台就跌下去撞得头破血流,最后跪求相江爷许久才获得谅解。

主要特色

规模小巧的昭灵宫,建筑平面格局为二进式,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式,主要建材都是就地取材的花岗岩;本体墙身为下缘以花岗石板条堆砌,屋身则以花岗岩石切割方正后再予以堆砌成型。厚实、却无太多装饰的庄重建筑,展现出碧山这个石材产地的在地风格。

从建筑形式与外观来看,昭灵宫保留了民国60年代(公元1970年代)金门正处于战地时期的建筑特色;既没有早期侨汇时期建筑般的繁复装饰,也没有后期经济繁荣时期的华丽;只是大量使用碧山当地所产的花岗岩石材,装饰仅是采用马赛克磁砖等现成材料,彩绘则以大面积单一色块或传统水墨技法为主;体现出军事管制时期物资局限,且在战争阴影下希望快速完成的建筑样貌特色。

庙前宽阔的长条矩形广场底端有4根矮石柱,作为庆典戏台搭架之基础,石柱上均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雕刻。在当地的传说中,这些戏台石柱曾一度沦为猪舍建材,养猪户发现猪只始终长不大察觉异样后,才专程送回昭灵宫,重新竖立在宫前广场上。

昭灵宫的境主神明为田府元帅,又称大相江爷,另有二相江爷和三相江爷,并配祀有:广泽尊王、南北斗星君、天上圣母、夫人妈、李府王爷、苏府王爷、邱府王爷、金府王爷、福德正神、下坛将军、娘妈、注生娘娘等神明。庙内古物包括有百年历史的石窗、庙埕前戏台石柱、和刻有「光绪十年」字样的香炉。而庙内供奉的福德正神,神像是以石头雕成;据村民说神像重约80台斤,早年被村人从海中捞起时却轻如鸿毛。

碧山昭灵宫田府元帅的圣诞日为农历9月15日,一般会在当日、或自农历9月14日起连2日举办盛大的醮庆祭典酬谢神恩,不仅是村内的居民会准备丰盛的三牲粿粽前来敬拜,远在台湾或南洋各地发展的碧山子弟也都会赶回来共同参与,可见碧山居民对田府元帅信仰的重视和因此凝聚的向心力。

田府元帅的圣诞醮庆,以农历9月15日下午最为忙碌,必须依序完成「绕境镇五方」、「犒寺与送天公」、「犒军」、「过布桥与拜桥脚」等仪式。

在乩身金府王爷起驾完成后,由锣鼓队与旗队在前引导,田府元帅偕同二相江爷、金王爷等神尊乘坐神轿,和随香村民们一同启程「出巡」;香阵走出村子后,就会沿着自古就有的「牛车路」前往第1处「镇五营」的地点,接着按照习俗路线依序前往「五深井」、「阳宅路」、「种溪山」、「后山头」等地进行第二至五营的安镇仪式;在经金府王爷透过乩身选定的地址订界之后,插上三竹符和三石符,奉上金帛1份及饼1包,再由法师挥舞法索敕令,「镇五方」仪式即告完成。

当神明与随乡村民「出社」完成后返回宫庙,就在庙埕进行「犒寺」仪式,也就是当地所说的「吃三牲粿」;各户人家带来丰盛的粿、粽、三牲、水果等祭品摆满成排的供桌后,就由法师执行清净科仪,再请金府王爷前来「巡筵」,在一连串的香酒敬献科仪后,紧接着诵读疏文与送天公,「犒寺与送天公」仪式就完成了。

此时村民必须赶紧回家准备新的祭品,包括「犒军」用的菜碗、和给神将马匹饮食的草料水,再返回昭灵宫将祭品摆放在庙埕地上,继续进行「犒军」仪式和敬拜。完成「犒军」后,经过一小段时间的休息,傍晚时法师又开始进行「造桥」仪式时,村民必须再次回家拿取新的祭品,再返回宫前「拜桥脚」,敬拜1段时间后才由法师引领各项神轿和十二生肖完成「过布桥」仪式。至此,昭灵宫田府元帅的圣诞庆典终告完成,村民们才纷纷返家宴请远来的亲友以共享神恩。

然而,这个重要的圣诞祭典并非每年固定举办;为了表示对境主神明田府元帅的尊重,如果当年村中有人去世、或发生不好的事,祭典就会暂停不办,延后至来年圣诞时才会举行建醮、绕境等活动;这也是碧山昭灵宫相较于其他庙宇的特点之一。另一个特点则是,一般庙会庆典,不论是平安醮或是庆成醮,都会张贴榜文,但昭灵宫却不曾贴过榜文。
昭灵宫大量使用碧山当地所产的花岗岩石材,仅是采用马赛克磁砖为装饰,体现了民国60年代(公元1970年代)金门正处于战地时期的建筑特色。
昭灵宫大量使用碧山当地所产的花岗岩石材,仅是采用马赛克磁砖为装饰,体现了民国60年代(公元1970年代)金门正处于战地时期的建筑特色。
昭灵宫的境主神明为田府元帅,又称大相江爷,另有二相江爷和三相江爷,并配祀有:广泽尊王、南北斗星君、天上圣母等神明。
昭灵宫的境主神明为田府元帅,又称大相江爷,另有二相江爷和三相江爷,并配祀有:广泽尊王、南北斗星君、天上圣母等神明。
昭灵宫是碧山村内唯一的庙宇,创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今日可见之昭灵宫样貌为民国62至63年(公元1973至1974年)整修成果。
昭灵宫是碧山村内唯一的庙宇,创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今日可见之昭灵宫样貌为民国62至63年(公元1973至1974年)整修成果。

文献资料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