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南三山国王庙

台南三山国王庙
*
台南三山国王庙也是目前台湾唯一完整地保存潮州建筑风格的庙宇,尤其精致细腻的大木作,以及平直的屋脊与屋面曲线特征,与闽南建筑截然不同。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南市北区西门路三段100号
公告日期: 1985年08月1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神明会成立,乾隆7年(1742年)建庙。
摄影者: 蓝星球资讯
经 纬 度: 120.20291,23.00136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4台内字第338095号
资产保存者: 三山国王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依中华民国73年2月22日颁行之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第47条综合评定之。其评定基准包括:
(1)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具稀少性,不易再现者;
(3)具建筑史上之意义,有再利用之价值及潜力者。

发展源流

三山国王是发源于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巾山、明山、独山的三山信仰,相传隋朝时有神3人从巾山的石穴出现,受命于天,分镇三山。另有陈姓乡民,看见3位神人,招唤他为侍从,不久便跟着羽化。人们讶异神迹,便建祠祭祀。唐代韩愈任潮州刺史,曾以少牢之礼致祭。宋代时,诏封明山为清化威德报国王、巾山为助政明肃宁国王,以及独山为惠感弘应丰国王,这便是后人尊称三山国王的由来。三山国王属于潮州地方的保护神,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神格。

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建立,与来台的潮州移民有密切的关系。三山国王为潮籍人士的福神,所以来台的潮州移民为了旅途平安、事业顺利,多佩带着三山国王炉香。文献上有关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创建,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重修台湾县志》的记载是雍正7年(公元1729年),知县杨允玺(1704-1760)、左营游击林梦熊(生卒年不详)率粤东诸商民建;后来日人前岛信次(1903-1983)在昭和13年(公元1938年),对于建庙时间提出了质疑,以杨允玺、林梦熊于乾隆7年(公元1742年)才到台履任等原因,推测三山国王庙应创建于乾隆7年(公元1742年)。《台南三山国王庙之调查研究与修护计划》中则认为三山国王庙应草创于雍正7年(公元1729年),乾隆7年(公元1742年)由杨允玺、林梦熊率粤东商民修建。

乾隆37年(公元1772年)时,三山国王庙的右侧建造韩文公祠,祭祀韩愈。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将原来简陋的屋宇改建,成为与主庙相连的两进式庙宇。清嘉庆7年(公元1802年),在三山国王庙后添置会馆空间,因此台南三山国王庙又称潮州会馆。咸丰10年(公元1860年),台南三山国王庙再次修建,工程分两次进行,第2次在同治3年(公元1864年)。光绪13年(公元1887年),三山国王庙左侧天后圣母祠重修。

日治时期,庙产落入少数归化日本人的潮籍人士之手。且后来庙产被盗卖,作为肥料堆积场使用。昭和18年(公元1943年),日人国分直一前往调查时,韩文公祠与天后圣母祠均做为肥料仓库,后殿则做为线香制造和木工工作场,厢房也成为民居使用。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南市政府以日产接收,纳入财政部国有财产局管理范围。民国58年(公元1969年)和65年(公元1976年)皆有修建。民国74年(公元1985年),经内政部公告指定为2级古迹。但民国79年(公元1990年),圣母祠因违建拆除后,墙廊屋面损坏严重,向台南市政府申请紧急抢修补助,未获通过,于是庙方径行抢修,成为新旧参杂的庙宇。民国83年(公元1994年),三山国王庙进行修复工程,于民国85年(公元1996年)完工。

主要特色

由于三山国王是潮籍人士的福神,所以当潮州人迁徙来台,身上多配带着三山国王的炉香作为护佑,随着潮籍人士的南迁北徙,也将三山国王的信仰传播到各地。据民国48年(公元1959年)和49年(公元1960年)间的调查,当时全台的三山国王庙有124座,但在台南市仅有1座三山国王庙,这可能与台南开发较早,各籍移民已有固定的垦拓领域,潮籍移民能扩张的势力范围有限有关。

座东南朝西北的台南三山国王庙,是1座三进三祠的潮州式建筑,分为3部分,中央为三山国王庙,主祀三山国王,正殿前檐廊左右山墙上开有花瓶形门洞,供通往两侧。两侧各倚三开间祠庙1座,左边是供奉天上圣母的天后圣母祠;右边是供奉韩愈的韩文公祠,整体看来,宛若紧相靠着的3座庙宇。后殿原本是会馆空间,除了中央供奉三山国王夫人外,其他空间均做赁居使用,以横向狭窄的后埕与主祭祀空间隔离。

台南三山国王庙也是目前台湾唯一完整地保存潮州建筑风格的庙宇,尤其精致细腻的大木作,以及平直的屋脊与屋面曲线特征,与闽南建筑截然不同。

屋顶面反曲平缓和屋脊曲度平直,且大量采用青瓦,被认为是台南三山国王庙与闽系建筑有极大差异的地方。一般闽南建筑,除了安溪一带用青瓦外,大都以红板瓦覆盖屋顶,因此屋顶面多呈砖红色调;潮系建筑及粤系建筑常用青灰色的黑瓦做屋面的防水材,铺出来的屋顶呈灰黑色。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屋顶除了用青瓦覆盖,瓦缝并用青灰做成筒瓦形的瓦陇,陇身有如芹菜茎的纵纹,俗称灰梗,这种屋顶的作法称为仰瓦灰梗。并镶有绿釉的瓦当与滴水,由于色泽青绿,又有琉璃光泽,与灰黑色的屋面呈强烈对比。将屋脊装饰得富丽堂皇,是粤系建筑常见的风格,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屋顶脊饰,基本上保持了粤系建筑的精神,但没有他例的浮华。

闽系建筑中,多采用闽南红砖砌造,使整片墙面呈艳红与温暖的砖色,台南三山国王庙的砖墙,则以实砖垒砌,再面以白灰粉刷,甚至连正面檐廊的外檐装修也处理成厚实的白灰墙,既无闽系庙宇常见的龙虎堵、麒麟堵和螭虎围炉窗,也没有外露的砖面,只有朴实无华的灰白色系。

三山国王庙的柱,由木、石两种构材组成,石柱与梁用搭接,木柱与梁用榫接。这是因为石柱本身截面较小,凿榫不易,与其像闽系建筑用接柱来处理构架榫接,不如直接顶至梁下搭接,因而形成潮系建筑檐口挑尖梁伸出的特殊作法。台南三山国王庙大木作雕饰,也大致保存了潮州地区以精致镂雕取胜的风格。
台南三山国王庙的正殿前檐廊左右山墙上开有花瓶形门洞,色系以朴实无华的灰白色为主。
台南三山国王庙的正殿前檐廊左右山墙上开有花瓶形门洞,色系以朴实无华的灰白色为主。
台南三山国王庙大木作雕饰,保存了潮州地区以精致镂雕取胜的风格。
台南三山国王庙大木作雕饰,保存了潮州地区以精致镂雕取胜的风格。
三山国王是潮籍人士的福神,因潮州人迁徙来台而将此传播全台,台南三山国王庙是1座东南朝西北、三进三祠的潮州建筑,主祀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是潮籍人士的福神,因潮州人迁徙来台而将此传播全台,台南三山国王庙是1座东南朝西北、三进三祠的潮州建筑,主祀三山国王。

文献资料

  • 1.文化部(2009)。〈台湾大百科全书词条:三山国王〉。邱彦贵撰稿。
  • 2.文化部(2009)。〈台湾大百科全书词条:台南三山国王庙〉。邱彦贵撰稿。
  • 3.杜立伟(2008)。〈台湾三山国王信仰研究述评〉。台湾文献59(3):129-174。 
  • 4.国分生(1973)。〈三山国王庙〉。台湾风物23(1):41-42。 
  • 5.陈春声(2005)。〈民间信仰与宋元以来韩江中下游地方社会的变迁〉。东吴历史学报14:37-75。 
  • 6.连景初(1973)。〈三山国王庙〉。台湾风物23(1):38-40。 
  • 7.杨仁江(1992)。《台南三山国王庙之调查研究与修护计划》。台南:台南市政府。 
  • 8.〈台南三山国王庙创建年代考论〉。思与言43(2):179-224。 
  • 9.简炯仁(2005)。〈谈清治初期南台湾移垦社会的族群关系〉。道统之美3:132-142。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