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九如三山国王庙

九如三山国王庙
*
九如三山国王庙的建筑格局为三川殿、拜殿、正殿和后殿,建筑风格呈现闽粤混合的风格。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屏东县九如乡九明村仁爱街174号
公告日期: 2004年05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明永历5年(公元1651年)
摄影者: 赵守彦
经 纬 度: 120.48508,22.73069
指定/登录机关: 屏东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屏府文资字第0930100571号
资产保存者: 财团法人九如三山国王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为屏东平原重要的信仰中心,且为全台三山国王庙历史最悠久之一,保存完整。

发展源流

九如三山国王庙,亦称九块厝三山国王庙,是屏东九如三山国王信仰的传统重镇,历史可追溯至清领初期,可说是当地粤籍文化信仰的代表。

九如三山国王庙位于九块厝(现为九如乡九块村),据文献显示,当地原为平埔族「巴辘社」,约在18世纪中叶后逐渐为汉人取代,成为「巴辘庄」。据当地流传说法,三山国王原为明末清初,潮州移民从广东霖田祖庙带来当地,设草寮祭祀,后曾于明永历5年(公元1651年)建庙。然而现存文献则记载,由乡绅陈庆祥(生卒年不详)为首募捐,在武洛溪南岸建庙,并于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竣工,成为九块厝的庄庙。然而在约清嘉庆初年(公元1795年至1807年)当地洪水泛滥,冲毁整个村落,三山国王庙宇也遭冲垮,庄民仅带着三山国王神像,移往武洛溪北岸重建聚落,并于现址建造新庙,于清嘉庆12年(公元1807年)竣工。由于当地居民混杂,除潮州移民外,漳、泉移民亦多,信仰混杂。为凝聚力量,各籍移民结盟为「九如十三庄」(原为18庄,后因聚落衰退,缩减为13庄),并以九块厝三山国王庙为信仰圈中心。

约在嘉庆年间,当地出现王爷娶亲的传说。据说麟洛女子徐秀桃(生卒年不详)在路上与出来群幸的九如三山国王庙巾山国王(大王)巧遇,大王认定为前世姻缘之人,于是决定与她再续前缘。不久,徐秀桃在溪旁洗衣时,而此时大王也正好巡视到麟洛溪桥上,徐秀桃看见大王身穿黄袍骑白马的俊美身姿,说:「若配上此君我愿足矣。」过没多久,有1个精美的木盒从上游漂至徐秀桃面前,她觉得有异状便拾起木盒,将它打开一探究竟,却发现里头竟是订婚之物。她将其中1枚戒指戴在手上,不料一试却无法拿下。回家之后,徐秀桃渐渐不思茶饭,全身日益消瘦,卧病在床,家人寻医多次却无药可医,只好求神问卜。一问下才知女儿已与九块厝三山国王的大王有了婚约,已然成神;不久,大王前来迎接徐秀桃之灵回到庙中,完成了这桩人神联姻,从此庙内多了「王爷奶奶」的神位。当地也有「九如姑丈,麟洛大舅」的俗语,即麟洛人为王爷奶奶的娘家人,为九如人的亲家。

重建后的九如三山国王庙,清同治5年(公元1867年)在仕绅号召下,开始第1次重修工程。到了日治时期,庙身因年久失修,后殿倒塌,前殿也濒临危险。日昭和2年(公元1927年)在当地两位保正林连标、张天为带领募捐下,庄民开始第2次重修,并于日昭和4年(公元1929年)竣工。此后在战后,从民国69年(公元1980年)至民国71年(1982年)间针对建筑木构造,展开第3次重修,民国73年(公元1984年)则对三川殿墙面进行维护与整修,并于民国75年(公元1986年)指定为3级古迹。

主要特色

九如三山国王庙的建筑格局为三川殿、拜殿、正殿和后殿。三山国王虽为潮州移民的主要信仰,然而「九如十三庄的居民多样,作为信仰中心,建筑风格呈现闽粤混合的风格。由于建庙时间早,加上未遭受严重破坏或拆除重建,三山国王庙的建筑风格保留传统砖造木构造的构造,以及清代中期、晚期、日治与民国历次修建的元素。

九如三山国王庙的建筑装饰可分为木雕、石雕、彩绘、剪黏、泥塑等。经调查结果显示,木雕与彩绘集中在三川殿与拜殿;石雕几乎集中在三川殿步口空间;剪黏泥塑则以屋面为表现空间。这些装饰的位置除了可显示空间的属性之外,也表达出空间的尊卑层次,越是重要的空间,其装饰也就越繁复与精致,这些装饰可以反映着世俗生活背后的传统文化思想与观念。

木雕是三山国王庙的主要装饰元素。三川殿是整座庙宇中木雕装饰最具特色的地方。三川殿的木雕装饰有斗座、员光、斗栱、雀替、吊筒、竖材、窗、连栱、弯枋、大楣等,造形丰富多样,多以祥兽、吉物和忠孝故事为主题。正殿的4点金柱牌楼面则是庙内木雕装饰艺术之精华所在,其分为前后2个部分,前牌楼面以《薛仁贵征西》「樊江关」、「甘露寺」和「唐天子君臣朝贺 薛仁贵父子重逢」的3则场景为主轴,搭配「空城计」、「群英会」和「取长沙」这3个《三国演义》著名场景,突显出正殿以武戏戏头为主的小说人物装饰;后牌楼则为「八仙祝寿」,配合庙内外的八仙题材交趾陶,整体而言可说是人物生动,场景热闹。彩绘则为三川殿外,民国时期潘丽水(1914-1995)绘制的门神像最具特色。

由于王爷奶奶这独有的信仰,九如三山国王庙每年元宵节会举行「王爷奶奶回娘家」的传统节庆。农历1月10日时,麟洛的庙与会组成神轿班,渡河到九块厝迎接大王和王爷奶奶神像,并于巡境后,将大王神像安置在郑成功庙,王爷奶奶则置于麟趾的妈祖庙福圣宫,供麟洛信徒膜拜瞻仰。到农历1月15日王爷奶奶生日当天,九如的信徒会带着明山国王(二王)与独山国王(三王)的神轿来麟洛,接大王与王爷奶奶回九如,进行绕境。绕境后乡内最先出生的男婴即为「男孙头」,其母亲要背着男婴提着灯笼,到庙里感谢王爷奶奶,此为「出男孙灯」的习俗。这习俗也显示出九如与麟洛之间,独特的历史脉络。
三山国王庙的建筑风格保留传统砖、木混合构造,以及清代中期、晚期、日治与民国历次修建的元素。
三山国王庙的建筑风格保留传统砖、木混合构造,以及清代中期、晚期、日治与民国历次修建的元素。
主祀三山国王原为广东东部兴盛的民间信仰,以明山、独山、巾山(巾山又称中山、福山)等三山之山神为神祇。
主祀三山国王原为广东东部兴盛的民间信仰,以明山、独山、巾山(巾山又称中山、福山)等三山之山神为神祇。
正殿的木雕装饰为庙宇艺术之精华所在。
正殿的木雕装饰为庙宇艺术之精华所在。

文献资料

  • 1.范明焕(2010)。〈台湾客家三山国王信仰现象初探〉,发表于大华技术学院举办「三山国王信仰学术研讨会」。
  • 2.陈春声(2001)。〈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像征与历史意义〉。《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 3.藍清水(2012)。〈三山国王信仰对当代台湾客家族群的意义─以竹堑地区为例〉。《新竹文献》第50期。
  • 4.蔡佳纯(2005)。《屏东县九如三山国王庙木雕装饰题材研究》。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农村规划系硕士论文,未出版。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