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外籍传教士因战争因素,无法于大陆地区进行传教工作,最后选择来到台湾,而东港地区在日治时期开发下逐备规模,而成为在台天主教会开始宣教的1块新生地。民国44年(1955年)德国籍道明德铎会省会士林德明(Francis Spaeth,生卒年不详)偕同传教员3人,前来东港开教,在东港镇中正路9号建立圣堂,原址在今新基中学幼保大楼。民国48年(公元1959年),于东港中山路(现址)另购新地,筹建新堂,于同年5月22日奠基,由西德籍工程师路易斯(生卒年不详)设计,民国49年(公元1960年)12月8日落成。建筑外观新颖,成为东港新地标,当时圣堂的建设经费来源不是来自台湾本地的信徒,而是来自国外道明会的捐款。天主堂刚开始成立时,由于语言不同,因此神父分别用国语及台语进行讲道,此为较其他处传教不同之有趣景象。
孝爱安老院的创立是东港天主堂的1项重要建设。约于40年前(公元1970年代),林德明(Francis Spaeth)神父预见台湾社会未来需求,将学生宿舍改建成安老院,并邀请中华道明修女会来服务老人,中华道明修女会遂勇敢接下了重担。那时林神父的创立宗旨在于强调教会有责任读出时代信息,为社会准备50年后的需要。孝爱安老院最初收容无家可归的贫苦老人,尽心尽力让他们温饱与居住舒适安全。渐渐有子女无力负担赡养的老人,申请入住修女办的安老院。到了民国89年(公元2000年),社会发展、观念改变,且因修女们真心诚意善待老人,政府主动协助安老院改建成现代化设备,更名为「孝爱仁爱之家」,并获得全省老人院优等奖。高雄教区刘振忠总主教将它媲美「天堂的前院」。
道明会德铎会士在传教过程同时参与社会服务,也由于适逢美援,不但带来物资也为传教带来一定的助力。然民国96年(公元2007年),道明会德铎在台区会正式解散,他们将原所建立的福传成果悉数交接给天主教高雄教区,由天主教高雄教区在德铎会士建立的基础下,持续东港天主堂的宣教工作。而天主堂建筑本体,含教堂、塔楼、2个水池,则在民国95年(公元2006年)被屏东县政府登录为历史建筑。
东港天主堂主建筑物座东朝西,主堂平面为扇形,北边另有附属机能空间,如办公室、准备室、副坛及祭主空间。教堂属于外观新颖的现代建筑,斜顶的建筑灵感源自于「出埃及记」中教徒们长期迁居赖以生存的帐篷,斜边尖端向天,是带领大家走向天堂之意。其扇形建筑结构常被形容酷似纸飞机,墙面呈三角形,墙面上则有长方型拼接而成的彩色玻璃窗,并挂有「爱世人」、「敬天主」两大标语,气氛庄严穆肃,其余部分皆为朴实之水泥墙。
主教堂内部屋顶亦为扇形,扇形端部为主祭坛,此处较众席位高4阶,端部墙上有「弥如同天主」5字及天使升天彩画,两侧垂直折墙上开长窗。光线由此长窗射入,整体垂直向上的方向感与光线共同为祭坛塑造极特殊的宗教气氛。相对于祭坛的主要正立面入口弧山墙,形成扁三角尖顶,由中柱做对称分割。
上部开口处主要为垂直分割,搭配水平交错分割彩色玻璃,下部主入口形成4道双扇门。两侧主承重墙上开方窗,并顺侧墙缓升而上。南侧承重墙室内壁面有宗教信物挂饰,北侧附加空间墙面除侧门外,其余开方窗。整体建筑相当简洁,于薄壳折版屋顶两翼着地尖角处,设计有一方形小池,用以承接雨水。
主建物西南设有1座四角形4层楼高塔,外观主建材为洗石子,无复杂雕饰,完全属现代建筑式样,并选用当地民居常用的蓝绿色为木窗涂饰。建筑上方有大型十字架,相当明显,同时建筑亦有「东港天主堂」大型广告牌标示。虽说是类似现代公寓建筑之高塔,然从侧面观之,可发现屋顶也是略微向后倾斜。
东港天主堂今日由天主教高雄教区维持使用,其发展历程相对于道明会自清朝起即在西港(又称打狗)耕耘的情形来说,并不特别悠久,但仍然见证了天主教道明会在东港地区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其建筑风格在小区之中亦相当特殊,故登录为历史建筑,今日仍做教堂使用,固定举行仪式活动且平日开放一般民众参观。天主堂附设新基中学及圣家幼儿园、孝爱安老院,皆持续营运中,与东港居民的生活紧密结合。经过快半个世纪,东港天主堂已经成为东港的新地标。
两侧垂直折墙上开长窗,整体垂直向上的方向感与光线共同为祭坛塑造极特殊的宗教气氛。
扇形端部为主祭坛,端部墙上有「弥如同天主」5字及天使升天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