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农禅寺

农禅寺
*
农禅寺为法鼓山道场之发源地,乃当代汉传佛教来台发扬光大的重要据点。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台北市北投区八仙里大业路65巷89号
公告日期: 2004年07月1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民国60年(公元1971年)
摄影者: 卢彦均
经 纬 度: 121.49583,25.12269
指定/登录机关: 台北市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化二字第09304443600号
资产保存者: 农禅寺

指定/登录理由

1.農禪寺為法鼓山道場之發源地,乃當代漢傳佛教來臺發揚光大的重要據點,由創設中華佛教文化館之開山祖師-東初上人初建,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致力弘揚佛教文化,故名「農禪」。

2.前任住持聖嚴法師為東初上人徒生,同時承繼中國禪宗臨濟與曹洞兩大禪宗法脈之人,宏揚佛法,培養佛教人才,推廣佛教教育居功厥偉,其指導的禪休活動,已遍及世界各地,推動宗教淨化心靈不遺餘力,為當代重要的國際級禪師。

3.住持聖嚴著作等身,曾代表佛教界參與聯合國和平高峰會,是世界宗教重要領袖之一,使農禪寺成為影響世界之據點、核心。

4.農舍外牆為洗石子、內部地板為磨石子,呈現民國60年代,臺灣鄉村民宅、農舍的普遍形象,簡單樸素構造尚稱堅固的佛舍,反映當時修行農耕自給自足之真實情況。該寺入口處的入慈悲門,係開山時所興建,經東初上人題字命名,以示佛教慈悲為懷之精神。

发展源流

民国60年(公元1971年),中华佛教文化馆的开山长者东初老人(1908-1977)为实践从事佛教教育、文化与社会关怀工作的初衷,遂于北投购置一甲地,带领信众共同开垦。东初老人为了效法唐代百丈禅师(749-814)所创立的丛林制度,期许弟子将禅修融入生活,并以务农维生,自给自足,而取名为「农禅寺」。民国64年(公元1975年)落成的农禅寺为1栋2层楼的农舍,称为「开山农舍」。1楼为客房,2楼供奉文殊师利菩萨,称为文殊殿,寺院周围则遍布菜园及竹林。

民国66年(公元1977年),东初老人圆寂,嘱托弟子圣严法师(1930-2009)承接法务。圣严法师接任住持后,不但延续东初老人佛教教育、文化和慈善事业的初衷,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农禅寺频繁举办各种法会共修活动,如禅修、念佛、初级禅训班、大悲忏法会、净土忏法会,以及皈依典礼、周日讲经等活动。并于民国68年(公元1979年)成立「禅坐会」,民国71年(公元1982年)成立「念佛会」。民国67年(公元1978年)4月,农禅寺借场地给原设在新竹市福严精舍的「美国佛教会」驻台译经院使用;来年8月,农禅寺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即为译经院原有的成员与禅七学员,共10位,该院进一步发展为「僧团」,致力发展佛教推广。

民国72年(公元1983年),由于中华佛教文化馆进行改建工程,而将所有弘化活动及出版业务移至农禅寺举行,随着农禅寺举办的共修活动愈来愈多,跟随圣严法师学佛、禅修的信众与日俱增,参与共修的民众已非当时农禅寺内的空间所能容纳,只得不断加盖铁皮屋。

而空间不足的窘境更在民国78年(公元1989年)面临巨大考验。由于北投关渡平原重划开发,农禅寺所在地被纳入「关渡平原保护区」而面临拆迁的命运。相传当时农禅寺面临拆迁问题,因而必须另寻弘法场所。圣严法师带领近千位念佛会会员,于农禅寺带领僧俗四众弟子持诵21遍〈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后,因缘际会于台北县金山乡找到现在法鼓山现址,因而促使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成立。

此外,宗教及地方人士为传承市民对于北投农禅寺之集体记忆并感念法鼓山早年开山筚路蓝缕之历史过程,多大力奔走呼吁保留农禅寺。因此,台北市政府于民国93年(公元2004年)7月19日公告登录农禅寺开山时期所建之2层农舍与慈悲门等2处建筑物为历史建筑,并建议划设为「保存区」,自此也免于拆迁之命运。民国99年(公元2010年)5月,举行农禅寺新建水月道场动土典礼,并于民国91年(公元2012年)12月,正式落成启用。

主要特色

农禅寺开山农舍为平顶2层砖造建筑,农舍外墙为洗石子、内部地板为磨石子,呈现民国60年代,台湾乡村民宅、农舍的普遍形象,简单朴素构造尚称坚固的佛舍,反映当时修行农耕,自给自足之真实情况。早期农禅寺周围遍布菜园、竹林,常住众亲手植种菜蔬、采收竹笋,除供寺内日常食用,也分送给邻近居民。在民国67年至98年间(公元1978-2009年),开山农舍为圣严法师、僧众弟子们的生活起居空间,由于1楼设有客堂、会客室,海内外各界来访贵宾,都在这里与圣严法师进行会谈与交流。2楼文殊殿前的图书室,则是法师们平日禅修、诵戒、自我精进之处。

另1处历史建筑「入慈悲门」山门,则位于大殿入口处,是圣严法师接任农禅寺住持后所兴建。随着师父在寺内弘法的时间增加,参加共修的人也愈来愈多,原有空间逐渐不敷使用,民国72年(公元1983年),决定在农舍后方加建大殿,于是,农舍后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门」成为信众前往大殿的入口。圣严法师选用弘一大师的书法题字「入慈悲门」,期勉来农禅寺的信众,走进了入慈悲门后,均能发起慈悲心,对任何人能以包容、平等的心相对待。

水月道场由农禅寺旧址改建,由著名建筑师姚仁喜依据圣严法师「水中月,空中花」的意念设计而成,呈现长在水里,浮在水上的景观道场,道场没有华美装饰及富丽外观,却呈现1种清雅、朴实的风范,让此建筑成为台北市的地标禅寺之一。

农禅寺的水月道场本体建筑即为精美的艺术品,建筑外观设计上以庄重大气为主,因此以清水模混凝土为主,采用天然建材石头、柚木等,以流畅的线条设计,表达出建筑的古拙,呈现出「本来面目」的禅思。大殿内部采用木地板和木质墙面构筑而成,呈现出安静、单纯、简约的空间,建筑内部含括禅堂、斋堂、大寮、办公室、知客处、教室、寮房等空间,兼具机能与美观。
历史建筑「入慈悲门」山门,则位于大殿入口处,是圣严法师接任农禅寺住持后所兴建。
历史建筑「入慈悲门」山门,则位于大殿入口处,是圣严法师接任农禅寺住持后所兴建。
开山农舍为平顶2层砖造建筑,农舍外墙为洗石子、内部地板为磨石子,呈现民国60年代,台湾乡村民宅、农舍的普遍形象。
开山农舍为平顶2层砖造建筑,农舍外墙为洗石子、内部地板为磨石子,呈现民国60年代,台湾乡村民宅、农舍的普遍形象。
水月道场本体建筑以清水模混凝土为主,采用天然建材石头、柚木等,以流畅的线条设计,表达出建筑的古拙,呈现出「本来面目」的禅思。
水月道场本体建筑以清水模混凝土为主,采用天然建材石头、柚木等,以流畅的线条设计,表达出建筑的古拙,呈现出「本来面目」的禅思。

文献资料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