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大山背乐善堂

大山背乐善堂
*
乐善堂位于山腰处,坐高望远,景观极佳。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新竹县横山乡丰乡村3邻大山背31号
公告日期: 2006年07月25日
创建/起源年代: 公元1889年 (清光绪15年)
摄影者: 邱俊铭
经 纬 度: 121.13945,24.69933
指定/登录机关: 新竹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授文文字第0950095756号
资产保存者: 乐善堂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建物历史悠久,构体与构造方式有一定匠艺水平。庙内彩绘、剪黏、木雕、石雕等具历史、文化艺术保存价值。

发展源流

新竹县横山乡的大山背地区,因位于大山(大崎栋山)的背面而得名。由于此地位于山区,原为原住民活动地带,早期有番仔林之称。约于嘉庆年间才有客家人前来开垦却未果,直至同治10年(公元1871年)有钟增禄(生卒年不详)、钟石妹(1850-1925)等人带领民众入山开垦,一面设立隘寮、一面辟地种植、一面进行樟脑炼制,于此之后,大山背地区逐渐发展,形成许多散布的小型聚落。至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刘铭传(1836-1896)丈量全台土地时,当时大山背已有约20甲的水田与园地,人口约有500人,建有草寮、大树榕、新公馆、骑龙等聚落。

钟石妹于清道光29年(公元185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白马乡,14岁随母舅来台,22岁向淡水厅请垦横山乡大山背,此后便落脚此地,并自行设隘防番,而后又承办南河(今内湾一带)等地之隘务。清光绪19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钟石妹与姜绍祖同时于桃涧堡团练乡勇。清光绪20年(公元1895年)日军登台,钟石妹率敢字右营对抗,因孤立无援且两手中弹而退入内山,见日军杀戮无辜,最后忍痛归顺以救无辜。后来,日本政府对钟石妹颇为优遇,他于清光绪24年(公元1899年)担任树杞林辨务署参事,翌年授佩绅章,担任保正职,由于热心为乡民服务,颇受拥戴。钟石妹一生秉性廉洁,为大山背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

钟石妹于大正14年(公元1925年)过世后,其牌位与同为抗日义士的姜绍祖均供奉于乐善堂内。乐善堂的前身为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由大山背居民蓝正然所独资建立1间简陋的小庙,称为石峡庙。然此庙于抗日期间遭日军焚毁,之后由地方人士发起募捐修建,于大正10年(公元1921年)完工,并易名为乐善堂。

乐善堂内主祀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并安奉观世音佛祖、太上老君、至圣先师、十八罗汉、伽篮菩萨、韦驮菩萨,左右两厢敬奉三官大帝、文昌帝君、注生娘娘、义民爷、城隍爷、太岁星君,由于是地方民间信仰庙宇,兼具佛道信仰之色彩,信徒分布广泛,堂内保存众多古文物,颇具历史意义与特色。新竹县政府于民国94年(公元2006年7月25日)公告为新竹县县定古迹。

主要特色

具有百年历史的乐善堂占地约3.7公顷,是横山地区居民的信仰中心。

乐善堂位于山腰处,坐高望远,景观极佳,前为油罗溪谷弯曲环绕,后为大崎岽山区,环境清幽,故于清代便建庙供佛。但也由于大山背交通不便,物资运送困难,故建材多为就地取材,也因此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首先,其墙面由石板所砌筑,由于油罗溪谷内产砂岩,因此,建庙时以砂岩做为墙壁材料,部分墙体则以泥砖、红砖砌筑,加上中央木构架,具混合构造之特色。也因地势陡峭、物资不足,没有宽敞的明堂空间,因此乐善堂整体建筑简单,仅为1栋面宽五开间,「一条龙式」横向发展的庙宇,屋顶为燕尾脊,庙中的彩绘、剪黏、木雕、石雕多是大正10年(公元1921年)修建完成时的作品,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保存状态亦不完美,但仍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庙宇中央3间为祭祀空间,内部简洁,无华丽装饰,左右墙上则有书法名家刘家骥(1866-1948)的手笔「忠孝廉节」;左右稍间则为办公空间。此外,庙中亦保留众多历史文物。因钟石妹开垦大山背地区且协姜绍祖共同抗日的历史渊源,堂内至今仍供奉有钟石妹及姜绍祖的牌位,是乐善堂与地方发展深刻连结的证据之一,同时庙中仍保留着当年遭日军破坏的残柱,提供参观。

乐善堂除了参拜朝圣,此处风景亦相当秀丽。庙宇四周古木参天,进口处植有1棵高大的无患子树,中庭广场前的观景台有阿弥陀佛金身林立,观景台上则可饱览头前溪流域风光,天气晴朗时还能远眺见到新竹南寮、横山、芎林一带的景色。乐善堂左侧为后期新建之文物馆,楼高3层,上塑有硕大宏伟的观世音菩萨像,此观音像约十几尺高,远从竹东或竹北芎林一带就可以看到,可视为大背山地区的地标,也是指引信徒前往乐善堂的明显路标。

乐善堂正后方有1座古井,村民称之为「龙井」,井后祀「福德龙神香位」,搭配前方临水,后面环山的位置,为典型客家风水信仰及建筑特色。从古井右边的岔路往上走,便是大崎栋古道,顺着石阶及古木步道往上走,山上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有广布的柑橘园地及柳杉林,十分适合郊游踏青。
乐善堂整体建筑简单,仅为1栋面宽五开间,内部简洁。左右墙上则有书法名家刘家骥(1866-1948)的手笔「忠孝廉节」。
乐善堂整体建筑简单,仅为1栋面宽五开间,内部简洁。左右墙上则有书法名家刘家骥(1866-1948)的手笔「忠孝廉节」。
乐善堂是地方民间信仰庙宇,兼具佛道信仰之色彩,堂内保存众多古文物,颇具历史意义与特色。
乐善堂是地方民间信仰庙宇,兼具佛道信仰之色彩,堂内保存众多古文物,颇具历史意义与特色。
乐善堂左侧为后期新建之文物馆,上塑有硕大宏伟的观世音菩萨像。
乐善堂左侧为后期新建之文物馆,上塑有硕大宏伟的观世音菩萨像。

文献资料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