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海印寺大雄宝殿

海印寺大雄宝殿
*
海印寺现为金门地区的佛教圣地,内供奉近上百年历史的观世音佛像及十八罗汉。
资产类别: 历史建筑-寺庙
所在地址: 金门县金湖镇太武山顶峰(梅园)后方
公告日期: 2009年06月03日
创建/起源年代: 光复以后
摄影者: 赵守彦、寻秘金门
经 纬 度: 118.41731,24.46429
指定/登录机关: 金门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80037123号
资产保存者: 金门县佛教弘法基金会

指定/登录理由

因海印寺目前为县定古迹,考虑周遭环境与地景的协调,建议列入历史建筑或与海印寺同划定为县定古迹范围内。

发展源流

海印寺又称太武岩寺,建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至1274年),当时主祀通远仙翁。通远仙翁原为泉州永春乐山一带的信仰,又称白须公、通远王或乐山王。关于通远仙翁的生事及姓名今已不可考,或说是唐高宗时来永春避难的四川进士李元溥(生卒年不详),或说是北宋初年人士,隐居于永春乐山,因其外型又被称为白须公,他常常头戴花草,携带葫芦在村市之间边走边唱着:「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支,思量古今是,安乐是便宜」。而后相传羽化成仙,被奉为山神。至北宋嘉佑3年(公元1060年)时逢大旱,郡守蔡忠惠(1012-1067)为泉州守时,因为向通远仙翁祈雨有验,而请封为善利王,并加封广福显济,而后因屡次祈雨均灵验而不断加封。北宋末年,通远仙翁已由原乐山地区的山神转变成能穿说于惊滔骇浪之中,保佑渔船平安的海神,又至南宋淳佑年间后,泉州多处村落均开始立庙祭祀通远仙翁,此时原属于永春地区的地方信仰开始普及于泉州各个地区。

金门太武山之所以建祠奉祀通远仙翁,除了泉州地缘信仰关系的影响外,今相传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有神迹玉笏从天而降,居民遂开始兴建寺庙,奉祀当时泉属各邑普遍信仰的通远仙翁。根据《同安县志》。记载,在宋朝咸淳年间,即有居民面祠堂祭拜,祠西有倒影塔,每到夜晚其灯火就能为渔民指引方向,祈求风雨也特别地灵验。而后至万历年间,同安县有贼犯越狱而逃,知县金枝作梦时,梦到自己登太武山遇到神民显灵指示贼犯藏身之处;知县醒后遂渡海至金门祈求祷告,而后按照梦谕果真顺利抓到犯人,因此捐助金钱于明万历8年(公元1580年)修建寺庙,又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2度重修,呈现今规模。

其后由于祠宇中的庙众,于夜间见到观音菩萨现身于其间,乃改奉祀观音佛像,海印寺也就变成1座主祀佛像的佛寺,根据寺方所撰的《海印寺源考》,最晚在永历15年(公元1661年)的重修时,海印寺便已成为一佛寺,并更名为今之「海印寺」。

主要特色

海印寺现为金门地区的佛教圣地,内供奉近上百年历史的观世音佛像及十八罗汉,平日游客登山参访礼佛,一方面强身,一方面游历名胜古迹。海印寺原始布局与现况大致相同,建筑群配合山谷地形兴建,由前向后依序为鼓楼、方池、拜亭、大殿、后殿、侧室与石室,占地虽小却十分工整。由于海印寺在八二三炮战时严重毁损,现今所见的建物主要为民国49年(公元1960年)后修建而成,因此除了部分台基、柱体、墙体仍保留石材和木材外,多数构件已采用钢筋混泥土建造。

钟鼓楼分别为「龙楼」与「凤阁」,乃于民国78年(公元1969年)所新建,平面近方形,采单檐歇山顶(歇山顶即为歇山式屋顶,此类型屋顶共有9条屋脊,分别是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有折角,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位于拜殿之前的方池,称「醮月池」,呈长方形,四周石栏围绕,水质清净。而大殿与拜亭相连,可归类为「殿前带轩」的形式。拜殿的栋架使用「六架卷棚」,屋顶则采歇山单檐,不作燕尾脊,出八字规,不做吊桶,整体形势简洁。

正殿供奉观世音,建筑为面宽3开间,进深4间的形制。屋顶为坡度平缓的两坡硬山顶(硬山顶即为硬山式屋顶,由1条正脊和4条垂脊组成。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色就是两侧山墙将檩头全部包封住,使得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硬山顶擅防风,因此沿海或如金门等海岛地区多使用硬山顶)。正殿后墙则是左右双门,可达后殿大雄宝殿及古石室。

后殿大雄宝殿平面近方形,面宽3间,殿内只有2根后金柱,前面辟1门,与古制大雄宝殿先去甚远。屋顶为歇山式,但前后屋坡又加1圈单坡顶屋面,看起来类似断折,外型则像重檐。墙体则皆为石条砌成,外观朴实。而后山的「古石室」,它利用巨岩之石洞略加修整而成,形制颇奇特。

海印寺最著名的安心石,位于大雄宝殿下方,相传以左手摸心,右手摸石,默念3声「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可以平静心灵。
海印寺最著名的安心石,位于大雄宝殿下方,相传以左手摸心,右手摸石,默念3声「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可以平静心灵。
海印寺最著名的安心石,位于大雄宝殿下方,相传以左手摸心,右手摸石,默念3声「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可以平静心灵。
钟鼓楼分别为「龙楼」与「凤阁」,乃于民国58年(公元1969年)所新建,平面近方形,采单檐歇山顶。 
钟鼓楼分别为「龙楼」与「凤阁」,乃于民国58年(公元1969年)所新建,平面近方形,采单檐歇山顶。 
现今所见的建物主要为民国49年(公元1960年)后修建而成,因此除了部分台基、柱体、墙体仍保留石材和木材外,多数构件已采用钢筋混泥土建造。 
现今所见的建物主要为民国49年(公元1960年)后修建而成,因此除了部分台基、柱体、墙体仍保留石材和木材外,多数构件已采用钢筋混泥土建造。 

文献资料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