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
*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建筑整体呈现清代中叶台湾庙宇浑厚朴拙特色与艺术水平,是台北唯一能够保存咸丰、同治年间建筑原貌迄今者。
资产类别: 古迹-寺庙
所在地址: 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81号
公告日期: 1985年08月19日
创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年)
摄影者: 陈晓伟
经 纬 度: 121.50264,25.04028
指定/登录机关: 内政部
公告文号: 74台内民字第338095号
资产保存者: 财团法人艋舺清水岩祖师庙

指定/登录理由

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确认其有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具其他古迹价值,由台北市政府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

发展源流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俗称祖师庙,奉祀清水祖师陈昭应,庙中神像为福建安溪移民自福建原籍的清水本岩分灵而来。安溪移民们公推翁有来(生卒年不详)为董事,募得30,000银元,于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年)起造庙宇,乾隆55年(公元1790年)落成。

嘉庆22年(公元1817年)6月,艋舺清水岩受强烈风雨侵袭而庙宇有毁损,信众中的闻人翁有来于是又向乡人募捐5,000银元重修。此次重修后一直维持到咸丰3年(公元1853年),祖师庙于「顶下郊拼」时毁于战火。

清代当时艋舺地区主要为泉州移民,又分为泉州府三邑人(晋江、惠安、南安3地)、同安人、安溪人。分别以艋舺龙山寺、一同安商户家中霞海城隍、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为中心聚集居住。三邑人聚集之处称顶郊;同安人聚居之地称下郊。安溪人居住处在二者之间。艋舺因淡水河运之便利逐渐发展、繁荣。三邑人与同安人之间由于码头商船课税、道路辟建、巡更等利益冲突,信仰又不相同,摩擦越来越多,嫌隙越来越深。清咸丰3年(公元1853年)8月,在历史、商业、信仰上积怨已久三邑与同安人终于爆发冲突,演变为后称为「顶下郊拼」的流血械斗。在相争之中,顶郊的三邑人烧毁介于两者之间的艋舺清水岩祖师庙。

此次械斗事件以同安人聚落的房屋被烧毁、幸存的同安人往北迁徙收场。三邑人势力更加庞大。逢此浩劫祖师庙庙方只好自力向安溪移民募款重建。至同治6年(公元1867年)方重建完成。祖师庙原有三殿,现只余两殿,在顶下郊拼斗时烧毁的后殿迄今未重建。

清水祖师为安溪人的守护神,早期台北盆地周围田地多为安溪移民所开拓。关于清水祖师传说甚多,据说每逢天灾巨变前,其神像鼻子便会掉落以作为警告,因此又有「落鼻祖师」尊称。这样鼻子掉落的神迹据说在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屡次出现,而且从以前一直延续至现代。在中国大陆福建安溪祖庙,只有记载神像鼻子曾被刀割断后人们取而黏回,并无相关神迹显灵记录,因此推测此「落鼻示警」为台湾的清水祖师信仰独有,且由艋舺祖师庙开始的。

清末中法战争,法军侵犯淡水,台北情势危急,民间传说是因为迎请清水祖师助阵,才使法军方败于淡水,因此香火更加兴盛。不过淡水信徒却认为神像原属于淡水,是后来才寄放在艋舺的。由于有艋舺、淡水两派信徒纷争,传说从此时才开始祖师神像由艋舺与淡水轮流供奉的协议,单月供奉于艋舺而双月供奉于淡水。于日治时期,甚至产生淡水祖师庙与艋舺祖师庙两方信徒争抢落鼻祖师神像,而对簿公堂的情况。当时的纪录显示,双方各奉祀该尊神像半年,而在大正年间,淡水的信徒一方同意该尊神像长久安置于艋舺祖师庙。不过,依祖师庙所提供的同治年间史料,可以发现同治6年(公元1867年),有奉祀人刘存(生卒年不详)等人捐助佛银贰百大圆,想要协助遭火灾的艋舺祖师庙进行重建工程,并提及「祖师公艋淡一体」。这显示同治时期淡水、艋舺祖师公即为2地轮流奉祀,而非因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才将祖师公迎往淡水助阵。

艋舺清水岩在日治初期的明治29年(公元1896年)被台湾总督府充做为总督府国语学校的附属学校,台北州立第二高级中学后来也在大正11年(公元1922年)于清水岩址草创,即今成功中学前身,在教育史上亦有重大意义。

经历战乱、械斗、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在此见证了台北地区的族群融合与历史发展,穿越时代的风雨,至今依然为艋舺地区泉州安溪人的信仰中心。近年庙内也进行整修,以保存维护这座深富历史价值之古迹。

主要特色

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为1座受道教、台湾民间信仰影响极多的佛教庙宇。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师外,并配祀天上圣母妈祖、关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萨、魁星及福德正神等众神祇,与艋舺龙山寺和大龙峒保安宫合称为台北三大庙门。

清水岩庙体座东朝西,原有三殿但后殿已倒塌,现存为两进两廊两护龙的建筑形制,同时中轴主体建筑面宽三间,因此此种形式又称为「七包三」。两殿间以左右廊相连共同围住中庭,两侧护龙与中轴建筑以过水廊相接,为台湾中型寺庙典型格局。现存各殿栋架都是同治6年(公元1867年)重建时所奠定,大木构造都有保存下来,唯曾经多次重新油漆彩绘。三川殿为两坡「硬山式」属厅堂结构形式,坡度相较其他同年代之古建筑来得缓,两廊栋架为卷棚式,同一般台湾清代寺庙作法。建筑艺术方面,前殿为廖石成(1899- 1984)所建,采「二通三瓜」的栋架,檐口下的木雕由知名木匠黄龟理(1903-1995)执刀;正殿是由郭塔(生卒年不详)所设计,正殿大木作采三通五瓜,雀替雕飞鱼,拜殿两边栋架各有1对狮座,山墙有螃蟹座,称为「二甲传胪」,即求取功名之意。彩绘主要是由洪宝真(1898-?)所绘制,亦有部分彩绘出自台南绘师陈玉峰(1900-1964)之手。交趾陶是名匠师陈天乞(1906-1990)的作品,前殿脊上以「双龙抢珠」剪黏装饰,西施缝装饰「琴、棋、书、画」剪黏,脊肚则装饰「八仙座骑」。入口檐廊四处都刻有丰富的石雕,上面皆保有嘉庆及同治年间的落款。庙埕原应为开阔广场,遭违建长期占用,仅留1条狭长通道,尽管如此,建筑整体仍呈现清代中叶台湾庙宇浑厚朴拙特色与艺术水平,是台北唯一能够保存咸丰、同治年间建筑原貌迄今者。

中法战争为清末少有成功击退外敌的战役,关于这个战役,当时台北盆地人口聚集的艋舺地区两大庙宇,艋舺龙山寺与艋舺清水岩祖师庙,都有相关保佑战事顺利的事迹流传后世。正殿所悬挂的「功资拯济」匾额,正点明了这个事迹。这个匾额是清德宗光绪10年(公元1884年)因清法战争淡水传出胜利的消息,皇帝所御笔赐予的。之后建成的淡水祖师庙,正殿也挂有「功资拯济」匾额的复制品。直至今日,清水祖师的神像,仍然持续着农历单月奉祀于艋舺祖师庙、双月奉祀于淡水祖师庙的方式,每月轮流。

另外,重要庆典方面,艋舺清水岩祖师庙身为台湾北部三大祖师庙之一(另有淡水祖师庙与三峡祖师庙),不同于福建安溪的祖师公信仰的,就是祖师公每年皆安排定期出巡,且进驻民间。在出巡之时所在地的聚落出尽表演艺阵游街,家户摆设香案拜拜。这种盛况也是在台湾的清水祖师信仰群体间独有。因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与淡水祖师庙所供奉的祖师神像为同一尊,而淡水祖师庙固定于农历5月举行绕境出巡,因此农历5月神像仍会留在淡水庙中。
正殿所悬挂的「功资拯济」匾额,是因清法战争时迎请清水祖师助阵,最终淡水传出胜利的消息后,皇帝所御笔赐予的。
正殿所悬挂的「功资拯济」匾额,是因清法战争时迎请清水祖师助阵,最终淡水传出胜利的消息后,皇帝所御笔赐予的。
艋舺清水岩祖师现存为三开间两进两廊两护龙的建筑形制,又称为「七包三」。两殿间以左右廊相连共同围住中庭,两侧护龙与中轴建筑以过水廊相接,为台湾中型寺庙典型格局。
艋舺清水岩祖师现存为三开间两进两廊两护龙的建筑形制,又称为「七包三」。两殿间以左右廊相连共同围住中庭,两侧护龙与中轴建筑以过水廊相接,为台湾中型寺庙典型格局。
关于所祭祀之清水祖师传说甚多,根据文献记载,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蓬莱祖师、乌面祖师、落鼻祖师、清水真人和昭应大师。
关于所祭祀之清水祖师传说甚多,根据文献记载,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蓬莱祖师、乌面祖师、落鼻祖师、清水真人和昭应大师。

文献资料

  • 4.又吉盛清(1997)。《台湾今昔之旅·台北篇》。台北:前卫出版社
  • 2.辜神彻(2009)。《台湾清水祖师信仰-落鼻祖师的历史与文化》。台北:博扬文化
  • 1.刘丰极(2009)。《艋舺清水岩祖师庙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文化及语言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论文
  • 3.李干朗(1998)。《台北市古迹简介》台北:台北市民政局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