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冬山八宝挂贯

冬山八宝挂贯
*
早期移民移垦不易,医药缺乏,居民会将小孩给神明当契子(干儿子、干女儿),希望让神明保佑,让小孩子可以平安长大。
资产类别: 民俗及有关文物-风俗
所在地址: 宜兰县冬山乡八宝村八宝村宝庆路51号
公告日期: 2006年12月27日
创建/起源年代: 无公告信息
摄影者: 林怡靓
经 纬 度: 121.76344,24.63692
指定/登录机关: 宜兰县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资字第0950007040
资产保存者: 八宝石圣爷庙管理委员会

指定/登录理由

符合登录基准:
传统性:具有古昔生活传承,风俗形成与发展者。
地方性:民俗其形成与发展具地方特色,或与其他地区有显着差异者。
历史性:由历史事件形成,具有纪念性意义者。
文化性:具有特殊生活文化价值者。
典范性:民俗活动具有示范作用,可显示其特色者。

发展源流

宜兰县冬山乡八宝村位于兰阳平原南部,冬山冲积扇邻山的缓坡地带,土质以稀松的砾石土为主,境内多涌泉,并有冬山河支流新寮溪贯穿村落。

目前八宝村主要由公埔、八宝、零工围3个聚落组成,公埔位于丸山西南丘下,由于早期村落周围大部分是溪床,洪水爆发时,溪水会到处流窜,因此居民与邻近垦民议定该高地作为共同开垦地,故名为「公埔」。而零工围由来是因为八宝村在清代属汉番交界处,是原住民下山的门户,形势险要,皆为男丁驻守,故称之为「零工围」。

上述地名可见宜兰冬山乡开垦时期居住不易,除了生活上努力奋斗,更需要心灵的寄托。相传清末汉人刚移垦至此时,备受原住民出草威胁,后来原住民出草次数减少,村民也感到奇怪,询问汉番贸易的中间人(番切)才知道,原来原住民每到村口,都会看到武装老人率成群士兵镇守在村口。但是当地并没有多少人居住,到村口一看地上只见许多石头,因此村民认为是石头显灵保护他们。为感念其恩德,进而尊其为「石圣爷公」烧香膜拜。

此外,早期移民移垦不易,医药缺乏,居民常将小孩给神明当契子(干儿子、干女儿),希望让神明保佑小孩子平安长大。信徒在婴儿周岁的时候到庙宇祈求神明保佑,乞求信物,以红线绑在脖子上以示神佑,称为「绾絭」(音同晚倦)。常见的有织女、临水夫人、注生娘娘、花公、花婆、大圣爷、三十六公婆祖、床公与床母(或单祀床母)、妈祖、观音等,并称之为「注生娘絭」、「七娘妈絭」、「妈祖絭」、「观音絭」。

「挂贯」意同「绾絭」。在《台湾惯习记事》新编岁时节俗篇可见「七月七日乞巧节,又曰七夕,俗称七娘妈生日。又有一载民间刻七星娘妈等字于银牌,挂于小儿之颈,名曰『挂贯』」。因此推测「挂贯」可能是由日治时期著作者运用闽南语化汉字代用而来。「八宝挂贯」因位居八宝村,故因此得名。

而寺庙的香火取决于神明的灵验程度,八宝村石圣爷公保佑小孩平安长大的消息逐渐传开,因此不仅是八宝村会向石圣爷公乞求挂贯,宜兰各地的信徒也都会来向石圣爷公乞求,甚至有外县市民众,特地来帮小孩子挂贯。

随着时代变迁,移垦居民已经在当地落地生根,原住民族也不再举行出草仪式,汉人原住民的关系不再紧张;同时医疗进步,孩童夭折率降低,自然而然石头公信仰不再迫切,仪式同时逐渐式微;然而随着观光兴起,宜兰县政府为了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冬山八宝村祭拜石圣爷公,以及用石头挂贯的特殊风俗仪式,自公元2004年起,以「宜兰儿童守护节──挂贯保平安」为名,举办传统仪式及周边活动,诸如:掷筊大赛、烟火秀等,让地方民俗得以延续,并且同时具有观光的价值。

主要特色

冬山八宝挂贯仪式分为「求贯」、「换贯」、「退贯」3个阶段。「求贯」时间在信徒满月后到16岁之前皆可以到石圣爷庙,请求石圣爷保佑。在奉上水果、麻油鸡、金纸之后,向石圣爷祷念,并介绍自己。祷念之后以掷筊的方式求石圣爷应允,答应之后庙方会将「贯」挂到小孩颈上,即完成仪式。

「换贯」仪式即信徒每年到石圣爷前祭拜,请求石圣爷来年继续保佑,向庙方更换绑石头的红线后,拿换好线的「贯」绕香炉3圈,即完成仪式。

「脱贯」即信徒年满16岁,视为成人后,将贯脱下还给石圣爷的仪式。信徒此时会送上红龟糕和米糕,祝祷之后将「贯」的红线加金纸拿去焚烧,把「贯」还给庙方即算完成仪式。然而今日「贯」已经不用还给寺庙,可以由信徒带回家留作纪念。在近年「宜兰儿童守护节」的系列活动中,除了可以把「贯」带回家之外,还会钻过神轿,并且赠送纪念品,并宣布信徒成年。

「贯」的材质在早期,八宝村民则捡拾石头公旁的石头用竹叶包裹佩戴在小孩身上,希望让小孩得到石头公庇佑,顺利长大。到了日治时期则改以铜钱穿红线,民国之后,演变为拿铜板打洞配戴,随工商进步铸造发达,今日改以庙方特铸的「贯」供民众乞求配戴,其正面印「八宝石圣爷公」,背面印「保佑平安」等字样。

每年换贯、退贯的时间定在农历7月7日,是当初掷筊请问石圣爷后订定的日期。因此当地中元普渡则搭配选定在农历7月6日下午,祭品刚好可以在隔天成为佳肴。另外庙方也会准备平安粥,供香客取用,成为地方特色。
「脱贯」即信徒年满16岁将贯脱下还给石圣爷的仪式。信徒此时会送上红龟糕和米糕,祝祷之后将「贯」的红线加金纸拿去焚烧,把「贯」还给庙方。
「脱贯」即信徒年满16岁将贯脱下还给石圣爷的仪式。信徒此时会送上红龟糕和米糕,祝祷之后将「贯」的红线加金纸拿去焚烧,把「贯」还给庙方。
「换贯」仪式即信徒每年到石圣爷前祭拜,请求石圣爷来年继续保佑,向庙方更换绑石头的红线后,拿换好线的「贯」绕香炉3圈,即完成仪式。
「换贯」仪式即信徒每年到石圣爷前祭拜,请求石圣爷来年继续保佑,向庙方更换绑石头的红线后,拿换好线的「贯」绕香炉3圈,即完成仪式。
「求贯」时间在信徒满月后到16岁之前皆可以到石圣爷庙,请求石圣爷保佑。庙方会将「贯」挂于石圣爷香炉上,提供有需要的信众求取。
「求贯」时间在信徒满月后到16岁之前皆可以到石圣爷庙,请求石圣爷保佑。庙方会将「贯」挂于石圣爷香炉上,提供有需要的信众求取。

文献资料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