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
回首页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
*
教堂有左右两出入口,是为了配合清朝时代依循汉人男女7岁之后不同席的古礼法,此为大稻埕教会建筑源流古早的特征之一。
资产类别: 古迹-教堂
所在地址: 台北市大同区甘州街40号
公告日期: 2002年05月28日
创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4年(公元1915年)
摄影者: 赵守彦、蓝星球资讯
经 纬 度: 121.51272,25.05964
指定/登录机关: 台北市 政府
公告文号: 府文化字第09105461301号
资产保存者: 财团法人台北市春生堂大稻埕基督长老教会、财团法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

指定/登录理由

1.本教堂由臺湾近代史重要人物李春生捐地献建,李氏係清末知名茶商,在刘铭传时期推动大稻埕地区商务,特别是对于臺湾茶叶外销之推展,具有很大贡献,李春生亦为当时一代哲人,能着书,在清末臺湾士绅社会所罕见,其论述一方面结合基督教思想,又内含传统儒家思想,在其年代,以一个商贾及热心教会之人,能够宣扬崇高思想,实属不易,颇具纪念价值。
  
2.教堂坐落于大稻埕老市区,西方传教士所建之教堂,以玆宏扬教义,气质典雅。以加强砖造为主结构,採质地优良的大正初年清水红砖砌成,施工品质优良,立面佐以中西特色之艺术装饰。盖当时民风保守,礼拜堂男女分坐,并各由左、右入口进出,种种特徵事蹟,见证了十九世纪末迄廿世纪初年,臺北地区基督教发展过程。古蹟建筑样式虽模彷西方教堂图样建造,但立面洗石子装饰,仍然呈现出臺湾传统图案,融会中西风格,建筑尺度庄重可亲,有其自创特色,在臺湾近代建筑中,诚属罕见。

发展源流

今日所见的大稻埕教会教堂,已是该教会历史上所建的第3间教堂。最初,加拿大长老教会宣教士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另一汉名为偕叡理,1844-1901)来到台湾北部传教时设立,因马偕的二女婿柯维思(1869-1945)为大龙峒米粉寮人的缘故,故在大龙峒街柯家本宅邻近觅地,并由当地信徒陈愿先生发起献地建堂。当时名为「大龙峒教会」的礼拜堂,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8月15日举行落成献堂典礼,成为今日台北市最早创立的礼拜堂。

原初的教堂是马偕亲自设计,在清法战争(公元1884年),民间白莲教徒乘社会人心动荡之际,散播假消息谓基督徒与法国人通敌,地方民众受煽动致使教堂全遭拆毁。在清法议和之后,马偕向清廷钦差刘铭传正式抗议,获得墨西哥银1万元赔偿,以此赔偿款于牛磨车街(后改枋隙街,今台北市迪化街3段)重建,光绪12年(公元1886年)10月完工,改名「枋隙礼拜堂」。

大正2年(公元1913年),会中长老大稻埕知名茶商李春生(1838-1924)见教会人数日多,提案独资迁建礼拜堂,并亲自规划设计与监造。来年8月,于台北市日新町三丁目,即今台北市甘州街40号现址建献礼拜堂,并改名「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此即为今日所见的大稻埕教会。昭和11年(公元1936年)4月中,敦请当时最富盛名的奋兴传道家宋尚节(1901-1944)来举办为期1周布道会,吸引了全台各地的人,盛况空前。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在日本总督府厉行皇民化政策下,独尊国教神道教,压制各宗教,大稻埕教会一度除了周日礼拜以外,周间的聚会、查经班都被迫停止,也时有日警来探查。这段期间大稻埕教会陆续聘任张金波(1884-1939)、张昆远(1905-1997)、张惟道父子孙3代为传道者。

由于在迪化街的原教堂枋隙礼拜堂并未于大稻埕教会建堂而拆除,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建物与土地持有者分离而产生产权争议,一度不再做为教堂使用。后来枋隙礼拜堂建筑物老旧改建,但长年产权争议未决,因此于民国64年(公元1975年)设立百年庆时,大稻埕教会决定「奉献」该地权利,由设址于枋隙礼拜堂的大桥教会承接受让,独立而成另一个不同的教会。

民国52年(公元1963年)初,有感于大稻程教会礼拜堂屋龄已超过半世纪,屋顶及横梁多有破损,故青年团契自发以「献砖建堂」、1人1日1砖的奉献,获得信徒们热烈响应,到民国58年(公元1969年)5月,募得新台币20万元款项,除遭遇门窗腐蚀须更换、决定增盖牧师馆、预算追加之外,又经历2次台风,终于同年12月举行圣堂竣修感恩礼拜。

后因大稻埕教会建筑物为砖造建筑,虽历经多次整修,但仍因屋顶塌陷以致外墙倾斜,成为危险建物安全堪虑,故在民国86年(公元1997年)决议通过改建圣殿,即今后方之新式大楼,于民国96年(公元2007年)兴建开工,民国98年(公元2009年)完工。并于民国99年(公元2010年)8月15日设立纪念日时候一并举办献堂仪式。

大稻埕教会长期以来为大稻埕地区教友们重要之集会场所,是台北市第1个成立的教会组织。其建筑物受指定时,恰为台北市第100处古迹,而该教会教堂的迁徙与重建历史,亦直接与台湾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相关连,深具历史意义。

主要特色

教堂座落于大稻埕老街区,主体建筑样式据悉为李春生参考福建、厦门一带,西方传教士所建之教堂图样建造而成,气质典雅。李春生不仅是1名热心的信徒,同时也是将台湾茶叶推广至世界舞台的知名商人,不仅熟稔商贾之道,还著书论述,周日并且登台讲道,其影响力遍及整个大稻埕地区,甚至协助其他长老教会在台北的发展。而大稻程教会礼拜堂由他一手捐地、设计、出资建造,便是他这位归信基督的商人、哲人的最具体的展现。

目前礼拜堂建筑体是大正3年(公元1914年)所建造完成的,以砖造为主结构,建筑样式模仿西方教堂图样,采质地优良的大正初年清水红砖砌成,墙壁以尺6吋厚砖迭造,气派庄严,施工质量以当时来说可谓一流。建筑立面的洗石子装饰则呈现台湾传统图案,融合东西风格,且建筑尺度庄重可亲,有其自创特色,在台湾近代建筑中诚属罕见。周围林木扶疏,蔚称为全台教会中最美丽豪华的殿堂。

无论中外,大多数教堂的主要礼拜空间设计为长方形,大稻埕教会颇为特出的是以正方形设计,因设计之初为了增加礼拜堂面积,并留设前院,故将礼拜堂比例改变。由于跨距较宽,所以礼拜堂空间中可见有2根柱子支撑并有夹层。红砖墙配洗石子柱,反映建造时期所流行的材料。正面门面的设计上为双斜屋顶,以山形墙为正面。后方有主日学教室及加盖的厨房。因曾开办幼儿园,故目前教堂后方空地为儿童游乐场。

教堂设有左右两出入口,为大稻埕教会建筑源流古早的一项特征,不同于后来台湾各教堂单一主出入口的设计。设有左右两入口是因为追溯到清代,汉人男女7岁之后不同席的古礼,故每次主日礼拜时,礼拜堂内部会用屏风隔开,男左女右分席而坐,因此设立有2个入口,供男女教徒分别出入。礼拜堂中间同时悬挂有1幅红绒布遮围,男女信徒虽同在1堂会中、同声唱诗、同时听讲,但却不能看到彼此。一直到日本政府领台之后数年才将此屏风拆除。但这两个独立的出入口,见证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台北地区基督教发展过程。
大稻埕教会建筑物后来因屋顶塌陷而成危险建物,故在民国86年(公元1997年)决议通过改建圣殿,即今后方之新式大楼。
大稻埕教会建筑物后来因屋顶塌陷而成危险建物,故在民国86年(公元1997年)决议通过改建圣殿,即今后方之新式大楼。
无论中外,大多数教堂的主要礼拜空间设计为长方形, 在设计之初为了增加礼拜堂面积并留设前院,故将礼拜堂比例改变,罕见的呈正方形。
无论中外,大多数教堂的主要礼拜空间设计为长方形, 在设计之初为了增加礼拜堂面积并留设前院,故将礼拜堂比例改变,罕见的呈正方形。
建筑立面的洗石子装饰则呈现台湾传统图案,融合东西风格,且建筑尺度庄重可亲,有其自创特色。
建筑立面的洗石子装饰则呈现台湾传统图案,融合东西风格,且建筑尺度庄重可亲,有其自创特色。

文献资料

  • 1.大稻埕教会编(1975)。《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稻埕教会百年史册》。台北:大稻埕长老教会
  • 2.李俊彦(1986)。 <台湾基督教长老会北部教堂建筑形式转化之研究--以马偕博士沿淡水河岸设立之教会为例>。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论文
  • 3.台北大稻埕基督长老教会(1997)。《大稻埕基督长老教会设教120周年纪念特刊》。台北:大稻埕长老教会

条目参照

环景连结

    周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