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化资产保存法」,确认其有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及保存价值,指定为国定古迹。
妈祖信仰是起源于沿海各地居民而后广布的宗教信仰,渡海来台的移民,为祈求在险峻海路上转危为安、以及到达陌生土地上顺利谋生开垦,因此带着妈祖的香火来到台湾。目前台湾的妈祖宫庙合计超过2,000座,几乎各乡镇都建有妈祖庙。妈祖庙分有官建与民建,澎湖天后宫为目前文献考据所知全台第1座妈祖庙,属于民建庙宇(清领时期受封成为官庙),可能源自于福建沿海地区漳州、泉州、厦门一带渔民或商人渡海前往澎湖时,恭请妈祖上船庇佑,随渔民或商人到达澎湖。之后众人集资合建供奉,规模由小扩大,成为澎湖的主要大庙。依文献记载与出土石碑左证,明万历32年(公元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司令韦麻郎(Wijbrand Warwijck,1566-1615)率领数百名荷兰人登陆澎湖并有进占之意,官拜浯屿都司的沈有容(1557-1628)奉命至澎湖,在澎湖天后宫(当时称为娘妈宫)与荷兰人会面并使他们撤离。为纪念沈有容功绩,乃立石碑「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这座石碑逾300年后被发现埋在澎湖天后宫的祭坛下,至今仍保留于天后宫清风阁中。由此推断澎湖天后宫至少于明朝末年已存在。妈祖原本在宋、元、明3朝被封为天妃,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军由施琅(1621-1696)率领攻打澎湖,攻下后特别向皇帝上奏赞誉妈祖显灵助战,康熙皇帝乃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获天后衔。自此之后,清代各地官方建立的妈祖庙大都称为天后宫。
澎湖天后宫在清代,由于官员往来台湾与大陆地区多需经过澎湖,也因此天后宫香火鼎盛,文武官员经常倡议捐资重修。于清领时期,历经5次修缮,分别是在乾隆15年(公元1750年)、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嘉庆23年(公元1818年)、道光25年(公元1845年)与光绪11年(公元1885年)。当时的天后宫含前殿、正殿及两侧护室,庙前有广场。
日治时期历经两次整修,大正8年(公元1919年)重修时,于祭坛下挖出「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大正11年(公元1922年)的整修规模是历次以来最大,由于澎湖天后宫已经是「墙垣倾圯、颇形残缺、实不堪为神栖之所」,因此台厦郊商会等地方商绅集资3万余金重修,并向邻房购地、扩大庙宇面积,于正殿之后增建1座楼阁,成为三殿两廊式大庙;且因大木师傅为原籍广东潮州的蓝木匠师,因此澎湖天后宫具有潮州建筑风格,与台湾大部分天后宫的闽南风格不同。历时2年的改建大致抵定了今日所见之天后宫的格局与样貌。
历经二次世界大战,与国民政府军队自中国大陆撤退后驻扎在庙内等因素影响,庙况日益残破,于民国72年(公元1983年)以「残迹保存」的方式动工整修,取代拆除旧庙改建新庙的方法,保有澎湖天后宫的历史样貌。
澎湖天后宫整体建筑大致上为大正11年(公元1922年)改建后之物,然而地面的石板,以及因风化而几乎无法辨识的御路(位于宫殿中轴在线的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皆反映了更为久远的历史痕迹。于民国72年(公元1983年)12月,内政部公告认定澎湖天后宫为国家1级古迹。
澎湖天后宫面向港口、座北朝南,前水后山、依地势顺坡而建。就建筑结构而言,布局分为三殿(三川殿、正殿、后殿「清风阁」)两廊,由前而后又区隔为两进、各分前后两落。第一进前落即是三川殿,后落则为卷棚,两侧与护龙开敞相连于三川殿大楣之上的牌楼,形式简洁有力。护龙内侧则为廊道。由于卷棚有八字柬,廊道以迭斗架栋。第二进前落高阔通敞,后落则是正殿。正殿左右稍间又隔为育麟宫及节孝祠,是少见的五开间重脊。另一特色是庙埕与三川殿交接处设有多角形石阶,信徒需拾级而上进入庙中,为台湾庙宇罕有的设计。
在装饰艺术的层面,澎湖天后宫仍大致保留1922年大修后的样貌,当时负责匠师除了大木师傅为蓝木(1872-?),还包含凿花匠师黄良(约1895-1968)、苏水钦(生卒年不详),彩绘则由朱锡甘(1894-1940)领军,另有陈玉峰(1900-1964)、潘柯(生卒年不详)两位。其中作为天后宫门面的三川殿梁枋彩绘,乃由师承吕璧松的台南画师陈玉峰肩负重任,结合油漆工和书画彩墨技法的工艺内涵,以花鸟画为主要题材装饰之,落款「台阳居士」与「赤崁居士」。 澎湖天后宫主要供奉妈祖,分为大妈、二妈、三妈,3尊皆为金面。大妈坐镇本殿;二妈位于供桌正中,随时接受信徒供奉;三妈应大妈指示响应信徒祈求,亦主掌出巡绕境。
澎湖天后宫的重要庆典共有3项,分别为:
一、妈祖出巡海域绕境:为唤起渔民与信徒对天上圣母在海上现身救难的事迹之记忆,并希望藉由妈祖出巡绕境保佑渔业丰收满载,因此庙方于民国75年(公元1986年)首创妈祖海上绕境活动,于农历3月11日,也就是妈祖圣诞(农历3月23日)的前夕,隆重举行妈祖搭船出巡海域之庙会活动。绕境范围逐年扩大到全澎湖海域,亦有北港朝天宫、台北吉安宫等全台各地20余家庙宇共襄盛举,展现出常民生活与信仰之结合。
二、元宵节乞龟:乞龟活动在澎湖非常普遍,是乞求用糯米粉和麦芽糖做成的「肪片龟」回家食用保平安的活动。早年澎湖各庙每到元宵节便推出各种龟(另如米糕龟、面龟)供人掷筊乞回食用,来年再以加重斤两的方式还龟。近年的活动以乞纯金打造的黄金龟为大宗、米龟反而式微。在全台的元宵节脉络中「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西乞龟」成为态势。澎湖天后宫在民国88年(公元1989年)首创使用小包装的白米堆砌成巨龟,总重1万6,000台斤(约9,600公斤)的米龟王。此外,天后宫将接获信徒乞得后转赠的平安米,配合节后赈济贫户的活动,使原本乞龟祈求自身与家人平安的行为,扩大转化为社会救助的利他行动。展现出传统庙宇实践社会公益的行为。
三、祀酒与祀茶:祀酒与祀茶是澎湖地区特别的寺庙仪式,在众多友庙的神明参与盛典时,主庙以隆重的祀酒与祀茶招待客神。澎湖天后宫多会在天上圣母诞辰(农历3月23日)当天举行祀酒。祀酒前先设长方形宴桌1张,妈祖坐主位,各地来参与海巡或为天上圣母祝寿的友庙神明及天后宫的诸位神明亦列席。可说是民间信仰体系模拟或挪用「帝国官僚阶层」秩序结构的例子之一。
澎湖天后宫大门正上方前面翘起的四个垂脊,垂脊下各有1位孩童,由右至左手持旗子、绣球、戢、磬,取其谐音即为「祈求吉庆」。
「与天同功」匾,在澎湖天后宫的几方古匾中最受人瞩目,位于天后宫正殿妈祖神龛的博古架上方,匾面上绘有13条金龙盘绕。
澎湖天后宫内节孝祠之设立,可溯源自道光18年(公元1838年)由澎湖通判魏彦仪倡设,光绪年间由里民捐资重修。节孝祠供奉当地节孝烈妇,彰显古代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