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地藏庵坐落於台北市万华区,为一座面宽三开间的单落建筑,在地居民又称为「地藏王庙」,供奉主神为地藏王菩萨,并祀有田都元帅、城隍尊神等祀神。艋舺地区在农历6月末日至7月1日在地藏庵办理法会,开启艋舺地区农历7月普度的序幕,7月末日为地藏王菩萨圣诞,艋舺地藏庵在农历7月末日庆贺神诞,为期一个月的普度遂告圆满。
艋舺地藏庵的建立始於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60年),以主祀地藏王菩萨而得名,清朝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今日艋舺地藏庵的建筑本体大致是此次重修所建立,此後虽历有整修,但大致仍保留原貌未有太大变动,大木构栋架保存完整,建筑展现出朴实、简明而不华丽的清代中叶寺庙建筑之风格。
艋舺地藏庵坐落於台北市万华区,为一座面宽三开间的单落建筑,在地居民又称为「地藏王庙」,供奉主神为地藏王菩萨,并祀有田都元帅、城隍尊神等祀神。台湾民间尊称地藏王菩萨为「幽冥教主」,人们视地藏王菩萨是拯救亡者苦难的菩萨,地藏王菩萨胁侍目莲尊者与鬼王菩萨,目莲尊者以「救母」的典故流传於世,佛教「盂兰盆」斋仪便是起因於目莲尊者,鬼王菩萨主管群灵,农历7月初一为民间俗称的「鬼门开」,群灵从幽冥来到人间,因而农历6月末日至7月1日在地藏王庙办理法会,开启艋舺地区农历7月普度的序幕,7月末日这日地藏王菩萨圣诞,农历7月普度遂告圆满。
清领时期台湾有着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盛名,艋舺地藏庵即座落在当时商业鼎盛的艋舺,台北市万华区旧称「艋舺」,位於淡水河畔所冲积的平原一带原为凯达格兰族凯的旧地,清朝时期汉人移垦艋舺发展成市街,汉人在艋舺的开发对面天灾人祸、疫病传染、族群冲突,艋舺地藏庵在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60年)创建提供了人们心灵的慰藉,而那些罹难的亡魂,人们透过对地藏王菩萨的祭祀祈求亡魂超昇。
艋舺地藏庵在清朝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战後有几次整修的纪录,最主要的有民国53年(西元1964年)与民国57年(西元1968年),庆幸发展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才能藉由建筑了解艋舺开发的历史轨迹,在民国74年(西元1985年)指定为三级古蹟,确保维持原貌,供世人参访,後改制为台北市定古蹟,民国101年(西元2012年)进行古蹟修复工程,隔年竣工。
艋舺地藏庵现存栋架为清朝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时所奠定,建筑现貌迄今仍保持清代中叶寺庙建筑之风格。艋舺地藏庵的建筑方位为坐东朝西,主体建筑格局为面宽三开间的单落建筑,前以硬挑出檐之步口连接庙埕,庙埕面宽与庙之建筑正面同宽,艋舺地藏庵的结构墙体均采砖石造,山墙辟有门洞,建筑构造为抬梁式构造及硬山搁檩承重墙系统混合,正殿前後檐柱之间有七架,前挑檐柱有四架,後挑檐柱有二架,全部进深共十三架,屋顶铺设素烧板瓦,屋脊翘脊平缓,装饰较少。
主体建筑立面采用板门与隔扇的组合,明间门扇哼哈二将,左次间门扇绘增长天王与广目天王,右次间门扇绘持国天王与多闻天王。步口进深三架,檐口构架为一通叠斗柱栋架,叠斗柱顶起卷棚顶的双脊檩,檐口柱为八角石柱。正殿明间的栋架架内采两通三瓜叠斗式,大通、二通上方叠着三个饱满浑厚的瓜筒,瓜筒顶起叠斗柱,用以承接屋顶下的檩木,支撑檩木的重量,木构件皆予以雕刻,点金柱为大木作梭柱。
正殿明间於後点金柱之间设置木隔屏,作为神龛安奉地藏王菩萨与胁侍目莲尊者、鬼王菩萨,艋舺地藏庵为一座以佛教地藏王菩萨为主祀神的民间信仰庙宇,庙内奉祀神像众多,左次间神龛主要供奉田都元帅、玄天上帝,右次间神龛主要供奉关圣帝君、台北府城隍、淡水县城隍,左山墙前供奉谢将军神将与虎爷,右山墙前供奉范将军神将。台北府城隍与淡水县城隍为日治时期台北城内城隍庙拆除所移入。
今日庙内古物分别有悬挂在明间神龛上方的清朝道光8 年(西元1828年)「地藏王庙」匾额,匾额楷体阳刻年款与题记「甲子仝众街庄立」,以及清朝道光8 年(西元1828年)楹联,楹联内容「古今来王心赏罚不漏;天地中谛听锱铢分明」。
艋舺地藏庵每年重要庆典集中在农历7月举行,延请德高望重法师前来主持,分别有:农历6月末日发表,农历7月1日瑜伽焰口施食,农历7月底超荐法会,农历7月末日祝寿。
艋舺地藏庵左右次间皆设置神龛祀神,右次间供奉关圣帝君与城隍爷等神像。
明间神龛供奉地藏王菩萨、目莲尊者、鬼王菩萨,神龛上方悬挂清朝道光8 年(公元1828年)「地藏王庙」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