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具稀少性,不易再现者。
位于台南市的郑氏家庙,据传是由郑经创建于明永历17年(公元1663年),以奉祀延平郡王郑成功(1624-1662)、郑成功夫人董氏以及唐宋历代郑氏祖先神位,在清代统治台湾之后成为郑姓宗亲之家庙,是郑姓族人奉祀郑氏祖先与郑成功的处所。
郑成功是明末拥护南明政权抗清的重要将领,曾受南明王室封为延平王。永历15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为取得反清复明的基地,率军驱逐在台湾的荷兰人,并招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来台拓垦。郑成功于来年病逝后,其子郑经继承了郑成功的王位与在台势力,并在当时统治台湾的首府、今天的台南市设立了庙宇奉祀郑成功与郑氏祖先。
永历37年(公元1684年),郑氏政权投降清军,清廷把郑氏亲族迁到北京,后来又在康熙39年(公元1700年)将郑成功与郑经归葬于郑氏祖籍福建南安。或许因郑成功遗族不再留居台南,台南的郑氏家庙后来被清朝官役占用,直到乾隆23年(公元1758年),由当时任官的宗亲集资赎回重修,改称「郑氏大宗祠」。
日人治台之后,于明治36年(公元1903年)进行土地调查,有郑姓族人将家庙占为己有私产,经宗亲诉诸公道而讨回,并于明治38年(公元1905年)募资重修。大正8年(公元1919年),日人进行台南市区改建,祠屋前的街道开辟为九公尺宽的道路,郑氏家庙门前部分在当时遭到拆除。昭和2年(公元1927年),族人间又产生产权纠纷,有子孙贪图为私人财产,经族中长辈开导调解,才确定郑氏家庙永非私人所有。因家庙多年为私人侵占,长久失修倾颓,族人们于昭和5年(公元1930年)利用日人举办「台湾文化300年纪念」的机会,发起组织台南郑姓宗亲会并募款重修,2年后修建完成。但因当时募款不足,庙产的附属家屋和建地移转给当时垫付修建费的族人后代掌管,且该次修建于祠屋前庭建造了3间2层楼的店面洋房,使庙无大门,必须由庙右侧边门出入,也使家庙几乎变成私人产业。
一直到民国44年(公元1955年),因报社记者走访报导郑氏家庙湮没的现况,才唤起郑姓宗亲注意,于民国49年(公元1960年)再度成立宗亲会。至民国67年(公元1978年),宗亲会终于与当时使用庙产附属房屋的族人达成协议,将正殿、后殿与庙前中间店面归还宗亲会接管。民国72年(公元1983年),台南市政府拓宽家庙前马路,庙前方之楼房遭拆除,宗亲会也在此时整修家庙屋顶、加盖庙前围墙、抽换正殿檐柱,并根据日治时期修建时的壁画彩绘保存下来的形式与颜色再行补绘,才使郑氏家庙恢复旧观,并改称郑姓宗祠。至民国88年(公元1999年)时,又再修护木构架与彩绘,成为今日所见的「郑氏家庙」。
郑氏家庙为闽式平房,纵深狭长,为三开间三进格局,忠义路拓宽后在前庭筑有砖墙为围墙分隔外侧骑楼地。前落的三川门入口是大型传统住宅考究门厅的作法,两侧并有木板墙隔成的耳房,与一般寺庙较为不同;而更类似住宅的格局,也反映了家庙所奉祀的祖先相较于神明与祭拜者的关系更为亲近的性质。中央开双扇大门,是祭典时主要通道。正面门楣上,悬挂匾额「郑氏宗祠」,门上有联题:「昭烈显宗坊,疆开昆舍;格诚兴祖庙,派衍荣阳」道出先民离乡背井,传达慎终追远的意涵。三川门后中央挂有「昭格堂」匾,是郑氏家庙的别称,也呼应了中落门联所题:「昭代伟人不愧千秋俎豆,格天烈士真堪万世馨香」。
廊宽阔的正殿,中央供奉延平郡王郑成功,龛壁上原用绘像,郑氏海内外宗亲怀祖,特由延平郡王祠奉迎塑像供于庙内。中落门楣悬有「揆咨岳佐」匾,梁上则悬挂「三圭世锡」匾,2面都是乾隆36年(公元1758年)所立,见证郑氏家庙悠久的历史。郑成功塑像左侧供奉着唐、宋郑氏列祖先贤逸土神位;右侧主祀:「明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大木郑公暨配夫人董氏神位」、「清处士克矶郑公暨毗孺人淑慎蔡氏神位」、「清逸叟哲士郑公暨毗孺人端慈蔡氏神位」。而正堂中央有精致神龛,宛若1栋小建筑,郑成功雕像高坐其中,外侧则奉郑氏历代家族神位,则突显出郑成功在郑氏宗亲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因建筑为宗祠性质,所以厅堂朴素,并没有太华丽的装饰与彩绘,气氛肃穆。由前庭、前殿、正殿、后殿组成,两侧各1间耳房,座东朝西。郑氏家庙的外观简朴,屋顶上看不到台湾汉人传统建筑常有的泥塑、剪黏等装饰手法。庙内供奉的郑成功像本来是为延平郡王祠所塑造的神像,因为该尊神像并未蓄胡,被认为不似常见的郑成功画像蓄有长须、也未能表现出威仪,所以延平郡王祠后来又重塑神像,而将这尊旧神像移至郑氏家庙奉祀。
郑氏家庙更类似住宅的格局,也反映了家庙所奉祀的祖先相较于神明与祭拜者的关系更为亲近的性质。
延平郡王祠原本所塑造的神像,因为该尊神像并未蓄胡,被认为未能表现出威仪,所以又重塑神像,而将这尊旧神像移至郑氏家庙奉祀。
正堂门楣悬有「揆咨岳佐」1匾,梁上则悬挂「三圭世锡」匾,两面都是乾隆36年(公元1758年)所立,见证郑氏家庙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