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
約在祭典前一年8月,會開始「立(舟參)」,即安龍骨的儀式,在這之後開始造王船。早期王船為紙糊,但民國62年(公元1973年)的科儀後改為木造船。
資產類別: 民俗-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
公告日期: 公元2010年06月18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林鑫佑
經 緯 度: 120.47514,22.46275
指定/登錄機關: 文化部
公告文號: 會授資籌三字第09920061931 號
資產保存者: 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其歷史悠久,且反應臺灣沿海人民生活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2.迎王祭典之王船建造及陣頭演練形成悠久傳統,顯示工藝及表演藝術之美,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3.迎王、送王程序與過程由民間自發參與,且深入影響人民節期作息,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發展源流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臺灣著名的王醮祭典。相較於多數王醮強調「代天巡狩」繞境驅瘟,其特色在於「迎王」與「平安祭典」,也因此民間多將其與「送王」王醮當中具代表性的西港刈香做一比較,有「北西港,南東港」的說法。

東港迎王的主廟為東港鎮的東隆宮,主祀為溫府千歲。關於溫府千歲的由來,民間主要傳說原為唐太宗貞觀年間36進士之一,因奉旨巡察各地時在海上遇風浪沉船,36進士一同遇難殉職,於是唐太宗下旨建廟祭祀。

東港迎王平安祭殿與東隆宮溫王爺的信仰結合甚深,雖然至今無法考究其起源年代,但此地關於溫王爺的信仰應於清康熙年間即有記載。據說清廷於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征領臺灣後,即在當地設置下淡水巡檢司,惟當時瘟疫盛行,病卒者眾多,從閩南地區遷來的移民將溫王爺神像帶到東港溪西岸的鹽埔庄(今新園鄉烏龍村),設草寮祭祀。但東港溪多次氾濫,沖毀當地市街,於是廟宇隨著市街遷徙至今日東港鎮鎮海里的位置,此後市街也固定下來,並因位於下淡水溪以東而命名為「東港」,最後遷至今日的東隆里。由於下淡水溪地勢低窪、多次氾濫,當地留下許多溫王爺保佑居民的傳說。據說第2次建廟的廟址位於靠海的太監府臺地,當地為「倒退鱟穴」,在光緒3年(公元1877年)東港遭遇海嘯時,整個東港市街被淹沒,唯有東隆宮聳立其中,於是當地仕紳冒險划竹筏前去救駕,打破廟牆將溫王神像救出,且一離開廟基即被海浪沖垮。這些傳說,也反映了信仰的在地化,讓溫王爺由大陸泉州的瘟神信仰,逐漸轉為東港當地的信仰認同,東港合瘟的儀式,也因此轉為迎接溫王爺代天巡狩,獎善懲惡,確保平安和境的儀式。

民國60年代(公元1971年後),適逢臺灣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東港因漁業蓬勃,王爺信仰活動也日漸熱絡,加上交通便利,各地信徒前來參與,迎王祭典也開始轉型,民國62年(公元1973年)起,祭典從大總理籌辦制轉為由祭典委員會籌辦和募集資金,民國65年(公元1976年)的迎王祭典,時間增至6天,繞境規模也擴大,成為今日迎王祭典之雛形。

東港迎王不僅展現溫王爺信仰的熱絡,也凝聚了東隆宮信仰圈。東港迎王最初的參與者以東隆宮信徒為主,加上東港市街與小琉球的「七角頭」各庄廟。後來小琉球退出,由東港靠海的埔仔腳取代。隨著信仰圈逐漸擴展,繞境範圍涵括南平、三西、新街等農漁村聚落,以及南州和原屬七角頭的小琉球等。二戰後隨著人口往都會區移動,各地的溫王信徒與分靈廟日漸增加,參與迎王祭典的信徒與陣頭也不再限於東港地區。

主要特色

每次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結束後,會於3日後的平安宴選出下次新科「東隆宮祭典委員會」籌辦成員,負責籌備下次的祭典活動。委員會一方面要推動相關事務,另一方面募款籌資。約在祭典前一年8月「立(舟參)(即安龍骨)」儀式便為籌備過程揭開序幕,造王船的工作也在這之後開始。王船建造費用由東港民眾集資,由義務參與的建造師傅從祭典前2年開始進行,由於王船有解厄驅疫的意涵,信徒接踴躍參與。

早期王船為紙糊,民國62年(公元1973年)科儀後改為木造船,以傳統中式帆船為本,大小約為實體的十分之一。王船設置物品完全遵照船艙簿記載,包含航行用具(五王旗、前後錠、大小火炮等)、儀仗用品(集士牌、龍旗牌、神轎與出巡物品等)、文案、起居和梳洗用品等,遵照古代船隻出巡準備,所有物品須經檢查核對後方可上傳擺置,嚴禁隨意增減。製作期間禁止女性與不潔者(如服喪者)接近。除打造船體外,船身彩繪上精緻龍紋,各種教諭意涵的傳統故事,如「四聘賢」講述帝王聘用賢能之事,「四不足」則教化人應知足,相當有特色。完成後會安上中軍府牌位與龍眼,行開光點眼。過程不僅富含傳統文化意義,建造技藝之嚴謹更為東港贏得「王船故鄉」之名。

造王船工作進行同時,東隆宮會被改造為王府,好讓迎溫王入座後能「代天巡狩」。改造過程包含(1)安中軍府,由中軍(即天庭的神軍將領)在迎王之前代王爺巡視;(2)迎王進表,向溫王秉報祭典將要開始;(3)設立王府,在東隆宮左、右殿分別設置中軍府和行臺,作為對外活動的場所,正殿則改為代天府,停止一切祭祀活動,僅用於迎五王的祭儀;(4)祭儀開始前兩天,會行上樑儀式,由信徒在廟前庭棚架中央的「太極位」掛上2只裝有象徵物品的紅布袋,象徵代天府落成。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3年1科,大致上可分為請王儀式、王駕出巡、王醮法會和送王4個階段。請王儀式在農曆9月28日開始,由鎮海公園舉行的請水法會開始。當天「七角頭」的各庄廟陣頭到齊,迎接5面象徵五王的千歲令牌、溫王爺令牌和中軍令牌入神轎,接著前往海邊進行開光儀式,象徵王爺駕臨,請王儀式完成。請王之後,王爺神轎與各庄陣頭前往「新街仔」繞境,回到東隆宮廟口時則要經過火,所有人赤腳走過炭堆,才能入廟。神轎入廟後即依照古時王爺出巡體制,廟方掛起帥旗和帥燈,並「出榜」公告王爺出巡,並舉行王宴祭五王。從這天開始直到祭儀結束,廟方要由信徒值班打五更和查夜,代表王爺出巡境內。

第2天開始「王駕出巡」繞境。信仰圈各地庄廟角頭廟陣頭集合在東隆宮,隨王出巡。這些陣頭有傳統的民間陣頭,如白鶴陣、宋江陣、一字長蛇陣、刀巷陣、兩儀蚊蜂陣、蜈蚣陣等,也有各式的神將團,如開四門、七星陣、八卦陣等。5天繞境分別由近到遠,遶行東港市街、南區、北區、中區和農區,數十庄頭角頭的東港信仰圈。這段期間信徒也能前往東隆宮,在中軍府和溫王行臺進行祭改,消災解厄。在繞境隊伍中,隨隊信徒則向王爺擲筊許願,並進行「扮犯」(象徵性地向王爺解罪,並戴上各種象徵刑具以轉移疾厄,解完後即火化)。

王醮法會在繞境後舉行,因舉行2天2夜,又稱為「二朝王醮」。道長會在代天府前設主壇,向天庭冥府與各神靈境界召告王爺巡境,收押命魔驅趕邪妖,升天向玉帝上表,誦懺文祈福。

王醮結束之後接著「送王」。「送王」包含多個流程,王醮完成當晚即舉行「和瘟」儀式,道士團會坐壇,請出5營神兵神將護衛境界,然後道長行儀式,排「關祝五雷神燈」,請各路鬼王瘟君,各路行毒疫使者上王船,然後是「打船」儀式,恭請押船神將上船坐鎮。接著是「押煞」,道長作法將各漏網的瘟煞疫鬼抓入鍋中,驅趕出境。「和瘟」、「打船」、「押煞」儀式完成後,最後才是送王船,在信徒恭送下,王船離開東隆宮,並裝上船帆船桅。在道長作法開河路後,依序將五王令牌與中君令牌放上船安座,升起船帆。最後在信徒鞭炮歡送下點燃王船周遭的鞭炮,將王船火化,也結束迎王平安祭典。
最後是送王船,在信徒恭送下,迎王船離開東隆宮,在信徒鞭炮歡送下點燃王船周遭的鞭炮,將王船火化,也結束迎王祭儀。
最後是送王船,在信徒恭送下,迎王船離開東隆宮,在信徒鞭炮歡送下點燃王船周遭的鞭炮,將王船火化,也結束迎王祭儀。
請王之後,王爺神轎與各庄陣頭前往「新街仔」繞境,回到東隆宮廟口時則要經過火,所有人赤腳走過炭堆,才能入廟。圖為過火實景。
請王之後,王爺神轎與各庄陣頭前往「新街仔」繞境,回到東隆宮廟口時則要經過火,所有人赤腳走過炭堆,才能入廟。圖為過火實景。
請王祭儀當天「七角頭」的各庄廟陣頭到齊,迎接5面象徵五王的千歲令牌、溫王爺令牌和中軍令牌入神轎,接著前往海邊進行開光儀式,象徵王爺駕臨。
請王祭儀當天「七角頭」的各庄廟陣頭到齊,迎接5面象徵五王的千歲令牌、溫王爺令牌和中軍令牌入神轎,接著前往海邊進行開光儀式,象徵王爺駕臨。

文獻資料

  • 1.李豐楙、李秀娥、謝宗榮、謝聰輝等(1998)。《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2.李豐楙(1993)。《東港王船醮》。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 3.康豹(1996)。〈屏東縣東港鎮的建醮儀式—兼探討火醮、水醮和瘟醮的關係〉,收錄於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179-22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4.王士伯(2010),《東港廟宇的祭祀活動與迎王祭典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