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加蚋埔平埔夜祭

加蚋埔平埔夜祭
*
在阿姆祖的誕辰日農曆11月15日夜晚,加蚋埔人都會準備祭品,在公廨前從夜晚唱歌跳戲至隔日,這樣的酬神習俗逐漸演變成為今日的夜祭儀式。
資產類別: 民俗-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所在地址: 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
公告日期: 公元2012年04月26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61948,22.79174
指定/登錄機關: 屏東縣政府
公告文號: 屏府文推字第1010114752號
資產保存者: 民俗-儀式、祭典、節慶

指定/登錄理由

1.為屏東地區最具族群特色之祭典與信仰。

2.為屏東地區馬卡道平埔文化之一。

3.具歷史性、文化傳承之意義。

發展源流

「加蚋埔」是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平埔族群聚落的舊稱,在族群分類上屬於馬卡道人的1支。在口述傳說中,加蚋埔人的祖先從遙遠的海外來到臺灣,初到臺灣時恰逢多年乾旱無雨的氣候,乾旱天氣讓農作物難以生長。束手無策的加蚋埔人只好求助於阿姆祖(馬卡道人祖靈信仰中的主要神祇,一般泛指馬卡道人先民的化身,但非特定家系的祖先,而是馬卡道共同祭祀的對象),經過阿姆祖的指示,要解決連年乾旱的問題,必須要跳戲向天祈雨。其後加蚋埔人持續了七七四十九個時辰的跳戲祈雨之後,天上便開始降雨。

經過這次的祈雨事件之後,為了感謝阿姆祖的保佑,加蚋埔人準備了許多祭品獻給阿姆祖,並且在阿姆祖所處的公廨前唱歌跳戲,結果接下來數年不僅雨水豐沛,而且農作收成也很豐富。後來在阿姆祖的誕辰日,也就是每年的農曆11月15日的夜晚,加蚋埔人都會準備豬、白飯、米糕、檳榔、酒、粿等祭品,並且在公廨(閩南語音ㄍㄞˇ,又稱「中埔公界忠原廟」,為加蚋埔人的祭祀場所)前從夜晚唱歌跳戲至隔日,久而久之,這樣的酬神習俗便成為今日我們所俗稱的夜祭儀式。加蚋埔人的夜祭除了有收冬酬神的意義,也有著慶豐收與歡喜享樂的意義,根據當地耆老表示,早期的跳戲通常也是青年男女擇偶的最佳時機,若遇到合意的對象,可直接赤誠的表白,被拒絕也不會不好意思。

自明清時期漢人大批渡臺時,臺灣西部平埔族群最先與漢人接觸,大部分平埔族群在這個時期皆接受到漢人文化的同化,加蚋埔族人亦然,除了日常的服飾與語言受到漢化影響外,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例如加蚋埔人開始將女性祭司稱為「尪姨」,以及加蚋埔夜祭的祭祀方式融合了漢人祭祀的爐主制度。到了日治時期,因為殖民當局為了收編殖民地人民的認同,積極地推動同化政策與皇民化運動,平埔族群的宗教信仰與傳統習俗都遭到禁止,加蚋埔的夜祭儀式亦然。

到了戰後,因為國民政府亦將平埔族群的傳統信仰與習俗視為陋習,加上1960至1970年代,臺灣經濟體質的改變,願意去學習與承襲傳統習俗的人越來越少,有許多傳統儀式或歌謠因此漸漸失傳了。直到民國76年(公元1987年)起,在族群運動浪潮的鼓勵之下,加蚋埔居民才逐漸恢復傳統儀式的舉辦,加蚋埔的夜祭亦是在這個時期才重新舉行。從民國89年(公元2000年)開始,加蚋埔居民大多將傳統的祈雨儀式與夜祭共同舉辦,此舉不但讓祈雨成為夜祭儀式的一環,也將夜祭儀式拉長從白天就開始,增加了儀式的多元性與可觀性,讓加蚋埔夜祭成為屏東沿山地區一年一度的熱鬧盛事。

主要特色

今日的加蚋埔夜祭雖然只是前後兩日的祭典,但加蚋埔居民在幾個月前就必須開始準備,除了祭祀物品、場地空間的籌備外,還有跳戲歌舞的練唱。從農曆11月15日早上起,居民便會到口社溪邊迎來「雨王」,根據耆老說,人身鳥形的「雨王」是由120種鳥羽毛所組成,古時唱祈雨歌時,每1種鳥對應到1首「放鳥」歌,但迄今大部分都已經失傳,現在只唱7首。儀式中的「放鳥」即是「放生」的意思,加蚋埔居民會將1對青蛙和2隻雞分別綁在1片木板上,從河岸的一邊拉到對岸後予以放生。放鳥結束後,居民便會將雨王迎到公廨內,接著在公廨前「跳戲」後便會稍作休息。大約在下午4點時居民便會陸續將祭品運到公廨前,下午6時左右,便由尪姨引領著爐主、頭家開始各項祭典儀式,首先由尪姨手持清香面向東南方呼請阿姆祖降臨公廨接受族人的祝壽,接著是便會開始祭祀儀式,尪姨會持香點豬,象徵著阿姆祖已經點收,祭祀工作結束之後,居民便會開始跳戲。「跳戲」除了有娛神的意涵外,亦有加蚋埔居民對於阿姆祖庇佑的感懷之念。隔日上午約9時30分,加蚋埔居民便又回到公廨前進行跳戲,直到中午午宴時才會休息,隨即於下午2時左右,此時會擲杯選出下屆頭家及爐主,至此整個夜祭儀式算是圓滿完成。

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平埔族群夜祭,加蚋埔夜祭有一些獨特的地方,讓其成為全臺獨有的夜祭儀式。首先,加蚋埔夜祭結合了祈雨儀式中的「以鳥祈雨」、「雨王傳說」、「放鳥歌」等習俗,這些獨特的祈雨習俗並不見於其他的平埔族群或西拉雅族。第二,加蚋埔夜祭所唱的儀式歌謠相當獨特,從歌名、曲種、音樂結構來看,皆與臺南境內的西拉雅音樂系統以及高雄境內的大武壠音樂系統有很大的差異。第三,不同於一般平埔族群所祭祀的壺瓶,加蚋埔公廨所祭祀的是「祖靈石」,相傳早期加蚋埔與鄰近的人群(漢人或其他平埔族群)之間常有著爭鬥,原本用來祭祀的壺瓶常被破壞,因此加蚋埔便以石頭來替代壺瓶,久而久之便有著「祖靈石」的祭祀習俗。由此來看,重視加蚋埔夜祭的復振與延續之價值,不僅在於其乃稀有而珍貴的傳統習俗,它也可以是一個重新思考平埔族群內部的多元性與歧異性的起點。

除此之外,加蚋埔夜祭也與村落的運作密切有關。公廨祭祀的主神為阿姆祖、篤加阿立祖與尪姨七姊妹,公廨兩側的小祠則祭祀著村內各個家系的祖靈石。阿姆祖與阿立祖在稱呼上雖有不同,但在性質上皆是庇佑村人與維繫村落安定的祖靈。尪姨七姐妹則是過去曾經擔任尪姨的祖靈,祂們被認為是尪姨的法力來源,在過往加蚋埔社會中有許多不同職司的尪姨,職司工作包括狩獵、公廨事務、音樂歌謠、祈雨儀式、跳戲主持等等,因此尪姨祖靈的庇佑與社會整體運作息息相關。公廨旁小祠內所放置的各家系之祖靈石,則是關乎著各家人丁的興旺與發展。加蚋埔居民透過一年一度的夜祭儀式,除了共同祭祀庇佑眾人的祖靈之外,同時也凝聚了村落內各個家系的共同意識,達成社會整合與人群認同的可能,在今日亦是加蚋埔居民重新找回族群認同與價值的重要來源。
祭祀儀式中,尪姨會持香點豬,象徵著阿姆祖已經點收,祭祀工作結束之後,才會進行跳戲程序。
祭祀儀式中,尪姨會持香點豬,象徵著阿姆祖已經點收,祭祀工作結束之後,才會進行跳戲程序。
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例如加蚋埔人開始將女性祭司稱為「尪姨」,以及敬天公和持香祭拜等儀式。
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例如加蚋埔人開始將女性祭司稱為「尪姨」,以及敬天公和持香祭拜等儀式。
公廨祭祀的主神為阿姆祖、篤加阿立祖與尪姨七姊妹,公廨兩側的小祠則祭祀著村內各個家系的祖靈石。
公廨祭祀的主神為阿姆祖、篤加阿立祖與尪姨七姊妹,公廨兩側的小祠則祭祀著村內各個家系的祖靈石。

文獻資料

  • 1.吳榮順(2001)。〈從民族音樂學的角度談平埔族的族群分類:以屏東加蚋埔為例〉,收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237-28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 2.曾坤木(不著年代)。〈泰山加蚋埔平埔族夜祭〉。2015年3月上線。
  • 3.潘英海(1995)。〈祀壺釋疑一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平埔文化專題」,2015年3月上線。
  • 4.潘英海(1995)。〈中埔公界忠原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藏品資料庫田野照片-中埔公界忠原廟」,2015年3月上線。
  • 5.劉還月(1996)。《田野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常民文化。 
  • 6.劉還月(1995)。《尋訪台灣平埔族》。臺北:常民文化。 
  • 7.劉還月(1995)。《馬卡道民族誌》。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