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1、歷史價值:自1865年聖約翰大學創校開始,基督教會有意識的藉由興辦教育以傳揚其宗教思想。創校興學是西方的教會系統急欲進入中國地區的手法之一,出資者為西方教會,設計者也多為西方建築師與事務所,卻普遍以當地所熟知的意象營造建築,藉以增加地區民眾對其宗教意識形態的接受程度。透過東海大學的設立、規劃與實現,見證了基督教會透過創校興學宣揚其宗教思想的時代背景。2.藝術價值:(1)東海校園的核心是路思義教堂,其區位與特殊造型更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神采,承載歷史建築所具有的特殊結構形態和紀念性。校園建築以傳統三合院民居生活情境取代官式意識形態,與教堂建築形式明顯區隔,呈現自然的空間感與謙遜的營造態度。(2)在美學層次上,路思義教堂的實踐,轉借了西方現代主義,並加以地域詮釋。在時間與觀念上,接近現代歐洲前衛主義建築形式。路思義教堂在空間體驗、結構系統、材質美感上皆已臻化境,優美地整合為一動人的傑作。路思義教堂融入現代主義的思考邏輯,將地域傳統的特性重新抽象化地詮釋傳統意涵,形成一個純粹的作品。這種藉由結構自身的「形式」統合外型,兼具傳統與創新的設計想法,將傳統道家思想「無而後有,虛而後實」闡述於建築上,更將薄殼結構向前推至「亦柱、亦樑、亦牆」的新意境。有機、穿透式的空間處理方式也讓教堂充分融入周邊環境;在牆與四周地面銜接處做了一個凹槽,也加深了路思義教堂的四面曲牆,由高處看似從土地長出來,讓土地與建築合而為一,達到建築最高境界。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路思義教堂由屋頂與牆合而為一,四片曲面完全分開,在間隙設置天窗及前後窗。進入教堂後視線被雙曲面引伸將導向上,強化了教堂空間矗立高聳的空間流動感,復以從盡端射入的自然光線,使人們產生對宗教崇敬之心。教堂外牆鋪設黃色琉璃菱形面磚,與傳統宗教建築屋瓦色澤相若;面磚上有乳突釘頭,類似傳統建築中穿瓦衫牆壁。而整體教堂造型卻是源自於現代建築的圓錐雙曲面構造,充份顯現出傳統與現代匠作的巧思。教堂內部空間善用建築構造的物理環境特色,打造出煙囪效應的「重力換氣」(或稱「浮力換氣」)原理,使室內氣流隨溫度變化自然流動,滿足在物質匱乏年代中環境控制之技術。
三.具重要性:路思義教堂設計曾刊登於1957年3月號的《ArchitectureForum》(建築論壇)及同年8月號的《ArchitecturalRecord》,為臺灣建築設計界之罕見。1974年3月郵政總局曾將路思義教堂印製為臺灣風景區郵票發行,亦足見其代表性。2014年,路思義教堂獲選為蓋提基金會(GattyFoundation)「KeepingItModern」全球十大卓越的現代建築作品之一。
四.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路思義教堂自落成、獻堂之後,保存完整一直維持建築原貌,並持續作為假日禮拜之使用。路思義教堂的設計,歷經木構造、鋼結構與木構造,到鋼筋混凝土(R.C.)構造這一段曲折的過程。最終在結構、穩定性、內部使用和外觀等因素的多重考量下,確立為四片分離、亦牆亦屋頂的鋼筋混凝土雙曲線結構,每片曲面在與地面及頂端相接部份則為直線,外表形成圓錐雙曲面(Conoidhyperboloid)內面支撐以菱形格子梁系統,結構合理堪稱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之典範。
主題導覽
美國《時代雜誌》、《生活》雜誌的創辦人亨利‧魯斯(Henry R. Luce, 西元1898-1967年)為了宣揚基督教福音,並紀念他的父親宣教士亨利‧溫特斯‧路思義(Henry W. Luce, 西元1868-1941年)捐款與建造路思義教堂,建築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完工。
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 西元1917-2019年)主持、陳其寬(西元1921-2007年)建築師擔負教堂設計與發展、張肇康(西元1922-1992年)建築師協助監造第二期工程,為臺灣在地鋼筋混凝土薄殼結構之經典作品,也是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的標誌。
路思義教堂與周邊的東海大學校園巧妙融合,低調地展現其建築技巧,其結構與手法非常傑出,也同時顧及當年臺灣營造業界物資匱乏的施工條件,在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立下難以超越的標竿。
發展源流
民國42年(西元1953年),美國紐約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UBCCC,西元1956年改名「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在臺灣中部的大肚山購地,加上臺中市政府所捐之地共約140公頃,供東海大學創校所用。同年11月,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西元1913-1994年)訪臺,並至大肚山主持東海大學動土典禮,此後由貝聿銘(西元1917-2019年)、陳其寬(西元1921-2007年)、張肇康(西元1922-1992年)負責校園設計。
民國43年(西元1954年)5月,陳其寬在未造訪東海大學之前,先照貝聿銘先生帶回的東海大學校園資料與初步規劃進行設計,繪製出東海大學校園全景的水墨畫,並在當年8月以此畫向聯董會簡報,說明校園裡有一個角錐形的教堂,並用這個元素來代表東海大學是基督教學校。
貝聿銘先前獲得哈佛大學的資助,前往法國參觀哥德式樣的沙特爾教堂,所以東海大學教堂以磚砌的哥德式角椎體教堂為出發點,重新構思更新穎的設計,以非正規六角底座的帳篷式教堂為模型,首先由張肇康負責,後續交由陳其寬接續設計,皆以6角形的平面為出發點,考量室內基督教祭壇(講臺)的莊嚴與座席間的協調性,採用無樑柱的設計,非常具特色。
原本教堂想以木結構建造,但是因為考量到臺灣本土亞熱帶型的濕熱氣候,加上颱風頻繁,木結構容易損壞,所以最後以混凝土為主,民國51年(西元1962年)11月1日正式動工,隔年11月2日落成。
主要特色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後,基督新教會在中國推廣高等教育的政策被迫中斷,曾襄助創立燕京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等13所基督教大學之聯董會,希望本著過去在中國推廣高等教育的初衷,能在臺灣也設立一所嶄新的大學,為創立東海大學的起源。
路思義教堂由留法的結構工程師鳳後三(西元1919-1983年)進行結構設計,原本木造建築設計的雙曲拋物面牆,讓很薄的結構可以均勻分散建物的重量,但是混凝土建造後,本身的重量太重,所以鳳後三改用薄殼建築工法,並用大量的箍筋完成結構,降低混凝土之使用,讓整體的厚度與重量降低,而且在物資匱乏的民國50年代,如此也達成人工與物料之平衡。
設計上以兩對四面曲面牆組成教堂結構,因為顧及採光與表現結構,所以曲面牆組合往上收束後並沒有屋脊,而是設計了天窗,有「一線天」的景致,並讓祭壇(講臺)有神祕的光線投射。內部空間則是加大跨距,拋物面牆的內面則以格子樑結構組成,樑、柱、牆結合一體,並讓室內呈現格子狀凹陷,成為一幅美麗規律的圖案,也可以去除聲音的回響,這些設計讓路思義教堂擁有三無特點︰無樑、無柱、無脊,有賴於當時合作的光源營造廠吳艮宗(西元1923-2006年)之施工,吳艮宗延攬東海大學校內許多建物工程,作品中以路思義教堂最具代表,它是東海的地標,更是臺灣偉大建築物之一。
由遠方的中軸線眺望路思義教堂,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路思義教堂在東海大學建築群裡擁有自己的天空。
祭壇(講臺)中央有一個金黃色十字架,每當星期日上午主日崇拜時,陽光在早上10點左右透過中間邊窗照射在十字架上。
路思義教堂內部無樑、無柱無脊,用大跨距彰顯宗教建築的莊嚴,曲面相連處無脊以天窗取代,陳其寬稱為「一線天」。
結構工程師鳳後三(西元1919-1983年)挖空了曲面牆的內側,利用格子樑結構大量省下混凝土,減低重量維持住四片曲面牆。
路思義教堂的入口,座席走道的終點即為祭壇(講臺),前後各有大開面的玻璃對稱,光線優美。
外觀貼覆黃色菱形琉璃瓦,與天地的藍、綠形成反差,而菱形也呼應內部格子樑結構。
路思義教堂由兩面四片曲面牆所組成,往上收束成漂亮之拋物線。
教堂的後部二曲面高於前方呈重疊之狀,後部高出部分也是內部祭壇的位置,在外觀也可以表達其重要地位。
畢律斯鐘樓位於路思義教堂正前方,銅鐘鑄於西元1883年,刻字「LET HIM THAT HEARETH SAY,COME」,中文含義是「凡聽到的人都說來」,為臺中市定古蹟。
文獻資料
- 1.特刊編輯委員會編(1995)。東海風:東海大學創校四十週年特刊。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 2.東海大學建築系編(2003)。建築之心:陳其寬與東海建築。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 3.東海大學建築系(2003)。建築之心:陳其寬與東海建築The Mind of Architecture田園城市
- 4.王俊雄、徐明松(2008)。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臺北:木馬文化。
- 5.The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in Keene.(2014). HISTORY OF THE UCC IN KEENE. Retrieved from http://ucckeene.org/about/history-of-the-ucc/
- 6.梁碧峯(2016)。細說東海早年風華。臺中市:東海大學圖書館。
- 7.臺中市文化資產處(2019)。路思義教堂。檢自︰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building?uid=33&pid=168
- 8.梁碧峯(2019)。鳳後三與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造的故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37期,頁70-88。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