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基國派教堂

基國派教堂
*
基國派教堂是今日復興區尚存的7座石造老教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其承襲19世紀蘇格蘭長老會教堂的形制,建築時選擇鄰近的蝙蝠洞石材為材料。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教堂
所在地址: 桃園市復興區三民村18鄰96-3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4年08月30日
創建/起源年代: 民國52年(公元1963年)
攝影者: 邱俊銘
經 緯 度: 121.34763,24.84014
指定/登錄機關: 桃園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30534388號
資產保存者: 教堂

指定/登錄理由

1.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及歷史建築登錄輔助辦法第7條暨桃園縣93年度歷史建築登錄審查會議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價值。
  
2.禮拜堂除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外,其歷史年代久遠,整體構造保存良好,且所呈現之風格(工法、構造、藝術表現)具稀少性,並表現出當地地域風貌或建築藝術之特色。

發展源流

基國派教堂所在位置於今日桃園市復興區,當地的泰雅族部落許多已接受基督宗教。二次世界大戰後,長老會美籍宣教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1900-1967)重回臺灣,自民國36年(公元1947年)起與夫人孫理蓮(Lillian Dickson,1901-1983)開始於角板山佈道,傳教予泰雅族婦女Ya-Gu Hola(漢名:李月嬌)及其姪Watan Tanga(漢名:林明福)歸依。翌年(公元1948年),時任警察的Hola Temu(漢名:陳忠輝)於派任地南投霧社信耶穌之後,赴花蓮玉山神學院就讀,民國40年(公元1951年)畢業後回到故鄉復興鄉傳教。這3人為此地區最早的泰雅族信徒。他們與孫雅各牧師合作,於各聚落去傳教,由孫雅各牧師以閩南話傳講,泰雅族的信徒隨於側翻譯成泰雅語。

民國38年(公元1949年),3人來到今日的基國派聚落宣教,於第1代信徒陳金鳳家中聚會,由於信徒人數不多,此後10年皆借用陳金鳳家作禮拜。後來信徒發展至32戶,原預計於民國45年(公元1956年)建立教堂,但不幸發生信徒挪用奉獻款之事,後來信徒們重新奉獻,孫雅各牧師也另向臺北市中山北路美軍禮拜堂的在臺美軍基督徒們募款1萬元,決定在鄰近區域採石、擇地興建。由孫雅各、黃榮泉牧師設計,以外國的教堂樣貌為底,於民國52年(公元1963年)9月定房角石動工,同年12月25日舉行落成獻堂典禮。

其後由於信徒日漸增多,1980年代信徒決議於鄰近山坡建立新教堂,為籌措建堂經費將原石造教堂及土地轉賣予外地來的漢人。民國89年(公元2000年)中原大學馮天蔚一次在三民基國派部落的踏查時,發現此棟石造教堂造形、建材獨特又與地方部落歷史密不可分,便號召桃園縣相關文藝團體及地方泰雅人士等,對此展開一連串地方座談及保存訴求。後由桃園縣政府與石造教堂所有權人協調並簽約出租作為地方文化館。於是文化局與當地居民全力投入以老教堂為主體的社區總營造,居民更自主成立「讀法阿文史工作室」,老教堂並於民國93年(公元2004年)12月25日正式開幕掛牌成為地方文化館。民國99年(公元2010年)租約到期,文化館結束營業,但老教堂仍可由新教堂旁的石板路就近在外參觀。

主要特色

今日復興區於三民、霞雲、義盛、奎輝、長興等村落尚存有7座石造老教堂,三民村的基國派教堂是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1座。其承襲19世紀蘇格蘭長老會教堂的形制以及石造方式,皆與孫雅各牧師息息相關。

孫雅各生於美國南達科塔州,公元1927年在普林斯頓神學院與同學孫理蓮結婚之後來到日本治下的臺灣,昭和15年(公元1940年)受到總督府壓力離開臺灣,遠赴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傳教,民國35年(公元1946年)再次回到臺灣,積極投入北部山區的宣教工作並擔任臺北神學院(今臺灣神學院)院長,任內與政府交涉,將神學院由今日臺北市大同區雙連一帶遷往陽明山上的嶺頭現址。在他大力推動之下,臺灣神學院中諸多建築亦以石材搭砌而成。孫雅各以石頭作為主要建材有其重要理念:

一、泰雅族傳統常用的竹材與木頭3至5年便有潮溼腐爛的缺點。

二、石頭是上帝給予人類、永久而天然的建材。

三、耶穌的出生地巴勒斯坦地區,亦以石為材造屋。

另外,石頭在聖經中有深切意涵。以活石比喻上帝所選立的救主基督,又以活石比喻信徒為靈宮與教堂。耶穌常以石作術語為比喻,並說要把教會建在磐石上。

建造教堂時孫雅各要求部落中的年輕人至鄰近蝙蝠洞自行開採石材為材料,並以人力搬運至工地。但由於過程太過艱苦,沒人志願為工,孫雅各只好等興建臺灣神學院的北投匠師們來建造。

基國派教堂座落鄰近溪谷的平臺,遠望宛如山丘上的挪亞方舟。由木桁架稱起斜陡的屋頂,平砌的石牆,堆疊的縫隙中以水泥填補,不同於臺灣神學院建築群以灰漿填補。入口處以設計略小山牆大門,外門是圓洞,內木門是方形,其型態近似1個鑰匙孔象徵教堂為信仰之鑰,是人們通往天國的鑰匙。屋頂則以泰雅族傳統作法用木片覆蓋。由於教堂比一般泰雅族家屋為高,為了支撐屋頂,屋架由黃榮泉特別設計以多個三角形結構支撐。整修之後的教堂整體看起來粗獷而莊嚴,建築風格古樸並兼具功能性。
基國派教堂位於泰雅部落,相傳「基國派」來自於日文音譯部落名Kyakopay,意義已不可考,當地部落的泰雅族人亦稱此地為Tuba,意為當地盛產的魚藤。
基國派教堂位於泰雅部落,相傳「基國派」來自於日文音譯部落名Kyakopay,意義已不可考,當地部落的泰雅族人亦稱此地為Tuba,意為當地盛產的魚藤。
由木桁架稱起斜陡的屋頂,平砌的石牆,堆疊的縫隙中以水泥填補,不同於臺灣神學院建築群以灰漿填補。
由木桁架稱起斜陡的屋頂,平砌的石牆,堆疊的縫隙中以水泥填補,不同於臺灣神學院建築群以灰漿填補。
入口處以設計略小山牆大門,外門是圓洞,內木門是方形,其型態近似一個鑰匙孔,象徵教堂作為信仰之鑰,是人們通往天國的鑰匙。
入口處以設計略小山牆大門,外門是圓洞,內木門是方形,其型態近似一個鑰匙孔,象徵教堂作為信仰之鑰,是人們通往天國的鑰匙。

文獻資料

  • 1.孫雅各(1963)。<國際民族間的親善友誼>,收錄於《山光月刊》第10期,臺北。
  • 2.鄭仰恩編(2001)。《信仰的記憶與傳承:臺灣教會人物檔(一)》。臺南:人光。
  • 3.李乾朗、俞怡萍合著(1999)。《古蹟入門》。臺北:遠流。
  • 4.李乾朗(1998)。〈1880年代至1930年代淡水的基督教建築〉《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會議手冊》,臺北。
  • 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2006)。《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族宣教六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 6.王尊賢(2006)。《桃園縣復興鄉基國派老教堂文化館的意指與再現》,臺北藝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7.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基國派老教堂再利用計畫總結報告書》。桃園市: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8.李仁良(2011)。《桃園縣復興鄉基督教石造教堂轉化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所碩士論文。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