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9條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位於臺南市赤崁樓南側,祀典武廟因其規模而獲俗稱為「大關帝廟」,對應於俗稱為「小關帝廟」的新美街開基武廟。祀典武廟是臺灣唯一被列入官方祀典的關帝廟,可謂全臺關帝廟之首要。
祀典武廟主祀關帝,又稱關公、關聖帝君、關聖大帝、恩主公,也是位列「五文昌」之一的文衡帝君。原為後漢時代劉備(161-223)身邊重要將領的關羽(160-220),由於歷史記錄更因後世通俗演義之影響,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廣植人心,並有儒教推崇,加以歷代帝王陸續追封尊位,是漢人文化中最廣被信仰的神明之一。
相傳鄭經(1642-1681)於明永曆年間(公元1623-1662年)在臺南府城起造4座廟宇,建「文廟」於鬼仔埔(即今日臺南孔子廟);建「真武廟」於鷲嶺(即今日臺南北極殿);立明室宗廟於承天府署(今赤崁樓)西南方(即今日大天后宮);又建關帝廟、佛祖廳於宗廟之東北角,亦即赤崁樓之正南方,此應為祀典武廟的前身。
今已知信史記載(高拱乾的《臺灣府志》:「關帝廟,一在府治鎮北坊,康熙29年臺廈道王效宗(?-1691)重建,因舊址而擴之,棟宇加麗,後構禪室以住僧焉。」)為康熙29年(公元1690年),由臺廈道王效宗首次重修武廟的紀錄,該次依舊址擴建,並在廟後加建禪房。由於漢人原本傳統崇奉的武聖為南宋時的將領岳飛(1103-1142)。岳飛當年所對抗的是來自中國大陸東北的金國女真人,正是滿族的先祖。因此清朝當局入關之後,在大陸各地皆大力推動關帝信仰,亦不斷頒佈召令提昇關帝地位。康熙55年(公元1716年)臺廈道陳璸(1656-1718)再修,次年擴建為規模龐大的廟宇。清世宗雍正甫即位,更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故於雍正3年(公元1725年),製神牌位供奉於廟的後殿祭祀。2年後(公元1727年)更奉旨題准,每年除了5月致祭,在春、秋再祀以太牢(即牛、羊、豬三牲各一)加果品五,1年總共3次由政府主辦大祭,從此晉昇「祀典武廟」。
成為官方祀典廟宇之後,不但廟產有田地可付日常開支,修建費用也由清政府出資。乾隆3年(公元1738年)及乾隆17年(公元1752年)2次由清政府主導重修;乾隆30年(公元1765年)臺灣知府蔣允焄(生卒年不詳)又加建祭拜祖先的公廨,並改廟門外高拱乾修建的報功祠為官廳(此建築今日為馬使爺廳):乾隆42年(公元1777年)時建築規模雖趨完整,但已多傾圮,臺灣知府蔣元樞(公元1738-1781年)捐出俸祿後向民眾勸募整建,此次修建規模浩大,完工後不僅刻石碑為記,並留下「重修關帝廟圖」,為珍貴史料;另根據廟內所藏乾隆54年(公元1789年)「重脩郡西關帝廟碑記」可知,臺灣知府楊廷理(1747-1813)在重修時在廟外加建戲臺1座,並刻石碑記述之前林爽文之變時,關聖帝君種種靈驗相助清兵之事;嘉慶12年(公元1807年)臺灣知縣薛志亮(?-1813)又倡議重修。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臺南府城由民間各廟境組成隊伍聯合巡防,協助維持地方治安,這些簡稱「聯境」組織。全府城共有十聯境,府城內西段鄰近六條街區一同組成的叫做「六和境」,祀典武廟就是其中居領導地位的首廟,因此由祀典武廟設六和堂作為聯境辦事處主持境務且兼為全府城冬日防務指揮所。
日本領臺之後,政權更替之下武廟不再是國家祀典廟宇,也非府城冬防指揮所。重要性大不如前。在明治39年(公元1906年)重修時,工程進行過半,適逢日本政府想執行都市計畫,拓寬永福路,計畫拆除祀典武廟,後來六條街的商家民眾群起抗爭,後來政府當局妥協,以道路轉折,只拆除廟左的官廳而落幕。日治時並未禁止祭孔、祭關帝的情形,臺南的地方首長每年仍在春秋兩祭於祀典武廟,其餘則由民間自籌辦理。雖盛況不如從前由清朝官方主辦,但仍延續這份文化脈絡。而民國80年(公元1991年)政府補助經費修護「祀典武廟」並於民國83年(公元1993年)時完工,也是近期內「祀典武廟」最後一次的大規模修護。
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以其建廟之早,格局之壯偉及地位之崇高,名列國定古蹟。
祀典武廟座北朝南,建築本體有3層次「三進」,面寬為三開間,門面窄而縱深極長。整體建築高大厚重有雄渾之勢,為臺灣早期廟宇風格。右側朱紅色的山牆綿延66公尺,連接著廟宇本體的各進建築。平均高5.5公尺,此獨步全臺的長度與高度,特別能顯現出閩南式建築承重牆風格的厚重感。另外,從這壯闊山牆亦可見到祀典武廟豐富的屋頂形式:由最前面的三川門開始,側面有5種不同造型的屋脊頂繁複地堆疊起伏。此稱之為「五落」。臺灣少見如此繁複多重的規模,顯示祀典武廟的地位。
第一進的三川門有設初拜殿;第二進的正殿前面也設有拜殿的「雙拜殿」格局,為全臺獨一無二。山門上並未繪製門神,反而以凸出的360顆門釘取代之,這是因為列入祀典廟宇才有此殊榮。而因為歷史悠久、位列官方祀典,清政府又著意特別提倡關帝信仰,所以廟中首長要員題匾也特別多。正殿神龕上方咸豐皇帝御筆的「萬世人極」及乾隆59年(公元1791年)臺澎道楊廷理所題之「大丈夫」之匾。為其中最為著名珍貴者。
正殿高聳,屋頂是雙重屋簷形式,建築匠師在重簷之間設置高窗,上下屋簷間距拉大,不但通風且兼具採光,平時光線由此斜斜射入,恰好直照關帝神龕,益增其光輝;信眾祭拜時焚燒升起的香煙亦可順之散去。而為了避免風雨由高窗打入正殿,所以又設置捲棚形的暗厝(小閣樓)來連接拜殿與正殿。這一連串的設計,營造出正殿明亮肅穆的空間,體現匠師的巧妙創意。
屋頂筒狀瓦片末端的圓頭稱「瓦當」,板形瓦片末端懸垂的如意形狀的陶瓦因雨水可順著滴落地面而稱為「滴水」,武廟的瓦當及滴水紋樣古樸,上面並特別燒製有「祀典」與「武廟」字樣。而在山牆頂端,匠師常以泥塑、交趾陶或剪黏來裝飾,稱為「懸魚」。此處為書畫軸圖案,寓有「關公讀兵書」的美意,造形簡單大方。
後殿又稱「三代廳」,乃奉祀關公三代祖先之處,廳中陪祀有清代的幾位巡道及知府王效宗(?-1691) 、陳璸(1656-1718)及蔣允焄(生卒年不詳)等人。這幾位官員任內都曾重修祀典武廟,陳璸於康熙54年(公元1715年)所題贈的「誕育聖神」匾恰正高掛廳上。形成被祭拜者與其贈題字同於一處的特殊現象。後殿西側是觀音廳,內中奉祀的觀音神像是清代知府蔣元樞捐獻塑造予府城的3尊觀音像其中之一。再西邊是清代的民間聯境協防辦事處六和堂,堂前有棵古梅樹,相傳為三百年餘年前由明寧靖王親手種植的梅樹。日本領臺之後,聯境組織漸失去原有保安功能,六和堂在明治30年(公元1897年)曾是臺南府城內士紳共同發起設立「臺南共立幼稚園」,為臺灣現代幼兒教育的先聲,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臺南市文獻委員會確認其為臺灣第1所幼稚園,今日在火神廳外立有1石碑紀念。六和堂今日也是臺灣南管曲藝傳承的重要場所:振聲社是府城老字號的南管樂團,有近200年歷史,起初乃由中國大陸敦聘曲師來教唱南管,承襲傳統,原本於六和堂練習,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六和堂整修時,改至側邊馬使爺廳。今每週三下午在武廟旁的永福路即可聽到他們練習的優美樂音。
西社自成一院落,有老石榴樹點綴其間,關帝於此以文昌神明文衡帝君的樣貌受供奉。清道光年間府城的讀書人們於此結成詩文社,選題分韻,吟詩倡和,一度是府城士子們以文會友之所。
反映於廟宇的內部配置上,可見祀典武廟兼容各方各色的能力:有武人敬重沙場伙伴戎馬的小祠「馬使爺廳」,有文人求文思靈感的詩社「西社」,亦有統管治安防守的辦公廳「六和堂」,皆融合一處。不僅顯出祀典武廟的重要,也是信仰深入民間生活的例證。
第一進的三川門有設初拜殿;第二進的正殿前面也設有拜殿的「雙拜殿」格局,為全臺獨一無二。
正殿神龕上方咸豐皇帝御筆的「萬世人極」。為其中最為著名珍貴的古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