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
大天后宮的古蹟石刻龍柱、龍虎堵牆面、門箱、石階梯等構件,皆採上等石料,大天后宮裡多數的石刻裝飾迄今仍保存良好,圖像清楚可見,十分珍貴。
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永曆19年(公元1665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20171,22.99643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文化保存價值,其評定基準包括: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發展源流

臺南大天后宮起源於明鄭時期,鄭成功(1624-1662)迎明太祖宗室後裔寧靖王朱術桂(1617-1683)於金門廈門為鄭軍之監軍,以表鄭成功軍隊行動皆有明皇室的允許。鄭成功之子鄭經(1642-1681)接位之後為鞏固正統性,迎接寧靖王來臺,並令部將在承天府(赤崁樓)旁興建郡王府。永曆37年(公元1683年),清軍攻陷澎湖之後,寧靖王決心殉死,自縊前捐獻宅邸予佛祖為寺廟,稱「東寧天妃宮」。清軍統率,水師提督施琅(1621-1696)在此地接受鄭克塽(1670-1707)投降,並在康熙23年(公元1683年)上疏請康熙皇帝准許加封媽祖為「天妃」來崇拜奉祀,改造這座王府為媽祖宮廟。康熙59年(公元1720年),翰林徐葆光(1671-1723)出使琉球歸來,為感謝媽祖保佑而上奏,使得天后宮被納入國家春秋兩季祀典,成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自此正式改稱「大天后宮」,民間俗稱為「大媽祖廟」。雍正年間,獲得皇帝賜匾,各方官員來臺都會到大天后宮參拜致意。乾隆年間,陸續有增補修建,乾隆30年(公元1765年)知府蔣允焄(生卒年不詳)重修,並為方便來致祭的文武官員更衣,增建正殿後方官廳。

嘉慶23年3月16日(公元1818年4月20日)清晨,大天后宮發生火災,損失相當巨大,中殿及後殿都焚毀,只剩大門。其中神像、及牌位皆燒毀無存,住持僧人所儲蓄的銀錢全都鎔化。

嘉慶年間的大火後產生兩大改變:其一,由於重建的經費,主要由府城三大商業公會「府城三郊」募款集資,至道光10年(公元1830年)完成重建時,大天后宮的廟務,已由過往佛教僧侶為住持、清政府主事,轉變為府城地方有力商會主導。另外,在火災之後,大天后宮由於神像已燒失,祭典期間需要其他廟宇協助,後來的「府城迎媽祖」祭儀,可能就源於這段期間向北港朝天宮迎神像來協助祭典進行而開始。

清末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予日本之後,臺灣成立「臺灣民主國」,駐防臺南府的總兵劉永福(1837-1917)被推舉為第2任總統時,曾利用大天后宮後進側邊的箱房為辦公室。日軍進府城,政權更替之後,大天后宮廟方一度與由日本來的曹洞宗僧侶合作,曹洞宗並以大天后宮為傳教據點,但在明治31年(公元1898年)臺灣總督府禁止臺灣寺廟成為日本寺廟分寺之後,廟務又回到原本三郊商會為主導。

大正4年(公元1915年)開始,府城迎媽祖的活動發生與北港朝天宮爭執,自此不再以從北港迎來的媽祖像,改以大天后宮內的神像繞境。大正15年(公元1926年)的媽祖繞境因與臺南運河開通典禮同時進行,不僅臺南市各廟宇及民間團體參與,日本政府甚至讓地方各派出所一同加入協辦。聲勢極大,民間甚至產生「臺南媽祖開運河」之說。

雖然如此,大天后宮在日治時代一度陷入被標售的處境,起因為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於昭和12年(公元1937年)更由地方政府主導「寺廟整理運動」,企圖透過整理、裁併地方寺廟來壓制臺灣傳統的宗教。臺南大天后宮的廟產豐厚,臺南州政府為尋覓財源,決定廢除大天后宮,標售廟產充抵社會事業費用。在政府主導下,主事商會組織「三郊組合」在昭和15年(公元1940年)底決議將三郊產業移交給日本政府臺南州廳。而臺南州廳又將三郊產業移交給「臺南商工會議所」(即今臺南市商業會前身)。商工會取得三郊名下產業後,決定拍賣包括大天后宮在內的多筆產業。這引起地方信眾極力反對,當時臺北帝大土俗人種學講座講師宮本延人(1901-1987)兼任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調查官,到臺南調查時,有信徒告知大天后宮面臨標售拆除的危機。宮本延人遂介入斡旋,出面前往與臺南州知事溝通,終取消標售案。因此義舉,宮本延人受到臺南民眾的感念,他贈予大天后宮的匾額,今日與帝王顯貴們的題字一同懸掛於大天后宮橫樑上。

二次大戰後,大天后宮本身也歷經多次重建,其中較主要改建者包括民國48至49年(公元1959至1960年)將三川門由單簷改成假四垂屋頂,以及民國60年(公元1971年)將官廳改為三寶殿。

民國74年(公元1985年)8月19日政府公告大天后宮為臺閩地區第1級古蹟。確立大天后宮特出的歷史地位。民國76年(公元1987年),北港朝天宮舉行環島祈安活動,再次與大天后宮接觸並恢復舊誼。而在民國93年(公元2004年)發生了正殿居中位民間俗稱「大媽」的大媽祖像崩裂事件,一時震驚全臺。詳情是6月11日凌晨廟方人員開廟門時,發現正殿的大媽金身從胸部以上裂開並斷落地面,頭部、雙手裂成兩截,所幸結構仍完整、臉龐稍損。後續調查判定原因是神像內部木材支柱腐朽。在匠師、學者、及富經驗的日籍佛像修護專家等通力合作之下,完成的新大媽祖像,為金面媽祖,此為廟方據宮誌記載要求修復。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舉行了重新開光的安座典禮。

今日大天后宮仍為臺南最重要的廟宇之一,每逢慶典由地方首長甚或總統南下親自主持祭禮。

主要特色

大天后宮由於居於臺灣早期政治中心地,許多文物與建築在在見證臺灣歷史發展。從方位上,大天后宮就有其歷史特殊,不同於其他漢人宮廟多座北朝南,大天后宮方位是座東朝西。因為原本為寧靜王府,故門開面向西邊,是望向中國大陸故土之意。各方文物中,除了拜殿內懸掛的超過20方歷代皇帝、首長贈匾之外,「平臺紀略碑記」在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由施琅所立,記錄將臺灣收入清朝版圖的經過,是臺灣現存年代最早的清碑。

廟址在創建之時本臨碼頭邊,建於斜坡地上,因此建築物由前而後,級級升高,從廟宇前埕到正殿處共高出17階。自前殿、拜殿、正殿至後殿,一進比一進雄偉。而大天后宮崇祀的神明,也正反映其作為港邊的廟宇。

擁有四進,寬達三開面的大天后宮,拜殿的屋架構造以桁木與接榫交錯疊合多達10層,這個支撐屋頂的結構稱為「十架捲棚棟架」的大木結構,為現存臺灣廟宇中所僅見。

大天后宮的古蹟石刻龍柱、龍虎堵牆面、門箱、石階梯等構件。另還依循左龍右虎,左琴棋、右書畫圖像排序。所用石頭,大部分屬於臺灣清領時期的上等石料,即由福建泉州府惠安所產的耐風化侵蝕之花崗岩石材如泉州白石、青斗石、礱石等,因其質地堅硬不易風化,又耐酸鹼的特性,所以讓大天后宮裡多數的石刻裝飾迄今仍保存良好,圖像清楚可見,十分珍貴。大天后宮的石刻大多成形於清朝年間,製作匠師因為不像繪畫裝飾上有畫師落款題名,在清末前的石刻裝飾作者多已不可考,而如三川門現存的精美石刻裝飾,據記載大部分是大正3年(公元1914年)由福建惠安的蔣氏匠師一門所刻製。

門前的1對抱鼓石,上作陰刻螺旋紋,下方雙面各作不同花鳥祥瑞圖像裝飾,刻畫有玉蘭花樹、雙錦雞等圖像。雙鳥作一靜一動或走動之姿,體態生動自然。2個抱鼓石面中央處則刻有相同的4隻蝙蝠展翅作於4邊,圍繞著中心處的吉祥花草,四蝠有傳統諧音的「賜福」之意。門2邊相對空間的對看堵上刻的圖像,多有對照的吉祥寓意,例如代表著長壽吉祥的鹿與鶴動物;與花中之王的牡丹花、鳥中之王的鳳鳥與蒼鷹立於鰲魚之上,都有獨特與拔得頭籌的隱喻含於其中。於水車堵的石刻構件,有將軍舉長戢,童子騎象舉磬牌與另邊的將軍舉大旗,童子騎瑞獸舉彩球。也是雙呼應的吉祥意像。拜殿與主殿裡的2對龍柱,設置於清領時期,拜殿所立龍柱,柱頭裝飾有上下覆盆蓮花,單龍繞柱,龍身尾上身下,身有飄雲,一足握珠,足下踏浪,猛然扭頭曲胸向上,頗有力量。整體造型流暢,雕法古拙,風格不尚虛飾。正殿龍柱比拜殿龍柱時期略早,上方有木頭延伸支撐,設立時應該不是立於目前位置。其為泉州礱石所刻製,為單龍盤旋柱身而上,比起拜殿的龍柱,造型雕刻則更為突出顯得立體,其龍頭更加上昂,張大口似吼,更顯氣勢不凡。石刻整體可見以建築結構與裝飾藝術結合,雕工精緻,線條順暢圓滑。

大天后宮重要的壁畫裝飾有多幅國寶級匠師潘麗水(1914-1995)、陳玉峰(1900-1964)的作品,現存之29幅壁畫皆由陳氏、潘氏2家族執筆所繪製,其後雖經其他畫師重新修整摹繪,但是仍尊其原作由嫡傳弟子丁清石(?-2004)、陳壽彝(1934-2012)等人所完成,承襲原來的畫風與技法。壁畫裝飾集中於室內的建築空間,例如三川殿以及過水廊道、拜殿、主殿、父母殿,與大雄寶殿的三寶殿及走廊、觀音殿等處之牆壁。大天后宮裡壁畫所繪的內容主要以道教、佛教、崇天思想等,並以人的故事為主,其中包含了源自傳統文化的忠君愛國、禮義孝悌之類的歷史故事與民間傳說。神龕邊亦有許多精緻的吉祥裝飾,皆極具藝術價值。

大天后宮創立初期為天妃廟,即是媽祖廟。這個信仰並沒有因為清軍到來而改變,反而加強。因為施琅攻臺更一再強調其過程中蒙媽祖保佑才順利登陸,更奏請皇帝崇祀媽祖。爾後清朝主事官員又登大天后宮為官方正式祭典的廟宇並數次修廟。此實因對於臨臺江內海府城內熙熙攘攘的諸多生民,無論渡海來到臺灣討生計的開墾者、出海捕魚的漁夫、或者3大商會「三郊」之中靠著跨越海峽兩岸貿易營生的商人,海上平安實在至關重要。

所以正殿中主祀的也多為相關的神明。除了居中的媽祖以外,右邊神龕的乃是四海龍王;左邊神龕讀是水仙尊王。皆是護祐航海安全的神明。

後殿的奉祀則具歷史意義。後殿原為寧靜王府的後廳,即日常起居空間。清代改建為媽祖廟之後,此處奉祀媽祖父母,現今則還奉祀寧靖王和大天后宮開山住持聖知和尚。寧靜王殉死前捐獻此宅予聖知和尚為廟,寧靜王今被崇敬為大天后宮的「檀越主」,即施主,後殿右側供奉有福德正神、月老公,左側為註生娘娘及臨水夫人,為為臺南四大月老廟之一,求姻緣者絡繹不絕。
大天后宮居於臺灣早期政治中心地,許多文物與建築在在見證臺灣歷史發展,具有獨特歷史地位,歷代名人所貢獻的匾額更不勝枚舉。
大天后宮居於臺灣早期政治中心地,許多文物與建築在在見證臺灣歷史發展,具有獨特歷史地位,歷代名人所貢獻的匾額更不勝枚舉。
進入正殿,兩側牆壁各自書寫「忠孝」、「節義」共4字。
進入正殿,兩側牆壁各自書寫「忠孝」、「節義」共4字。
正殿中主祀除了居中的媽祖以外,右邊神龕為四海龍王;左邊神龕為水仙尊王,皆是護祐航海安全的神明。
正殿中主祀除了居中的媽祖以外,右邊神龕為四海龍王;左邊神龕為水仙尊王,皆是護祐航海安全的神明。

文獻資料

  • 1.張元鳳(2006)。《臺南市第一級古蹟祀典臺南大天后宮鎮殿媽祖神像修復工程報告書》。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2.曾吉(2012)。《全臺祀典臺南大天后宮簡史:全臺媽祖首廟》。臺南:全臺祀典臺南大天后宮。 
  • 3.王浩一(2012)。《漫遊府城:舊城老街裡的新靈魂》。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 4.張耘書(2013)。《臺南媽祖信仰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5.毛紹周(2006)。《臺南大天后宮的歷史與場域之研究》。臺南: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6.張(艹嘉)鎂(2008)。《臺南大天后宮的石刻與彩繪裝飾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