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
崇聖祠為孔廟附屬建築,原稱為啟聖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紇。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孔子家族五代被封為王爵並入祀文廟,至此更名為崇聖祠。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7號(舊城國民小學內)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鳳山縣舊城文廟創建於清康熙25年(公元1686年),啟聖祠則建於清康熙43年(公元1704年)重建時。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29294,22.68315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崇聖祠雖僅為孔子廟的一小部分,但卻是儒家禮教文化及學制延伸至本市之濫觴,使其成為僅次於臺南孔子廟、具完備學宮體制的孔子廟。

2.崇聖祠屋架使用簡樸大方的三通五瓜式,柱礎尚存較古老的珠形,這些特色均為清康熙年間的風格,另有清遺石碑極具文獻價值。

發展源流

鳳山舊城文廟,為高雄地區最早創立之文廟,初建之規模甚大,腹地廣闊,大成殿,啟聖祠,東西兩廡與櫺星門皆備,具有相當重要的文教意義,堪稱開高雄文教之先河。隨後的修建更添增義路、禮門坊,明倫堂、名宦祠,鄉賢祠等附屬建築,成為完備的文廟格局。然而隨著清中葉以後鳳山政治中心逐漸遷移,使得文廟重要性降低,逐漸淡出教育的實質功能。日治明治33年(公元1900年)文廟被改建為公學校,引入西方新式教育,雖然仍為文教場所,但清代的建築已逐漸遭到毀壞改建,僅作為教室的崇聖祠保存下來,為鳳山文廟建築史蹟的一大浩劫。經過多次破壞,僅剩下崇聖祠仍以清代式樣而保存下來。

崇聖祠為孔廟附屬建築,原稱為啟聖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紇。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後,孔子家族五代被清政府封為王爵並入祀文廟,至此更名為崇聖祠。

鳳山縣舊城文廟為第1任知縣楊芳聲(生卒年不詳)於清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所創建,後因為風雨剝蝕,知縣宋永清(生卒年不詳)於清康熙43年(公元1704年)重建,此次重建確立文廟格局,設置大成殿在前,啟聖祠在後,兩廡、櫺星門齊備。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知縣吳士元(1702-1776)再次重建,中為大成殿,後殿為崇聖祠,東西廡,前為大成門、櫺星門,兩旁為義路、禮門坊,並建明倫堂、名宦祠於左側,建鄉賢祠於右側。至此,整體文廟大備。

乾隆51年(公元1786年)林爽文(1756-1788)事件爆發,文廟也遭受兵燹而有所損傷。乾隆53年(公元1788年)事件平定之後鳳山縣城遷治,縣衙移至下埤頭街,政治中心與文教中心隨著轉移至新城區。至嘉慶19年(公元1814年)鳳儀書院興建,鳳儀書院進而取代舊城文廟而提升成為鳳山縣的文教中心,文廟的實質重要性降低,已不若以往盛況。清光緒3年(公元1877年),知縣孫繼祖(生卒年不詳)始再行募款修建,繼續維持基本文廟型制。日治明治33年(公元1900年)2月文廟被改建為舊城公學校,即今日舊城國民小學。起初學生利用崇聖祠充當教室於其中上課,文廟其餘建物陸續遭到拆除或改建,僅存崇聖祠保存。戰後至民國72年(公元1983年)5月整修後,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將散置附近的11方石碑,立於祠後而為碑林,永久保存。

主要特色

位在左營蓮池潭畔,現今舊城圍小內的鳳山舊城孔子廟,原有匾額「萬世師表」。目前僅存崇聖祠,原面闊九開間,現已改成三開間。

崇聖祠外觀為木造柱樑祠廟,目前無門扇,簷廊則有4根簷柱,每個簷柱下方均有石造柱礎。簷廊地面鋪設尺二磚並抬高地面一階,軸線中央並設有雕刻樸實的御路石,雖有破損,但仍感到氣勢非凡。中央祭祀空間原有木雕神龕與奉祀牌位,主祀孔子家族五代王爵,神明桌與牌位則在近年全數撤走,現已無祭祀活動與行為。屋頂採硬山作法,屋脊起翹具燕尾,屋頂脊上有陶燒龍飾及葫蘆作為裝飾,棟架為三通五瓜式的大木結構。由於為文廟建築的緣故,較少木雕等建築裝飾,顯得相當簡樸,其柱礎形式古老,為清康熙年間的建築風格,可知建築應為康熙年間即保存至今。崇聖祠無門牆阻隔,僅用朱紅色木製柵欄為界,現今欄杆上有時也會掛上學子們的祈願卡片,期望學業成績能夠步步高升。崇聖祠外牆為硬山式白牆,沒有施加任何的彩繪或其餘顏色,顯得光明潔白,富有古味。

崇聖祠背後立有碑林,是高雄市政府整修崇聖祠之後,將散落附近地區的石碑集中展示保存。原有16塊石碑,其中6塊佚失。僅存的分別為「潮軍義勇祠」、「重建學宮碑記」、「卧碑」、「功德碑記」、「南協游府丁公去思碑記」、「藩斷牛埔界址嚴禁侵佔番地碑記」、「奉旨聖表忠義碑記」、「諭封孔子五代王爵併合祀碑記」、「新建明倫堂碑記」、「鳳山縣孔子廟下馬碑」等等,其中「臥碑」載明為學的規訓,是專設計給學童觀看,因此較為矮小,十分特殊。崇聖祠雖在建築上並非雕梁畫棟,也非相當特殊之建築形式,但因其具有見證鳳山文廟歷史遺跡與文教發展的功能,且建築本身展現出清康熙年間之建築風格,故而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崇聖祠背後立有碑林,是高雄市政府整修崇聖祠之後,將散落附近地區的石碑集中展示保存。
崇聖祠背後立有碑林,是高雄市政府整修崇聖祠之後,將散落附近地區的石碑集中展示保存。
崇聖祠外牆為硬山式白牆,沒有施加任何的彩繪或其餘顏色,顯得光明潔白,富有古味。
崇聖祠外牆為硬山式白牆,沒有施加任何的彩繪或其餘顏色,顯得光明潔白,富有古味。
崇聖祠無門牆阻隔,僅用朱紅色木製柵欄作為界,現今欄杆上有時也會掛上學子們的祈願卡片,期望學業成績能夠步步高升。
崇聖祠無門牆阻隔,僅用朱紅色木製柵欄作為界,現今欄杆上有時也會掛上學子們的祈願卡片,期望學業成績能夠步步高升。

文獻資料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