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北孔子廟

臺北孔子廟
*
臺北市孔子廟為民間仕紳募款所建,出自泉州名匠師王益順(1861-1931)之手,因此帶有明顯的閩南宮殿建築風格。
資產類別: 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92年01月10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
攝影者: 陳曉偉
經 緯 度: 121.51608,25.07255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8174140號
資產保存者: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臺北孔子廟為臺北市內唯一的孔廟。由於位在首都,是中央政府孔子相關祭儀活動的主要舉行地點。

臺北孔子廟興建始於臺北府設立,需興建官祀文(孔廟)武(關廟)廟。最早建於清光緒7年(公元1881年),由臺北知府陳星聚(1817-1885)監工,為臺北城牆修築後,使用其餘材興建的官方建築。最初僅有大成殿、崇聖祠與儀門,之後得民間仕紳募款資助,建造附屬建築,並於清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正式完工。由於臺北為臺北府治以及實際上的臺灣省治,但城廓初建禮樂不興,因此邵友濂(1840-1901)、唐景崧(1841-1903)等歷任巡撫,皆積極自福建引進禮樂佾祭器與教範,提升其水準規模。然而清光緒21年(公元1895年)日軍攻臺,進入臺北城後駐軍孔廟,造成祭器嚴重毀損。日治明治40年(公元1907年)日本殖民政府進行臺北城市規劃,拆除孔廟,將其地重劃為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臺北第一女子中學)。僅在國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保留1小堂,祭祀孔子與四配十二哲牌位。

日大正6年(公元1917年),臺北瀛社與大正協會組織崇聖會,發起恢復釋奠禮的活動。每年農曆8月28日孔子誕辰時,藉國語學校之牌位,至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女子公學校等地舉行釋奠禮。大正14年(公元1925年)臺北仕紳在中醫葉鍊金(?-1937)家中聚會,決議民間捐地,重建孔廟,於是大正15年(公元1926年)2月「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成立,由臺北鉅紳辜顯榮為主理,李鍾玉、陳培根等8人為常務理事,邀請泉州著名木匠師,泉州南普陀寺建造者王益順來臺擔任總工程師,周財繪製設計圖,並募集20萬日圓鉅資,由陳培根捐其別墅素園旁地2000多坪,辜顯榮購地1000多坪組成基地,最後於昭和2年(公元1927年)動工。昭和5年(公元1930年),大成殿、崇聖祠、儀門與東西廡房等主要建築已相繼完工,於是該年農曆8月24日迎牌位入廟陞座,農曆8月27日孔子誕辰舉行首次釋奠禮。

然而建築工程至昭和6年(公元1931年)因募款不足而暫停施工,直至昭和10年(公元1935年)仕紳黃贊均捐獻1萬多日圓,並獲臺北州各界仕紳支持,才得以復工。於是櫺星門、建義路、禮門、黌門、泮宮、泮池得以建造,萬仞宮牆得到日本當局補助2萬餘日圓。總工程於昭和14年(公元1939年)完工,總計面積4168坪,建地1600坪。工程原計畫在孔子廟建築左右增建明倫堂、朱子祠、武廟和奎樓等四座建築,為經費不足而未實現。

二戰期間為日本政府停辦釋奠禮,直到民國35年(公元1946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由當時的臺北市長游彌堅(1897-1971)為主委,設立臺北崇聖會,改於國曆9月28日重新恢復釋奠禮。民國40年 (公元1951年)崇聖會解散,同年3月改成立臺北市孔子廟管理委員會,由當時的臺北市長吳三連(1899-1988)擔任主委。民國44年(公元1955年)當時的考試院長賈景德(1880-1960)發起籌建明倫堂的募款活動,明倫堂則於民國45年(公元1956年)9月完工。

民國60年(公元1971年),臺北市孔子廟管委會以辜振甫(1917-2005)與陳錫慶為代表,將臺北孔子廟捐給國家,行政院接受後即撥交給臺北市政府。民國61年(公元1972年)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孔廟。

主要特色

臺北市孔子廟為民間仕紳募款所建,出自泉州名匠師王益順(1861-1931)之手,因此建築有別於臺灣其他清代官立孔廟,多以曲阜孔廟為樣板營造的北方建築樣式,而帶有明顯的閩南宮殿建築風格。

孔子廟有東西兩個入口,從黌門(東門)或泮宮(西門)進入後,須通過禮門與義路,才能抵達大成門,通道兩側則設有萬仞宮牆隔開。此設計象徵孔門之學無捷徑,需先從學校學習(黌為古時學校,泮宮為古代學宮),經過義禮,才可有所大成。

進入大成殿,則呈現左右對稱,但講求階序的空間結構,這充分反映出傳統中國的「禮」的場域概念。不同於其他宮廟的祭儀,孔廟講求講求左右對稱與平等,而沒有左尊右卑的現象,因此無論是四配(曾子、子思、顏回和孟子)、十二哲乃至於兩側東西廡祭祀的先儒先賢,乃講求數量與擺置的對稱與公平性。至於在釋奠典禮上,則以「左(東)先右(西)後」的現象,以左(東)邊為儀式的開始,右(西)邊為結束,呈現對稱性。

其次,大成殿的空間也呈現出層次性,由神龕到大成門之間存在著由神到人的層遞關係。神龕屬於神的區位,在祭儀上僅由獻官在此行香禮與獻禮,以及擺置各種祭品。大成殿則是祭儀之中,正獻官向神靈稟報參與人員與年代等事項的區位。中庭是祭祀人員站立就位,準備祭祀的區域。中庭外的大成門,則是祭儀空間與現實世界的分界。

最後,釋奠典禮講求整體的階序安排,此具體呈現在擺設、活動區位與儀式流程上。神位安排上,孔子最高,四配居次,十二哲再次,最後是先儒先賢。祭祀上,從正獻官、分獻官到禮生、樂生和佾生,也呈現出相對應的階序關係。

孔廟也使用許多裝飾上的象徵意涵。大成殿屋頂左右兩側設有1公尺多的通天柱,此為宋代朱熹任泉州知府的創舉,意指唯有孔門思想能通天意,此為後世孔廟建築採用;另外屋頂上有「梟鳥」裝飾,此鳥據說十分殘暴,會在羽翼豐滿時吞食母鳥,是為不孝和不祥的符號,但傳說孔子講道時,有梟鳥因受到感化而停佇在孔子前聽道,為孔門「有教無類」的象徵。各殿門屋頂上設有龍頭魚尾「鴟吻」,則為古代宮殿建築防火難的吉獸;楹柱和門窗上不留對聯或題字,則象徵孔門身教重於言教,不重文章的特性。

除了孔子廟本身的特性外,臺北孔子廟因為泉州匠師建造,具有濃厚的泉州閩南宮殿建築風格。其柱石皆使用泉州白石,並使用大量燒彩陶製作之人物、花鳥、魚獸,來裝飾建築,同時在屋頂、屋簷、屋樑、牆壁等佈以彩瓷與木雕裝飾,使建築充滿花樣。
臺北孔子廟因為泉州匠師建造,具有濃厚的泉州閩南宮殿建築風格,使用大量燒彩陶製作之人物、花鳥、魚獸,來裝飾建築。
臺北孔子廟因為泉州匠師建造,具有濃厚的泉州閩南宮殿建築風格,使用大量燒彩陶製作之人物、花鳥、魚獸,來裝飾建築。
孔廟講求講求左右對稱與平等,而沒有左尊右卑的現象,講求數量與擺置的對稱與公平性。
孔廟講求講求左右對稱與平等,而沒有左尊右卑的現象,講求數量與擺置的對稱與公平性。
大成殿屋頂左右兩側設有1公尺多的通天柱,此為宋代朱熹任泉州知府的創舉,意指唯有孔門思想能通天意,此為後世孔廟建築採用。
大成殿屋頂左右兩側設有1公尺多的通天柱,此為宋代朱熹任泉州知府的創舉,意指唯有孔門思想能通天意,此為後世孔廟建築採用。

文獻資料

  • 1.林金盛〈2005〉,《臺北孔廟交趾陶之美》。臺北: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 2.王惠君、郭英釗〈2001〉,《臺北市第三級古蹟臺北孔子廟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3.黃得時編著〈1987〉,〈臺灣的孔廟〉。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