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彰化孔子廟的建築,大成殿採四面走馬廊,屋簷開展如翼,曲線流暢。殿內用「三通五瓜」棟架,空間高敞,樑上懸掛數座清代皇帝所賜匾額,以彰化知縣楊桂森所鑄之銅製鏞鐘及雍正帝「生民未有」、乾隆帝「與天地參」匾額最具歷史價值。
2.供桌上擺設形式古樸的五供,極為莊嚴。裝飾方面,大成殿臺基四周以花磚砌成,御路的莽龍造型栩栩如生,戟門牆垛嵌以花鳥磚雕,櫺星門脊上置以6支「通天筒」,為全臺孔子廟僅見。由於全臺如鳳山、諸羅、淡水等地孔子廟皆不存或不完整,彰化孔子廟的建築可視為清代中葉臺灣官建孔子廟之代表作。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彰化設縣,雍正4年(公元1726年)知縣張鎬(生卒年不詳)建議興建縣儒學,以彰雅化,此為彰化孔子廟的起源。到了清乾隆16年(公元1751年)士紳施士齡(生卒年不詳)等人倡議重修縣儒學,多方募款並獲得知縣程運(生卒年不詳)准許後重修,後因故中斷,至乾隆18年(公元1753年)由知縣王鴞(生卒年不詳)主持重修工事,但由於資金缺乏,重修範圍僅止於大成門。
清乾隆23年(公元1758年)孔子廟傾頹,知縣張世珍(生卒年不詳)建議重修,以磚砌甬道,移禮門、義路於大成門左右,並在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於泮池題石曰:「芹泉」,取「泮水採芹」之意。明倫堂依原址一併重修,明倫堂後方新建訓導署,訓導署左方建教諭署,孔子廟的規模從此完整。然而清乾隆51年(公元1786年)林爽文事件時,明倫堂與學署於戰亂中毀壞。直至嘉慶16年(公元1811年)知縣楊桂森(生卒年不詳)倡議重修,增建大成殿前露臺石欄杆,自東、西兩廡至大成門,增建短圍牆,並於泮池上新建「登瀛橋」,毀於戰亂的明倫堂則改建至孔子廟的左側。楊桂森同時購置禮樂器、招佾(音同意)舞生,於春秋2季舉行祀典。而到了嘉慶21年(公元1816年)知縣吳性誠(?-1826)在明倫堂舊址興建文昌祠並重修白沙書院。清道光5年(公元1825年)教諭蔡克全(生卒年不詳)又於明倫堂大門內側興建福德祠。
彰化孔子廟在清代前後歷經多次傾毀與重修,但今日孔子廟的規模和格局則奠定於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李廷璧(生卒年不詳)知縣的重修。李廷璧將基地與露臺墊高2尺2寸(約66公分),殿前改用龍柱2支及石柱20支,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樂器庫,從此確定彰化孔子廟的建築形式。
明治30年(公元1897年)日人將鹿港國語(日語)傳習所遷移至彰化,並運用孔子廟做為上課的場所,同時因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孔子廟照牆被拆除,泮池被填平,以拓寬東門大通(今孔門路),做為通往彰化神社的道路。
昭和8年(公元1933年)孔子廟戟門及大成門受風雨侵襲而頹圮,幸經市民李程(生卒年不詳)慷慨捐資1千日圓,並倡議募款修護,總計募得1,965日圓,不足費用由孔子廟存款支應(總經費為2,683日圓),孔子廟管理人李崇禮(1874-1951)負責修護工程,恢復大成門與戟門舊貌。
民國41年(公元1952年)士紳吳上花(1893-1984)等人請彰化縣長陳錫卿向省政府商請補助,重修孔子廟。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子廟拆除,遷建至八卦山上,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民國67年(公元1978年)重修,民國72年(公元1983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1級古蹟。
彰化孔子廟類似傳統宮殿式建築式樣,為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分別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與崇聖祠。目前孔子廟的建築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1年(公元1831年)重修時的規模。孔子廟正門稱為大成門或欞星門,有「取士、得士」之意。正門入口兩旁有1對石雕精緻的石鼓,石鼓的基座與門柱後方的門臼為同1塊石材,為鞏固門柱的功能。大成門上方置有6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貫古今,也代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大成門兩側牆垣分別立有「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的「下馬碑」同時刻有滿、漢兩文,刻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虎邊牆垣是「萬仞宮牆」碑,「萬仞宮牆」出自於論語,依周制1仞為8尺,萬仞之意為象徵孔子學問深厚。此碑是清乾隆24年(公元1759年)重修彰化縣儒學時,於泮池前建照牆,即是「萬仞宮牆」,因此立碑紀念。
彰化孔子廟第二進為戟門,是臺灣孔子廟建築的首例。「戟」乃古代武器,昔時士宦的門戶設有戟門,為訪客拜訪時,卸下隨身兵器的門廳。戟門屋脊上方有1對「龍頭魚尾」造型的動物,稱為「螭吻」,為龍生九子之一,其性好吐水,置於屋頂上,有避火災的意涵。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鼓,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
彰化孔子廟東、西廡為獨立的建築,無迴廊與戟門或大成殿相連接,是彰化孔子廟的特色。兩廡分別奉祀孔子的弟子及歷代賢明的學者,東廡祀先賢40位、先儒33位,西廡祀先賢38位、先儒37位,共148位。
孔子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人。四配則為復聖顏子(顏回),宗聖曾子(曾參),亞聖孟子(孟軻),述聖子思子(孔子之孫,孔伋)。十二哲人為先賢閔子損(子騫)、冉子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子由(子路)、卜子商(子夏)、有子若(子有)、冉子耕(伯牛)、宰子予(子我)、冉子求(子有)、言子偃(子游)、顓孫師(子張)及宋代朱子(朱熹)。十二哲人中,除宋代朱子,其餘皆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有一平臺,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四面設有走馬廊道。月臺前有一斜面花崗石,其上刻有雲龍,稱為「御路」。昔時祭孔時,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登上大成殿祭孔。兩旁欄杆,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立於柱頭。大成殿的龍柱為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重修孔子廟時的作品,龍柱採花崗岩石材,單龍盤柱,其特色為左龍柱張口,右龍柱閉口,4爪握珠,柱身裝飾雲紋及岩石,少許鏤空雕。
此外,清代自康熙皇帝以後,各朝皇帝登基皆御題匾額並頒發給全國各所學校孔子廟,然而中國大陸大多數的匾額在文革期間皆遭到破壞。擁有5面皇帝御賜匾額(雍正、乾隆、嘉慶、咸豐、同治)的彰化孔子廟,是臺灣除了臺南孔子廟之外,保存最完整的1套御賜匾額地點。
孔廟祭祀孔子,尊孔子為先師,其建築思維和孔廟內的儀式都以及儒家思想為主,並主持相關佾舞儀式。儒家成立的背景為春秋戰國,提倡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並認為禮儀是人類生活的依歸。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華人的思想及與儒家密不可分,根據不同朝代的變換,儒家和孔廟始終具有教育和教化世人的宗教意義。
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是滿、漢文的「下馬碑」,其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
大成門上方置有6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倡導「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孔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