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鹿港龍山寺是座大型建築,並被認為是現在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例如:五門殿前有1對精緻的龍柱,每根龍柱各有5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五門殿兩旁的龍、虎堵石雕,均採高浮雕方式,龍堵的石雕構圖中,龍在空中騰雲駕霧,下方雕飾有2隻鯉魚,並以岩石做成禹門的造形,象徵「魚躍龍門」。五門殿正門兩旁有1幅木刻對聯,這幅對聯說明了鹿港的開港、龍山寺創寺、重興的意義等等。皆是代表龍山寺所代表的歷史古蹟意義及文化傳承價值。
2.鹿港龍山寺佔地1600多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分為山門、五門殿(含戲臺)、正殿(含拜殿)、後殿。鹿港龍山寺戲臺上方藻井結構,是臺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八卦藻井設立於戲臺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以「龍山寺」為名的寺廟,係分香自福建泉州安海龍山寺,在臺灣共有5座,各為鹿港龍山寺(傳創建於清初,公元1786年遷建)、臺南龍山寺(創建於雍正年間)、萬華龍山寺(創建於乾隆3年,公元1738年)、鳳山龍山寺(創建乾隆年間)與淡水龍山寺(創建於咸豐8年,公元1858年)。其中,以鹿港龍山寺規模最大,古蹟等級亦最高,早期主要信徒是來自泉州府的晉江、惠安與南安等移民(又稱泉州三邑人),其後則已無此區分,並成為鹿港地區的閤港廟(全鄉鎮市共同的信仰中心)。
鹿港龍山寺是先民從泉州移民來臺時,迎請觀音菩薩,於鹿港舊河道邊(今鹿港大有街一帶)結廬為寺,因無相關史料記載,相傳創建年代是明永曆年間(公元1646至1661年)。乾隆49年(公元1784年),鹿港開為清朝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音同憨)江對渡,商賈雲集,移民來臺人數漸增,龍山寺信士也日益增多。乾隆51年(公元1786年)時,陳邦光(生卒年不詳)倡議遷建,泉州移民們紛紛響應,將龍山寺遷至現址,由日茂行林振嵩(1731-1799)和仕紳許樂三(生卒年不詳)負責實際的運作。
乾隆57年(公元1792年)臺灣中部發生的地震,可能使得龍山寺受損,因而重修龍山寺,但乾隆60年(公元1795年)又遇陳周全(?-1795)事件,龍山寺的修繕暫告中止,據研判至嘉慶3年(公元1798年)此次修建完工。 道光9年(公元1829年),舉人日茂行林廷璋(生卒年不詳)與泉廈八郊發起重修(見道光11年「重修龍山寺記」石碑),於道光11年(公元1831年)完工。重修後已具備山門、五門殿、戲臺、拜殿、正殿與後殿,奠定今日龍山寺主體格局。道光28年(公元1848年),鹿港龍山寺再次受到地震的損壞,此次重修從咸豐2年(公元1852年)至咸豐8年(公元1858年)完工。
日治時期明治30年(公元1897年),龍山寺內設立敬愛學校,由隨軍隊至臺灣佈教的佐佐木一道開教使教授日文。同年,鹿港天后宮也設置日本本願寺佈教所。明治31年(公元1898年),佐佐木一道(生卒年不詳)與鹿港街長交涉,將鹿港龍山寺後殿,永久借給日方使用,將佈教所由天后宮遷至龍山寺後殿,原駐守在龍山寺的日軍撤出。後光明智曉(生卒年不詳)和尚轉任鹿港主持佈教所。提議將龍山寺改為日本真宗派本願寺的分寺,但由於日本曹洞宗派的抗議而暫緩。明治36年(公元1903年),龍山寺住持逝世,隔年,龍山寺成為真宗本願寺分寺,後將神像自正殿遷出,供奉御授阿彌陀佛像於正殿。
大正10年(公元1921年),龍山寺後殿右廂房因火災,建築與神像幾近全毀(僅剩1尊伏虎羅漢未被波及)。昭和10年(公元1935年)中部大地震,使龍山寺再度受損,隔年重修動工,並重建後殿,昭和13年(公元1938年)完工。
國民政府軍隊來臺時,龍山寺的兩廂廊曾做為臨時的駐軍場所,後又成為鹿港中學教師的臨時宿舍。民國47年(公元1958年)到49年(公元1960年),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1902-1973)施作彩繪。民國49年(公元1960年),龍山寺管理委員會成立後,隔年(公元1961年)組織鹿港龍山寺修建委員會,展開重修,於民國53年(公元1964年)完工。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及53年(公元1964年),先後施作五門及戲臺彩繪,並將戲臺的「出將」及「入相」木架拆除,同時將五門簷柱及大通改成鋼筋混凝土柱樑。
民國72年(公元1983年),內政部公告龍山寺為國家1級古蹟,民國75年(公元1986年),內政部主導修復工程,於民國80年(公元1991年)完工。但發生在民國88年(公元1999年)9月21日的地震,使鹿港龍山寺的山門、正殿等處嚴重受損,內政部和彰化縣政府於隔年(公元2000年)規劃整修,並有企業捐資。民國90年(公元2001年)開始動工,於民國97年(公元2008年)完工。
鹿港龍山寺由鹿港商民集資所建,為結合民間信仰需求,其空間功能與正規佛寺以靜修兼道場的性質不盡相同,是介於純粹佛寺與世俗佛寺之間的寺院建築。鹿港龍山寺迎龍王尊神的習俗,日治時期一度中斷,目前鹿港龍王尊神繞境的時間配合龍舟競渡,在端午前1個月餘舉行,繞境迎同鹿港天后宮水仙尊王,前往龍舟競渡場地舉行祭祀和龍舟開光點睛儀式,祈求活動平安順利。
鹿港龍山寺成為日本真宗派本願寺的分寺後,明治38年(公元1905年)自本願寺運送御授阿彌陀佛像,此尊阿彌陀佛像為立姿,後方有太陽的光芒。本願寺御授阿彌陀佛像,後移至後殿供奉。後殿阿彌陀佛的神龕屋頂山牆朝前,屋簷呈圓弧狀,被稱為唐博風,簷下斗栱歷歷可數,整座神龕有如1座小亭,金碧輝煌,在臺灣頗為少見。
鹿港龍山寺整體建築空間由前至後依序為前埕、山門、內埕、五門與戲臺、中庭、拜殿與正殿、後庭、後殿以及左右二廂迴廊。在大木構架上,有著泉州建築特色的碗型斗、關刀栱,和長條形瓜筒等構件。五門殿龍柱的造型為龍邊龍身由上往下隨雲臨降,虎邊龍身由下向上翻騰,象徵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生生不息,臺灣現僅有兩對此種造型的古石雕龍柱。門神彩繪是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的經典作品,中門彩繪為身披青靛綴帶、手執寶器的韋馱和伽藍兩位護法,側門為四大金剛。戲臺上方藻井的規模與結構美學,可稱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南管聚英社也位在鹿港龍山寺。
拜殿的龍柱重修時,船頭行泰順號敬獻,造型為清中葉臺灣龍柱代表作之一。拜殿與正殿木雕多是道光11年(公元1831年),李克鳩(1802-1881,為李松林(1907-1999)之曾祖父,清道光年間渡臺到鹿港負責龍山寺木雕工程,並是鹿港李氏家族木雕的開創者)等匠師的作品。昭和13年(公元1938年)拜殿重修時,由李煥美(1899-1965)、李松林,以及李棟樑(生卒年不詳)等匠師抽換重作部分的雀替,李氏門徒作品有拜殿前簷下方雀替、正殿神龕、後殿的門屏及神龕等,皆為龍山寺重要文化資產。
後殿於昭和13年(公元1938年)重建完工,僅施髹漆,未施彩繪,民國49年(公元1960年),彩繪匠師郭新林(1902-1973)繪贈哼哈二將門神1對。三通五瓜抬梁架構由鹿港匠師黃神通(生卒年不詳)施作,棟架雕刻為鹿港匠師施金福(1955-)的作品,門屏為鹿港木雕匠師李煥美及李松林的佳作。
酬神戲臺上方藻井的規模與建築美學,可稱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
作為酬神戲臺的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屋頂採重簷歇山的作法。正面採「斷簷升箭口」,在上層屋簷前再加上1個屋簷,形成三重屋簷,此種作法在臺灣為特例。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正面兩側有夔龍窗木雕,窗型象徵《易經》八卦。木雕以2隻鯉魚及4隻夔龍象徵「鯉魚躍龍門」,有祈求「登科取士,金榜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