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圣帝君是全国性的大神供奉,祭典活动主要由儒教三献礼、斋教科仪与民间迎神绕境仪式所组成,为其他地方少见之庙会形式,深具文化性。
2.普济堂近百年的发展是起于民间私人供奉,而鸾堂运作是经建庙走向公众信仰,以至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庆典,变迁过程阶段分明,深具历史性与传统性。
3.祭典活动起源于日治时期,由地方具有行业特色之「社头」组织为主体举行绕境活动,且与他地关公信仰有别,具鲜明地方特色与典范性。
4.普济堂管理委员会组织健全,办理相关活动熟稔,经年有成,足以适任保存工作。 5.普济堂关圣帝君绕境为北臺关公信仰极具特色者,尤其社头文化更为全臺所独有,具传统性、地方性、历史性、文化性、典范性等特色。
大溪普济堂起源于民间私人供奉,历经鸾堂运作,于大正3年(公元1914年)开始在关圣帝君圣诞日举行绕境仪式,活动初期规模较小。其鸾堂信仰中的扶鸾仪式约于昭和初年(公元1926年)结束,普济堂开始朝向公众庙宇发展,并随着每年农历6月24日的关圣帝君圣诞绕境仪式扩张其影响力及信仰圈,成为大溪区及复兴区重要的神明信仰,更是全区每年最重要的宗教庆典活动。
普济堂绕境仪式与大溪地方居民自主成立的社头组织关系密不可分。在大溪地区樟脑业没落之后,地区仕绅结众前往九份开采金矿,因无法顺利寻得矿脉,遂请关圣帝君点坑位,果然获金无数,帮助投资者、工头及工人采金致富。为感念关圣帝君保佑,赴九份采金者集资为关圣帝君雕建神轿,并于大正6年(公元1917年)组成同人社参与绕境。
同人社加入后,引起大溪居民关注,地方陆续以职业、聚落为基础成立社头。在日治时期短时间内,大溪地区即成立15个社头参与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绕境活动。至今,绕境活动已扩大至32个社头参与。绕境活动开始之前,普济堂依循古礼举行三献礼,由主祭者、礼生及陪祭者共同祭祀。祭典开始时鸣炮、鸣钟九响、擂鼓三通,象征仪式展开;随后向堂外禀奏行九叩首礼,迎神入堂,再向关圣帝君行上香礼,呈献祝文、恭读祝文、行祝寿礼后焚呈祝文,仪式庄严隆重。完成祭典后,绕境活动正式开始,职年的炉主与副炉主背负关圣帝君官印与圣旨,象征关圣帝君奉旨出巡,随绕境队伍游街大溪地区,庇佑乡里平安。
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绕境活动已有百年历史,最初由鸾堂自行举办,随着社头组织增多,规模及参与人数逐渐扩大,原本一天可完成的绕境,逐渐发展成自农历6月23日起、为期两天的大型庆典,每年都吸引全台各地信众前来参与。这不仅展现了宗教信仰与地方社会的紧密连结,也凸显普济堂关圣帝君绕境活动在地方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信仰,象征大溪居民从以家族、血缘为认同基础之传统,转向以土地与人际网络为核心的在地认同。当年支持普济堂立庙并参与庙务的仕绅,虽来自不同家族,但因商务与公益往来而团结,共同敬奉具商人守护象征的关圣帝君,重塑地方人际脉络连结,凝聚在地居民对大溪土地的归属感,映照出台湾社会过往移民者重血缘、在地人重地缘的转变过程。
各社头所组成的绕境队伍是大溪普济堂绕境活动的最大特色。社头是当地居民依各行各业一同组成社团的组织,发展至今已经有32个社头,每个社头皆有其代表性。乐安社以人际网络为主,是大溪最早成立的社头。兴安社由大溪街区的零售商人所组成,因而俗称生意人社,绕境时社内大算盘成了该社最具代表的象征。协义社是由大溪区木器同业组成,社内最特别的阵头为墨斗阵,以彰显墨斗为木器业的生财工具。庆义社是由协义社分支而来,早期做木匠跟做土水(建筑)的人属于同一个社团,后来做土水的人才独立出来成立。乐豳社由头寮竹篙厝地区的有钱人发起成立,相传这群发起乐豳社的有钱人多是养猪起家,才以乐“豳”社为名。由此可见大溪地区社头成立,深入民间日常生活各行各业,与其他地区信仰所组成的神将队不同,造就了全台仅有的社头文化。
绕境时各社头会有主要划分的责任区域,因近年来参与绕境社头的扩张,绕境的先后顺序与区域,在绕境前普济堂管理委员会,会与各社头讨论各自主要负责的大溪境内位置,让绕境活动渗入大溪地区每一个村里,最后再陆续回到普济堂恭祝关圣帝君圣诞,呈现了与其他地区庙会绕境活动,单一队伍单一路线的不同之处,每年绕境时各社头神将全数上街,打造了大溪神将窟的美名,成为台湾著名的三大神将窟之一。
关圣帝君信仰和大溪普济堂绕境活动深入民心,许多当地父母亲会让小孩子给关圣帝君做契孙,祈求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认契孙活动得到关圣帝君的同意后,庙方会象征性地给孩子一个平安物品。每年农历6月6日,普济堂会于绕境活动前举办契孙联谊参拜大会,此时契孙都必须回到庙方祭拜,并邀请各地契孙于绕境活动时前来参与盛会,感谢关圣帝君这一年来的照顾与庇佑。大溪普济堂的绕境活动,发展至今已非单单的大溪地区的居民信仰,其中的社头文化代表大溪早期居民从业结构,种种意涵让普济堂绕境活动成为桃园地区深具代表性的文化资产。
每年绕境时各社头神将全数上街,打造了大溪神将窟的美名,成为台湾著名的三大神将窟之一。
同人社神轿。同人社为最早加入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绕境的社头,其神轿造形每年求新求变,同时维持古老传统。
大溪普济堂的绕境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由各社头所组成的绕境队伍,随着各神轿队伍游街大溪地区,可象征性的庇佑乡里民合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