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該廟創建年代甚早,目前遺構多為清嘉慶至同治所作,就為早期善化地區地方自治及社會權力運作中心,對善化之發展歷史研究頗具意義。
2.該廟所在地為明鄭時期沈光文教學處,清康熙48年以前為諸羅縣文廟、武廟所在,民國48年後為義學所在。
3.該廟現有主體建築為民國34年至38年間聘請大陸唐山師傅所建,在史上有特別的意義。
4.該廟拜亭藻井、正殿大木結構以及由府城已故名畫師潘春源所繪壁畫,均極優異,具有藝術價值。
善化慶安宮主祀天上聖母,當地人稱老二媽,為當地16個村庄的信仰中心,其神靈源頭來自臺南的大天后宮,為表飲水思源,廟方定期至大天后宮謁祖進香。後殿為武聖殿,主奉關聖帝君,係由位於營盤尾的大武壠巡檢司衙署內迎請而來,舊址約在今善化牛墟一帶。觀音佛祖則分靈自名剎─六甲赤山龍湖巖,是少見的青斗石觀音,因此善化慶安宮之觀音佛祖與赤山龍湖巖、大崗山超峰寺同享盛名。
善化慶安宮前身為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設立之諸羅縣文廟,奉祀五文昌夫子,是當時文人求學的地方,可見當時善化文風鼎盛,至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臺南地區發生地震,將文昌閣震垮,善化地區民眾洪精義(生卒年不詳)號召募款,發起重建,且至臺南大天后宮分靈媽祖前來奉祀,將原文昌帝君改祀後殿。此外也由營盤尾迎請大武壟巡檢司武廟之關聖帝君、赤山龍湖岩觀音佛祖一同入祀,並取廟名為慶安宮,至此由文昌閣轉型為媽祖廟,成為善化人之信仰中心。日治時期,明治40年(公元1907年)與大正3年(公元1914年)各有修建,日治晚期因皇民化運動遭到拆毀,廟宇蕩然無存。戰後民國36年(公元1947年)善化仕紳王鵠朱(1878-1962)及陳茂坤(生卒年不詳)等人發起在原址重建廟宇,於年底完工,並將媽祖迎回安座。民國70年(公元1981年)增建鐘、鼓2樓於東西兩廂。民國86年(公元1997年),受指定為3級古蹟,縣市合併後改制為臺南市定古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感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在善化創立東吟詩社,並於當地傳道講學,救濟平埔族原住民,為善化的文化發展貢獻良多,因此特於民國71年(公元1982年)雕塑沈光文神像,與五文昌夫子並列(五文昌夫子:梓潼帝君、文衡帝君、孚佑帝君、大魁夫子、朱衣神君),奉為第六位文昌夫子,奉祀於慶安宮沈光文紀念館之內,並於每年的農曆8月丁日(取8月干支中有「丁」的日子,象徵人丁旺盛)舉辦文昌夫子祭典,延續清代文昌閣時期的傳統,由清光緒14年(公元1888年)所創立聚奎社的42位先賢的後代子孫輪流致祭。
善化慶安宮現今建築本體為二戰之後,於民國34年至38年(公元1945至1949年)4年之間所建完成。當時聘請唐山的木作匠師擔綱完成,其石雕構件則為清嘉慶同治年間舊廟的遺構重新利用,因此仍保有不少清代石雕的風格遺跡。慶安宮的廟宇格局為三落三間起的廟宇,具有三川殿、拜亭、與正殿以及過水廊,雖已屬於近代重建,但仍保留傳統的廟宇格局,十分可貴。
三川殿的正門左右兩側為木雕的螭虎團爐窗相當典雅,正門旁的石獅造型樸實,與大多的石獅猙獰的表情不同,顯得相當討喜可愛,其中公獅張口、母獅閉口的形制為傳統作法,是清代所遺留下來的石獅。左右龍虎堵施作方式不同,龍堵為剪粘作品,透過剪黏所呈現的鱗片堆疊有秩,且龍身部分藏於雲中,顯示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形象,而對著龍子噴水則有著蒼龍教子的意義。右邊虎堵則為泥塑,以二虎遊林為題,呈現雌虎帶著小老虎一同於林中嬉戲,其中小老虎表情生動,逗弄著母親的尾巴,造型十分的可愛。三川殿的屋頂裝飾不多,主要為近代整修後重新安上的交趾陶,造型精緻,神情生動不失古味。
善化慶安宮最精采的部分當屬於位於廟宇正中央的拜亭,多數廟宇正殿與三川殿之間是保留1個空間作為天井,可供採光與通風,部分的廟宇則是在此處建設拜亭以供信徒在此參拜而不受風雨干擾,而慶安宮的拜亭則配合三川與正殿的距離興建,跨距之間相隔甚遠,顯得十分的巨大,此規模在全臺灣已相當罕見。此外,唐山匠師於拜亭上方設計藻井,此藻井採用四方轉八卦的形式,層層緊密細緻的斗拱撐起整個屋頂,不使用一釘一鉚,十分的華麗精彩,是臺灣建築史上的佳作。
廟宇的彩繪方面則由潘春源(1891-1972)與丁清石(1940-2004)所完成。潘春源負責壁畫與木構彩繪,正殿左右兩側的三顧茅廬與渭水聘賢採用水墨畫筆法創作,用筆細膩,人物的表情姿態相當生動,為潘春源的代表作品。曾經獲得薪傳獎肯定的丁清石負責門神的彩繪,人物表情溫和,線條圓潤。
慶安宮的拜亭則配合三川與正殿的距離興建,跨距之間相隔甚遠,顯得十分的巨大,此規模在全臺灣已相當罕見。
唐山匠師於拜亭上方設計藻井,採用四方轉八卦的形式,層層緊密細緻的斗拱撐起整個屋頂,不使用一釘一鉚,十分華麗精彩,是臺灣建築史上的佳作。
善化慶安宮主祀天上聖母,當地人稱老二媽,為當地16個村庄的信仰中心,其神靈源頭來自臺南的大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