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大觀音亭

大觀音亭
*
正殿中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雕像相傳是明永曆年間初創設時的古物,觀音採側身姿勢,伴以金飾,神情慈祥柔美,流露出自在與溫情。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明永曆32年(公元1678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20632,22.99832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9條綜合評定之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大觀音亭是臺灣最早的觀音廟,前身源起於鄭成功軍士所築的小廟宇。永曆15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1624-1662)初攻打荷蘭人的要塞熱蘭遮城(今臺南市赤崁樓一帶)不果,決定實施長期戰鬥,命令軍兵們至周圍土地從事屯墾「且耕且戰」,不僅解決糧食問題,更促進拓墾,來開荒屯墾的兵丁們建立了草寮小廟供奉觀音菩薩。永曆32年(公元1678年),軍民擇9月19日觀音菩薩出道紀念日立廟,在臺灣府城北側尖山南面坡、德慶溪北岸的「山南水北」陽方位建「觀音宮」。隔年(公元1679年),來自泉州同安鄭軍將士又在旁建「大道公廟」奉祀保生大帝(大道公),即今「興濟宮」。當時又稱為「頂大道公廟」。兩者分別為明鄭時期規模最大的觀音廟與大道公廟。

康熙35年(公元1696年)高拱乾(生卒年不詳)《臺灣府志》記載:「觀音宮,在府治鎮北坊,前後泥金色相,左右塑十八羅漢,俗呼為觀音亭,相傳最遠。康熙32年,後堂重建。」清軍入臺之後,於康熙時重修擴建,因拜亭採用了不同一般廟宇的「抱廈」形式(由4根柱子支撐木構架,上承歇山屋頂而成。即亭子樣式。因前簷接建出延伸的小屋棚,好像要環抱主建築物一般而得名)而改名「觀音亭」,後來又因要與小東門內的觀音亭區分,故而習稱此古廟為「大觀音亭」。

同治13年(公元1874年)之後,因所謂的開山撫番導致官兵多染上瘴癘,兩廟(大觀音亭與興濟宮)的香火因之日益興盛,成為府城裡同類廟宇中香火最鼎盛的廟。日治時期,兩廟曾於昭和2年(公元1927年)一起重修,其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美軍轟炸受創,遂於民國38年(公元1949年)重修。之後兩廟在民國50至60年代(公元1961至1971年間)皆有重新翻修。

大觀音亭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3級古蹟。該寺廟現稱「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是由主奉佛教觀音菩薩的「大觀音亭」與主奉醫神保生大帝的與「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屬佛門、道教,但自創建以來即兩廟相連,關係密切,同屬1組織管理。

主要特色

大觀音亭所在的位置,自明鄭時期創建時為軍兵屯墾之所在,之後一直到清領時期,是府城內軍營的中心,清軍在臺灣的司令部「總鎮衙署」就在此區,昔稱「鎮北坊」。而主要街道「總爺街」,也是供應兵將們需求的街市。而官兵們需要信仰慰藉以求取心靈平安,因此大觀音亭的興建與興盛與此間軍隊密集駐紮息息相關。由現存各方匾額的提名奉獻者頭銜多為總兵、提督等軍方人士即明顯可知。例如: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臺澎水師掛印總兵官恒裕沐手謹肅的「善慈靈應」、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臺灣府知事洪敏琛(?-1864)的「大觀在上」、光緒18年(公元1890年)臺灣府知事方祖蔭(生卒年不詳)的「佛刀婆心」。此外,尚有嘉慶20年(公元1815年)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1770-1842)敬獻的楹聯1對。

相鄰的興濟宮只晚大觀音亭1年創建,兩者不僅地緣相近,歷史上也同樣是由鄭成功軍士們發起建立,信眾群體相同,迄今都由同1組織管理。目前兩廟全銜合稱為「財團法人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後來興濟宮被官方指定為祀典廟宇,兩廟中央的空間建立起「官廳」。官廳作用是讓來參加祭祀典禮的官員們於此更衣、稍事休息之處,此官廳為臺灣僅存,保存完整,雖不再專以接待官員,但昔日格局仍在,廳中擺設古制家具,陳列部分兩亭宮之古文物,成為來訪香客駐足思古之勝地。

正殿中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雕像相傳是永曆年間初創設時的古物,觀音採側身姿勢,伴以金飾,神情慈祥柔美,流露出自在與溫情。正殿內石柱珠、前殿凹壽壁上泥塑的幾樣雕塑別有意義,分別為旗(祈)球(求)戟(吉)罊(慶),都是極有價值的古文物。

大觀音亭三川殿的屋頂顧名即採三川脊形式,正中大脊除福祿壽3仙之外,另有雙龍、水草在旁,屋面則以綠色琉璃筒瓦鋪設陳。屋身採火庫起形式,中央明間則採用退縮二步架的「凹壽」作法,第1步架退縮整個明間面闊,第2步架則稍減而形成1「凸」字形式,一般香客可由左右兩扇旁門進出。

門神由府城名師陳壽彝(1934-?)繪製,因為觀音菩薩原為佛教神祇,故而不若一般廟宇以秦叔寶、尉遲恭為門神,其正門繪以韋馱、伽藍兩尊者,手持金剛杵睜眼怒目而視;側門則是哼哈二將,鼓鼻金睛著獸衣,神色威嚴,衣裳似飄逸,栩栩如生,為藝術傑作。

依臺灣民間信仰,月下老人是道教神明,但大觀音亭的月下老人被供奉在屬佛教寺廟的大觀音亭正殿,近年董事會曾擲茭請示是否移駕至旁邊的興濟宮受供奉,結果一直是維持現狀留在原地。大觀音亭的月老月老頗有盛名,神像慈祥和藹,腰前垂帶題有「白頭偕老,天作之合」之語,被臺南市政府列為「府城四大月老」之一。
拜亭採用了不同一般廟宇的「抱廈」形式。因前簷接建出延伸的小屋棚,好像要環抱主建築物一般而得名)而改名「觀音亭」。
拜亭採用了不同一般廟宇的「抱廈」形式。因前簷接建出延伸的小屋棚,好像要環抱主建築物一般而得名)而改名「觀音亭」。
通過正殿之後,即是清康熙年間添建的大雄寶殿,然從柱上隨處可見的落款年代看來,今日的殿貌顯然成於民國59年(公元1970年)左右。
通過正殿之後,即是清康熙年間添建的大雄寶殿,然從柱上隨處可見的落款年代看來,今日的殿貌顯然成於民國59年(公元1970年)左右。
屋身採用火庫起形式,中間明間則採用退縮二步架的「凹壽」作法。
屋身採用火庫起形式,中間明間則採用退縮二步架的「凹壽」作法。

文獻資料

  • 1.石萬壽(1977)。《臺南市古蹟誌》。臺灣文獻28期,頁90-106。  
  • 2.傅朝卿(2001)。《臺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臺南市: 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 3.石萬壽(2004)。《樂君甲子集》。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4.王浩一(2008)。《在廟口說書》。臺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 5.觀興季刊(2015)。《觀興季刊》第18期。臺南:財團法人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