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西華堂

西華堂
*
西華堂坐落於臺南市北區西華里,面積約1千餘坪。從外觀來看,西華堂以凹壽形狀的拜殿、正殿和兩旁的護龍所組成,與普通的三合院極為相似。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華街59巷1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
攝影者: 趙守彥、郭鴻秋
經 緯 度: 120.21051,22.99916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西華堂屬於齋教金幢派翁文鋒支派,是乾隆15年(公元1750年)金幢派翁永峰系的鍾、翁、吳、劉4位齋友來臺傳教時,共同籌資2千銀元建立。嘉慶3年(公元1798年)、道光22年(公元1842年)以及同治5年(公元1866年)時都曾經修建過。光緒20年(公元1894年),當時西華堂堂主林瑞雲又與諸位信眾集資重修,並買下左側民房,陸續花費了約略30年擴建。到了日治時期昭和10年(公元1935年)整個工事才告一段落,呈現了今日的西華堂樣貌。另外在民國50年(公元1961年)、民國64年(公元1975年)、民國71年(公元1982年)與89年(公元2000年)也進行過數次整修。

佛教建築中有寺、庵、堂等名稱;堂指的是齋堂,也就是信奉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臺南的齋教分為龍華、金幢、先天等3派。金幢派開教始祖為王佐塘(約1538-1619),道號太虛,又號普明,於明永曆10年(公元1656年)脫離龍華派,創立金幢派。二祖為董應亮,三祖為蔡文舉(生卒年皆不詳),俗稱「蔡阿公」,同時他也是臺灣金幢派的始祖,也因此金幢派又被稱為「蔡阿公教」。金幢派相較於其他兩派,含有較多的道教思想。另外,臺灣的金幢派還有另一個「翁公」支派,始祖為翁永峰(生卒年不詳)。翁永峰為蔡文舉的再傳弟子,對《慈悲懸華寶懺》有不同的解釋,而在二祖董應亮調解之後,獲准另立1派,而西華堂便是此翁文鋒支派的齋堂。

金幢派是齋教最早傳入臺灣的齋教派別,但其發展卻比其他兩派別更加不順利。雖然自日治時期起日本政府展開宗教調查後,齋教成為日本政府核可的宗教,得以公開傳播宣教,但新成立的齋堂多以龍華、先天兩派為主,金幢派僅有臺南西德堂、高雄鼓山寶華堂,以及屏東祈安堂新設而已。此外,開放對齋教來說,也不是全然帶來正面效果:民間秘密信仰性質不再,原先內部維繫關係开始崩解;加上齋友們為了保護自己不被牽連到抗日活動中而被日本政府舉發,紛紛學習、尋求日本佛教的保護,於是齋教三派日趨同化,且齋教與佛教愈來愈無區別。民國之後齋教空門化(佛教化)的趨勢也未改變,出家師父主持齋堂的情形不僅不少見,還被認為是地位與層次的提升。而西華堂也不例外,現今的西華堂已成為出家眾的道場。

主要特色

西華堂坐落於臺南市北區西華里,面積約1千餘坪。從外觀來看,西華堂以凹壽形狀的拜殿、正殿和兩旁的護龍所組成,與普通的三合院極為相似。屋頂也不似一般寺廟的燕尾起翹形式,而是以不具任何功名階級意味的馬背作為屋頂。對於明清時期被嚴令禁止的齋教來說,隱匿於民家之中、避免寺廟般突出華麗的形式比較有利。

西華堂座東向西,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面向中國大陸漳埔安樂祖堂,表示「面向祖堂,以示虔誠」,在目前的文獻記載中,這是僅有的唯一個案。此外,中央門神畫了佛教兩大護法,分別是貌如童子的「韋馱」和相貌威嚴的「伽藍」,兩側的邊門則繪上了「哼哈二將」。正堂兩旁壁面的彩繪,則畫上了「迦葉付法」與「師子傳法」佛教故事,這些都是臺南知名彩繪匠師潘麗水(1914-1995)的作品。而在西華堂西南側,還有1棵150歲的老榕樹,是由3株樹幹合體而成。3株樹幹分別是1株不長鬚的榕仔媽,1株長滿鬚的榕仔公以及另1株俗稱鳥松的雀榕,現今也被列入保護。

西華堂中心空間俗稱「三官廳」,原本祭祀三官大帝,現在因為空門化的關係,大殿正面主祀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兩邊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及其他幾尊護法神,神龕之後還有一個稱之為「內家鄉」的封閉空間,常見的供祀對象有金幢派教主王佐塘,二祖董應亮,或是其妻李玉英。金幢派最重要的經典《慈悲懸華寶懺》及其他經懺,與「天地君親師」牌位也是供奉於此。「內家鄉」也是金幢教最神聖之空間,直接代表教義的最高境界「真空家鄉」,通常未皈依吃齋的民眾不可進入。不同於其他兩派,金幢派在神聖空間方面有其獨特之處:金幢派教義的理想世界是經由空間展現的。「內家鄉」又稱為「無生寶殿」、「圓明寶殿」、「無生家鄉」,是供奉最高層次無生老母的地方,也是形而上的理想世界。「內家鄉」的前方是「三官廳」,也是金幢教獨有的空間,祭祀三官大帝。這是個過渡的空間,連繫著家鄉與眾生之間,有代為傳達、連絡訊息至「堂外」之意。
圖為「迦葉付法」佛教故事,位於正堂兩旁壁面,是彩繪匠師潘麗水(1914-1995)的作品。
圖為「迦葉付法」佛教故事,位於正堂兩旁壁面,是彩繪匠師潘麗水(1914-1995)的作品。
中央門神畫了佛教兩大護法,分別是貌如童子的「韋馱」和相貌威嚴的「伽藍」,兩側的邊門則繪上了「哼哈二將」。
中央門神畫了佛教兩大護法,分別是貌如童子的「韋馱」和相貌威嚴的「伽藍」,兩側的邊門則繪上了「哼哈二將」。
西華堂凹壽部分金紅青綠的木作彩繪和楹聯。
西華堂凹壽部分金紅青綠的木作彩繪和楹聯。

文獻資料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