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新港大興宮

新港大興宮
*
大興宮為單殿式建築,僅由正殿和前方的拜亭構成。在正殿和拜亭之間的牆頂尤其雕飾有繁複的斗拱造型,廟宇正立面以透雕的木板門扇為裝飾。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12鄰中正路73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
攝影者: 趙守彥、陳子瑜
經 緯 度: 120.34653,23.55738
指定/登錄機關: 嘉義縣政府
公告文號: 74府民一字第74114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大興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新港街市內,是乾隆32年(公元1767年)笨南港街民仕紳所建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後來因笨南港街在嘉慶年間遭受水患,廟宇與街市都遭沖毀,大興宮遂隨著笨南港街遷移而在今天新港街上重建而成。大興宮正殿供奉保生大帝,兩旁配祀玄天上帝與福德正神。而中央奉祀的神像除了保生大帝坐像外,還有許真人與孫真人的金身,分別為晉代的許遜與唐代的孫思邈。

明代時顏思齊、鄭芝龍以笨港為基地,招募漳泉移民到此地區拓墾,新港大興宮所奉祀的保生大帝,傳說即是1位追隨顏思齊到笨港拓墾的吳姓鄉親所帶來。他從老家漳州青礁的保生大帝祖廟奉請1尊神明金身一同渡臺,安奉神明於自宅朝夕膜拜,而後神祇的威名因其靈驗而在當地逐漸顯赫。清乾隆32年(公元1767年),笨南港街的紳商鄉民鳩集資金為保生大帝興建宮廟,並沿襲青礁祖廟之宮號,稱為「笨港慈濟宮」,街民則俗稱「保生大帝廟」或「大道公廟」。

清嘉慶初年連年水患,笨南港街以及包括大興宮在內的街上廟宇都被洪水沖毀,也因溪水南岸不斷受侵蝕,於是街民向東遷到離河道較遠、地勢較高的蔴園寮重建街市與廟宇,稱為「笨新南港」,即後來的新港鄉。根據《嘉義管內釆訪冊》記載,嘉慶9年(公元1804年),重建於笨新南港後街上的保生大帝廟落成,命名為「大興宮」,期望宮廟香火大興鼎盛。

其後大興宮於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咸豐8年(公元1858年)都曾經重修。而光緒13年(公元1887年)雲林設立為縣,本來同屬笨港的北港劃歸為雲林縣,於是笨港縣丞署改設置於新港,將大興宮後殿充作辦公處所,直到日本治臺。

日治初期於明治37年(公元1904年)、明治39年(公元1906年)發生2次大地震,大興宮受損甚巨,整座拜亭歪斜。當時新港區街庄長林維朝(1868-1934)發動地方大戶殷商與信眾集資重修廟宇,並於明治40年(公元1907年)落成,成為大興宮今日形制。但現今廟地與當時相比已縮小許多,因二次戰後部分土地被闢為道路使用,廟產農地也因政策使佃農放領土地而減少。而廟體建築在民國43年(公元1954年)整修時部分改為鋼筋水泥,並重新粉刷。民國58年(公元1969年)時又進行內部整修,地面舖設地磚,重漆神桌、匾額、天公爐及神像,也為諸神添置神衣。

現今大興宮位於中正路與大興路交叉路口上,因位於奉天宮後面,亦稱為「後街」。早在日治時期,奉天宮到大興宮的這一段路便已成為新港居民的活動中心,市集、店家皆集中於此,十分熱鬧。民國82年(公元1993年),新港的都市計畫規劃將大興路拓寬,引發新港人護衛大興宮與舊縣城署的行動,可見大興宮在地方居民心中有重要信仰與歷史意義。民國85年(公元1996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擬定「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畫」,所在的大興路為示範地點。美化後的街道使社區發展邁入新的階段,同時也展現了大興宮持續作為地方信仰與生活中心的重要地位。

主要特色

大興宮建築格局極單純,僅由正殿和前方的拜亭構成,沒有天井和左右廊廡的形制,為臺灣小型市街的「角頭廟」常採用的格局(角頭指庄、街、市之內的次級聚落單位,角頭廟即是角頭居民共同興建祭祀的公廟)。大興宮正殿屋頂為燕尾翹脊,內部的大木構造較為簡單,主要的藝術表現在於山牆的裝飾浮雕與屋頂上的剪黏泥塑。而拜亭是大興宮的主要立面,採用了比正殿更複雜的木結構並帶有8座立柱,在正殿和拜亭之間的牆頂尤其雕飾有繁複的斗拱造型。而廟宇正立面和內部神龕也都以透雕的木板門扇為裝飾,皆藉由細緻華麗的裝飾具體展現出人們對神祇的虔誠心意。

新港大興宮的建築現貌已非清代的樣式,主要是在日治時期嘉南地區發生2次重大地震,導致廟內傾圮毀壞相當嚴重,甚至整座拜亭也因此歪斜,後來在地方士紳、民眾共同協助之下,才重修成為現今的規模。因為大興宮是當地重要的地方廟宇之一,其興建修築就是街市社群的公共事務,修建時的捐獻名單記錄了當時參與的地方重要仕紳與家族勢力,成為見證笨港與新港街市歷史的珍貴史料,也保存有許多古物。比如在林爽文亂事時曾招募義勇協助平亂、後來授官在沿海打擊海盜的嘉義名人王得祿(1772-1843),在嘉慶年間的水患沖毀笨南港街上廟宇之後,即發起倡議天后宮的重建,並在重建完成後由他命名為「大興宮」,他並捐贈了1座神桌以表示敬意。而保存在廟旁涼亭中於咸豐8年(公元1858年)設立的「大興宮重修善捐緣金石碑」,以及日治時期明治40年(公元1907年)重建落成時刻製紀錄捐輸名單的木匾,則可看到林姓家族持續參與當地事務的主導地位。

大興宮的興建與重修與笨港的歷史發展密不可分,廟裡保存著不同時代留下的歷史遺跡,如清代地方官員捐獻的「帝德化生」、「保我赤子」、「恩周道濟」等古匾,大興宮後方的廳堂並於清末被用作笨港縣丞署,也曾用作登雲書院的講堂,在在呈現出大興宮在過去作為嘉義、笨港縣地域範圍信仰中心的重要性。

目前大興宮的左、右後方均已編列為商業區和住宅區,廟前的大興路經日前造街後,展現新舊交錯的城市風貌。大興宮不只是人們求神祈福的信仰中心,廟宇周圍街道也是當地居民日常購買物品的街區,廟宇與大興路一同構成了居民生活中時常親近來往、乘載歷史記憶與地方認同的空間。
大興宮的廟埕因新港實施都市計畫而已改建為道路,廟宇本體因受地方重視而被保存於街區之中。
大興宮的廟埕因新港實施都市計畫而已改建為道路,廟宇本體因受地方重視而被保存於街區之中。
大興宮供奉保生大帝,並保有多樣歷史文物,如清代地方官員捐獻的「帝德化生」、「保我赤子」、「恩周道濟」等古匾。
大興宮供奉保生大帝,並保有多樣歷史文物,如清代地方官員捐獻的「帝德化生」、「保我赤子」、「恩周道濟」等古匾。
大興宮建築格局極單純,結構上僅有正殿和前方拜亭,沒有天井和左右廊廡的形制,亦無繁複裝飾,為臺灣小型市街的「角頭廟」。
大興宮建築格局極單純,結構上僅有正殿和前方拜亭,沒有天井和左右廊廡的形制,亦無繁複裝飾,為臺灣小型市街的「角頭廟」。

文獻資料

  • 1.何肇喜(2006)。《嘉義縣縣定古蹟大興宮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嘉義縣太保市:嘉義縣政府。  
  • 2.李世偉(2008)。〈從原鄉到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的形成與發展〉。刊於《臺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李世偉編,頁339-362。臺北:博揚文化。  
  • 3.卓克華(2003)。〈新港大興宮笨港滄桑見證者〉。新世紀宗教研究1(3):143-171。  
  • 4.涂麗娟編(1998)。《古笨港今風貌:跨越北港與新港的時空》。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5.新港大興宮管理委員會(1990)。《新港大興宮保生大帝沿革》。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大興宮管理委員會。  
  • 6.徐裕健(2001)。《嘉義縣第3級古蹟新港大興宮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嘉義:嘉義縣政府。  
  • 7.謝貴文(2011)。《保生大帝信仰研究》。高雄市:春暉。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