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玉里社殘蹟

玉里社殘蹟
*
玉里社依附山勢而建,配置格局軸線明顯,由外至內依序為一鳥居、表忠碑、踏階、二鳥居、踏階、手水舍、拜殿、踏階、本殿,參道旁設置數盞石燈籠。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花蓮縣玉里鎮玉里段1996、1997、1998地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8年07月23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
經 緯 度: 121.30749,23.33394
指定/登錄機關: 花蓮縣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70105963A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本社為日本時代鄉街社政策下的建築,主體已圮,僅存二座鳥居、部分石燈籠殘構及參道階梯,構造俱為仿石構造,鳥居旁並留有表忠碑。可與八通關古道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

主題導覽

玉里舊稱「璞石閣」,日本時代的政府為了強化對布農族的管制,於日大正年間開闢八通關越道路.玉里社位址一帶為道路的起點,並在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總督府准許興建玉里社。

玉里社依附山勢而建,配置格局軸線明顯,其建築物依軸線左右發展,由外至內依序為一鳥居、表忠碑、踏階、二鳥居、踏階、手水舍、拜殿、踏階、本殿,參道旁設置數盞石燈籠。

神社在二戰後,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接收,民國62年(西元1973年)遭到大型機具的破壞,從此隱沒於山林之間,民國97年(西元2008年)被指定為古蹟。玉里神社鳥居外設置的「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也可見其地理地位特殊及重要性。

發展源流

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在玉里神社一鳥居外設置「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八通關越道路是日本時代橫跨花蓮與南投的道路,強化日本政府對原住民的控管。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松尾溫爾(生卒年不詳)、岩田仙吉(生卒年不詳)、朝倉留治(生卒年不詳)聯名向臺灣總督府請願,希望將原野撥給玉里社做為「社附屬地」,獲得許可後,於是招人開墾社附屬地的收入做為神社費用,並由玉里莊及花蓮港廳的官民共同捐獻,共募得7000圓興建神社建築。隔年10月22日舉行鎮座,神社的社格屬於社祠類,正式名稱為「玉里社」。

神社的祭神為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共四位神祇,開拓三神是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的合稱,平臺之神是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玉里社並無專職的神職人員,祭祀活動都是由兼任性質的「依託神職」負責,創立初期的神職工作由巡查兼任,例祭日遵循臺灣神社訂在10月28日,這天同時舉行原住民相撲比賽,做為餘興節目。

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10月2日總督石塚英藏(西元1866-1942年)巡視玉里,適逢伊勢神宮第58回式年遷宮的皇大神宮遷宮,石塚英藏前往玉里社遙拜伊勢神宮,並豎立紀念碑一座。日昭和7年(西元1932年)1月5日在一鳥居後方豎立表忠碑,祭祀 195 名理蕃殉職的警察。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警察單位在表忠碑前方奉納一對石燈籠,神社在鎮座後仍接受「奉納」,基地持續建築附屬設施,除了石燈籠之外,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東臺灣無盡株式會社更奉納一座鳥居。

二戰後,玉里社的產權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接收,神社基地陸續受到破壞,其中最大規模的破壞是民國62年(西元1973年)玉里榮民醫院向玉里鎮公所提議,由玉里鎮公所將本殿、拜殿、手水舍等建築拆除,僅存兩座鳥居、一座表忠碑,以及部分石燈籠構件。民國99年(西元2010年)進行「縣定古蹟『玉里社殘蹟』緊急修計畫」,才得以保留。

主要特色

玉里社依附山勢而建,配置格局軸線明顯,其建築物依軸線左右發展,由外至內依序為一鳥居、表忠碑、踏階、二鳥居、踏階、手水舍、拜殿、踏階、本殿,參道旁設置數盞石燈籠,本殿為玉里社最為神聖之場所,所以設置於軸線最終端,地勢高於前面所有建築物,以彰顯崇高之地位。

本殿為神社供奉神體的建築物,平日不對外開放參拜,只有主祭者能入內。建築型式由舊照片研判屬於流造的變形,因為只有一開間,所以又稱為「一間社流造」。流造最明顯的特色是在屋頂的做法,前坡會以扇形弧線向前拉長(稱為「向拝」)、兩側再向下彎曲形成弧線(日本稱為「蓑甲」),屋坡沒有向前延伸向拝,也就沒有「海老虹梁」構件,屋頂設置「千木」及「勝男木(堅魚木)」為本殿的建築特色。本殿以及外圍的玉垣都已不存在,僅存基座。

本殿前方配置拜殿,拜殿為鋼筋混凝土造,是由10根圓柱支撐屋頂,楣枋下做混凝土裝飾,屋頂形式採「入母屋造」。拜殿附近配置手水舍(又稱手水屋、水盤社、水屋),中心安置水盤。目前所見拜殿與手水舍皆已拆除,拜殿僅存基座,手水舍原址附近有疑似手水舍柱位殘蹟。

玉里社保存的兩座鳥居,皆是鋼筋混凝土造,表面做洗石子,第一座鳥居位於入口處,稱為「一鳥居」;第二座鳥居位在參道上,稱為「二鳥居」。鳥居型式為「神明鳥居」,由4個部分組成,由下而上分別是呈現圓盤狀的柱礎(日文稱作「亀腹」,亀腹上直立著「柱」),柱頂分別有兩個橫向構件,頂端圓筒狀的構件稱為「島木」,島木下另一個橫向扁平狀的構件稱為「貫」,但貫並不會凸出於柱。

石燈籠以對稱方式排列在參道兩側,設置在一鳥居後方的石燈籠尺寸較大,有加強入口意象之作用。石燈籠風格是「春日型」,主要使用於神社,構件由上而下分別是宝珠、笠、火袋、中臺、竿、基礎,戰後受到破壞,構件散落或遺失,現存16座。
本殿後方以鵝卵石砌成擋土牆
本殿後方以鵝卵石砌成擋土牆
神社延著山勢稜線興建
神社延著山勢稜線興建
原是拜殿楣枋下的混凝土裝飾
原是拜殿楣枋下的混凝土裝飾
目前所見拜殿與手水舍皆已拆除,拜殿僅存基座。
目前所見拜殿與手水舍皆已拆除,拜殿僅存基座。
本殿與拜殿殘蹟。日本時代的本殿前方配置拜殿,拜殿為鋼筋混凝土造,屋頂形式採入母屋造。
本殿與拜殿殘蹟。日本時代的本殿前方配置拜殿,拜殿為鋼筋混凝土造,屋頂形式採入母屋造。
二鳥居後的參道原是斜坡,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設置棧道。
二鳥居後的參道原是斜坡,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設置棧道。
一鳥居後的參道,在二戰後開始有軍眷遷入興建民宅。
一鳥居後的參道,在二戰後開始有軍眷遷入興建民宅。
於二鳥居水泥柱上,標示奉納單位與年款。
於二鳥居水泥柱上,標示奉納單位與年款。
饒永昌(西元1880-?年)對玉里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在明治38年(1905年),饒永昌獨自由基隆坐船到花蓮外海,立志開發鳳林,不再南下。
饒永昌(西元1880-?年)對玉里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在明治38年(1905年),饒永昌獨自由基隆坐船到花蓮外海,立志開發鳳林,不再南下。

文獻資料

  • 1.黃士娟(1997)。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2.玉里社殘蹟(2008)。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80723000003
  • 3.中國科技大學(2013)。花蓮縣縣定古蹟玉里社殘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花蓮: 花蓮縣文化局。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