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林田神社殘蹟

林田神社殘蹟
*
林田神社的布局,在一鳥居與本殿之間的參拜道上分布二鳥居與石燈籠。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其他設施
所在地址: 花蓮縣鳳林鎮鳳信段845地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6年09月06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4年(西元1915年)
經 緯 度: 121.46622,23.74866
指定/登錄機關: 花蓮縣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1050167129A號
資產保存者: 其他設施

指定/登錄理由

1.為日本時代所建規模較小之神社,雖主體神社業己不存在,但神社臺基尚完整,且其圍墻(玉垣)亦為原構,奉獻者氏名多可辨識,具保存價值。
2.見證日本時代移民信仰中心之輪廓。

主題導覽

林田神社是一座位於移民村內的神社,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日本政府在花蓮成立官營林田移民村,招募日本移民遷入墾拓,為了撫慰移民不安之情緒,移民村內興建有佛教的布教所、神道的神社,林田神社是移居來臺的日本人原鄉信仰之開端。神社於日大正4年(西元1915年)創建,並在6月6日舉行鎮座,祭神為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象徵護佑日本經營新領土,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6日。

林田神社的布局,在一鳥居與本殿之間的參拜道上分布二鳥居與石燈籠,鳥居的型式為神明造、石燈籠的型式為春日型,神社的本殿坐落於三層臺基之上,臺基與玉垣為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遺構,在歲月的摧殘中顯得特別珍貴。

發展源流

林田神社所在地曾是日本時代的林田移民村,根據日昭和18年(西元1943年)臺灣總督府社會課編印的《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記載,於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林田神社氏子總代表笠井寬二(生卒年不詳)、酒井龜太郎(生卒年不詳)及清平福平(生卒年不詳)等三人,向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西元1844-1915年)提出「神社建立申請書」,隔年神社順利動工,6月6日舉行鎮座,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6日。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至二次大戰結束期間,為了解決人口壓力與農村問題,鼓勵日本人積極向海外移民,殖民地臺灣各地也開始出現日本移民村。臺灣總督府在日大正3年(西元1914年)命令鹽水港株式會社歸還鳳林及萬里橋原野共894甲的請墾地,後將其建設為官營林田移民村,是花蓮港廳成立的第三處官營移民村。

申請前往臺灣的日本移民,懷著夢想遠渡重洋,希望在林田移民村這片新土地上建立家園,但面對的是一處地力較差的區域,開墾艱難。因此尋求宗教之力量,在移民村內設置神社,祈求墾拓過程順利,並藉以撫慰思鄉之情。林田神社是當時在地移居日人的宗教信仰中心之一。

林田村共分為南岡、中野、北林,三個聚落單元,林田神社位於中野,神社的祭神為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共四位神祇,開拓三神是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的合稱,平臺之神是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日本時代臺灣做為日本的新領土,許多神社奉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為神社祭神,象徵護佑日本經營新領土,位在花蓮地區官營移民村之中的林田神社、豐田神社、吉野神社,祭神皆是開拓三神與平臺之神。

林田神社在二戰期間受戰火影響,戰後改為鳳林區忠烈祠,民國61年(西元1972年)臺日斷交,群眾不滿的情緒轉而破壞日本時代所建之建設,神社成為最主要破壞的對象,使得林田神社受到全面性地破壞成為遺跡。

主要特色

林田神社在戰後受到破壞,僅存本殿的臺基與玉垣,以及石燈籠的部分構件,狛犬則被搬離神社,這些殘存的神社遺構經歷歲月洗禮,都已有毀損。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鳳林鎮公所對林田神社展開修復,這次工程主要是參考歷史資料重建鳥居、石燈籠,並新建圍牆、鋪設石板參道。

神社原有兩座鳥居,皆是鋼筋混凝土造,第一座鳥居位於入口處,稱為「一鳥居」,第二座鳥居在本殿前方,稱為「二鳥居」,一鳥居後的道路為參拜道,參拜道或簡稱「參道」,是指通往本殿所在位置之道路。二鳥居位在本殿前,即在二鳥居上方懸掛注連繩,注連繩是做為結界使用,而鳥居也一樣有標示世俗、神聖空間之作用。

林田神社的鳥居型式為「神明鳥居」,神明鳥居是由兩根直立的「柱」,以及柱頂分別有兩個橫向構件所組成,柱頂的頂端橫向圓筒狀之構件稱為「島木」,島木下另一個橫向圓筒狀的構件稱為「貫」,貫並不會凸出於柱子兩端。原本神社的鳥居已經不存在,今日所見的鳥居是經過重建,並非日本時代的遺構;而一鳥居在重建時受限於基地環境,不是建造於日本時代的原址。

神社所使用的石燈籠風格是「春日型」,這型式的石燈籠主要使用於神社,構件由上而下分別是宝珠、笠、火袋、中臺、竿、基礎,在戰後受到破壞,構件散落或遺失。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參考日本時代的石燈籠造型重建三對,位置並非日本時代的原址,重建的石燈籠之造型也與日本時代有所出入。

本殿坐落於三層臺基之上,第一層與第二層臺基皆為鵝卵石所砌成。第一層臺基四周由水泥方柱排列成護欄,神社建築語彙稱為「玉垣」,每一根水泥柱均寫上奉納者姓名;第二層臺基是中介空間;第三層臺基為水泥,水泥上方是本殿主體建築。
 

本殿主體建築已被破壞,僅存部分牆面殘跡。
本殿主體建築已被破壞,僅存部分牆面殘跡。
通往本殿的階梯,上方的建築已不存在,但神社臺基尚完整,具保存價值。
通往本殿的階梯,上方的建築已不存在,但神社臺基尚完整,具保存價值。
本殿主體建築的柱基座遺跡,具有防水防潮及裝飾作用。
本殿主體建築的柱基座遺跡,具有防水防潮及裝飾作用。
本殿臺基分為三層,第一層與第二層臺基皆為鵝卵石所砌成。第一層臺基四周由水泥方柱排列成護欄,每一根水泥柱均寫上奉納者姓名;第二層臺基是中介空間;第三層臺基為水泥,水泥上方是本殿主體建築。
本殿臺基分為三層,第一層與第二層臺基皆為鵝卵石所砌成。第一層臺基四周由水泥方柱排列成護欄,每一根水泥柱均寫上奉納者姓名;第二層臺基是中介空間;第三層臺基為水泥,水泥上方是本殿主體建築。
神社本殿的臺基與玉垣保存完整
神社本殿的臺基與玉垣保存完整
林田神社鳥居的型式屬於神明鳥居,由兩根直立的「柱」,以及柱頂分別有兩個橫向構件所組成。
林田神社鳥居的型式屬於神明鳥居,由兩根直立的「柱」,以及柱頂分別有兩個橫向構件所組成。
日本時代的石燈籠構件,圖中為「火袋」。
日本時代的石燈籠構件,圖中為「火袋」。
日本時代神社遺構,散落於林田神社腹地。
日本時代神社遺構,散落於林田神社腹地。
日本時代的石燈籠在戰後受到破壞,構件散落或遺失,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重建,其造型與日本時代有所出入。
日本時代的石燈籠在戰後受到破壞,構件散落或遺失,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重建,其造型與日本時代有所出入。

文獻資料

  • 1.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43)。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 2.黃士娟(1998)。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3.張素玢(2001)。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09-1945)。臺北:國史館。
  • 4.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