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觀音禪堂

觀音禪堂
*
觀音禪堂之建築型式為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臺兼蓄。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1段21之33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3年02月26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
經 緯 度: 121.52256,25.03945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二字第10230301300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東和禪寺原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其中觀音禪堂為日本寺院內專門建造供臺灣人禮佛的禪堂,建築形式為中軸線對稱的閩南式三合院,日本佛寺建築與閩南式宗教建築併存,深具文化歷史意義。
2.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治時期臺灣佛教主要據點,影響深遠,觀音禪堂延續曹洞宗大本山佛教精神至今,有歷史見證價值。

主題導覽

觀音禪堂原是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建築的一部分,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在大正3年(西元1914年)重建時,由臺籍僧侶孫心源提議在別院旁興建專門提供臺籍信徒禮拜,以及進行觀音講大會的建築,籌備與興建全由孫心源負責。大正6年(西元1917年)竣工,建築命名為「觀音禪堂」,戰後觀音禪堂改名東和禪寺。

觀音禪堂主體建築平面布局屬於一殿兩廂的三合院建築格局,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為僧眾共修的地方,建築風格採取臺灣本土漢式建築,有別於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的日本佛教寺院建築風格。觀音禪堂見證日治時期日本佛教教派在臺灣的布教軌跡,以及日本佛教對臺灣社會、文化的融合。

發展源流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治時期日本佛教宗派曹洞宗大本山在臺北的別院。日本佛教與中土佛教不同,有本山與末寺之別,本山即宗派主要寺院,並由本山統轄各末寺。

日本曹洞宗有兩座大本山,分別是位在福井縣的永平寺以及橫濱市的總持寺。永平寺前身為道元禪師(西元1200-1253年)在日本寬元2年(西元1244年)所建的傘松峰大佛寺,至寬元4年(西元1246年)改名為永平寺。曹洞宗另一座大本山總持寺原為真言律宗之諸嶽觀音堂,後醍醐天皇(西元1288年-1339年)在日本元亨2年(西元1322年)改賜給曹洞宗。

日本曹洞宗傳入臺灣始於隨軍布教,明治28年(西元1895年)年6月隨軍布教師佐佐木珍龍(西元1865-1934年)隨軍隊抵臺,8月在艋舺龍山寺開始傳教,隨著曹洞宗布教師在臺灣積極傳教,各個布教所已不敷使用,布教師山田祖學(生卒年不詳)在明治40年(西元1907年)倡議建立別院,這計畫獲得多位信徒協助與總督府認可,在自募經費與本山挹注之下,曹洞宗臺北別院遂在明治41年(西元1908年)於臺北東門外動土興建,由總督府技師入江善太郎(生卒年不詳)設計工程藍圖,為木造建築,明治43 年(西元1910年)竣工,定名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但是大正3年(西元1914年)颱風侵襲致使木造建築損毀,到大正10年(西元1921)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造,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竣工。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在大正3年(西元1914年)重建時,由臺籍僧侶孫心源提議在別院旁興建專門提供臺籍信徒禮拜,以及可供進行觀音講之建築,籌備與興建全委由孫心源負責,大正6年(西元1917年)竣工,建築命名為「觀音禪堂」,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院長任命孫心源負責管理觀音禪堂,訂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為觀音講,戰後觀音禪堂改名為東和禪寺。民國44年(西元1955年)年在觀音禪堂後興建三間教室作為東和托兒所使用,民國46年(西元1957年)開辦東和幼稚園。
 

主要特色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在空間規劃布局上,是依照人體生理組織象徵作建築物的配置,以祠堂殿為頭、本堂為心、庫裡為左手、觀音禪堂為右手、稻荷神社為左腳、中學林(泰北中學前身)為右腳、鐘樓為生殖器,如今僅存觀音禪堂與鐘樓。

觀音禪堂的興建目的是為了作為曹洞宗臺籍信徒使用,因而大正4年(西元1915年)興建時,建築風格採取臺灣本土漢式建築,有別於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的日本佛教寺院建築風格。別院與觀音禪堂之間有圍牆分隔,並建有門樓做為出入,觀音禪堂的主體建築平面布局屬於一殿兩廂的三合院建築格局,主體建築前方設置前埕。

觀音禪堂的結構牆體為磚砌,正殿面寬三開間,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前面二柱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素燒筒板瓦,屋脊翹脊平緩。

正殿明間於後點金柱之間設置木隔屏,作為神龕供奉釋迦牟尼佛,左次間供奉韋馱尊天護法,右次間供奉伽藍聖眾護法,大殿後面改建成觀音殿與祖師堂,觀音殿供奉千手觀音,祖師堂供奉曹洞宗臺北別院歷任院長與觀音禪堂歷任住持牌位。供奉在正殿的三尊銅鑄觀音像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贈予孫心源,曹洞宗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尊,因而日治時期觀音禪堂主祀釋迦牟尼佛,佛前供奉三尊觀音像,但觀音像在戰後失竊長達數十年,民國98年(西元2009年)經震旦博物館尋回並返還東和禪寺。

東和禪寺在入口處的牌樓、大殿前的拜亭,標示五七桐紋與久我山竜胆紋,五七桐紋為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的寺紋,久我山竜胆紋為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的寺紋,久我山竜胆紋是道元禪師的家紋,而五七桐紋是源自後醍醐天皇賜總持寺予曹洞宗四祖瑩山禪師,標示大本山的寺紋顯示東和禪寺對於日本曹洞宗法脈傳承的重視,以示不忘本。

開山堂內懸掛許多歷任別院院長(住持)之老照片
開山堂內懸掛許多歷任別院院長(住持)之老照片
在大殿內的三尊銅鑄觀音像,日治時期由日人贈予當時的別院院長孫心源。
在大殿內的三尊銅鑄觀音像,日治時期由日人贈予當時的別院院長孫心源。
入堂前有狛犬一對,刻有「仙台人荒井泰治奉獻」。
入堂前有狛犬一對,刻有「仙台人荒井泰治奉獻」。
象徵日式庭園文化之石燈,上刻有日文「禪」字樣。
象徵日式庭園文化之石燈,上刻有日文「禪」字樣。
殿前龍柱上刻有「大正四年歲次乙卯立秋建立」,已是流傳百年之古物。
殿前龍柱上刻有「大正四年歲次乙卯立秋建立」,已是流傳百年之古物。
觀音禪堂的結構牆體為磚砌
觀音禪堂的結構牆體為磚砌
永平寺的久我山竜胆紋
永平寺的久我山竜胆紋
懸掛在正殿神龕上方的匾額「萬德圓滿」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67世貫首元峰禪師所書。
懸掛在正殿神龕上方的匾額「萬德圓滿」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67世貫首元峰禪師所書。
豎立在禪堂戶外的石雕地藏菩薩像,風格與臺灣本土地藏像大為不同,背面刻有「石工藤原作」,自昭和6年(西元1931年)7月建成迄今保存仍完整。
豎立在禪堂戶外的石雕地藏菩薩像,風格與臺灣本土地藏像大為不同,背面刻有「石工藤原作」,自昭和6年(西元1931年)7月建成迄今保存仍完整。

文獻資料

  • 1.陳木子(2004)。東和禪寺。臺北市 : 財團法人臺北市東和禪寺。
  • 2.王惠君(2010)。日治時期日本禪宗在台興建佛寺之背景與建築特色研究 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