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正面照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其他設施
所在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林森南路口
公告日期: 公元2012年06月05日
創建/起源年代: 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
經 緯 度: 121.52212,25.03902
指定/登錄機關: 臺北市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29700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其他設施

指定/登錄理由

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屋頂為單簷式歇山,鋪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頗富空靈之韻味。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

主題導覽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是日本佛教宗派曹洞宗兩大本山永平寺、總持寺在臺北之別院。

日本曹洞宗為禪宗宗派,日治時期隨日軍傳入臺灣,教師在臺北傳教漸具成果,遂於明治40年(西元1907年)由布教師山田祖學倡議興建別院,大正10年(西元1921)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造。

別院之鐘樓為一棟結合砌石與鋼筋混凝土的兩層樓建築,下層為門洞、上層懸掛銅鐘,銅鐘是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由京都市高橋才治郎鑄造,保存至今顯得彌足珍貴。

鐘是佛教重要法器,日本室町時代開始將鐘亭與山門合而為一,形成可供出入之鐘樓,每逢特定節日都會鳴鐘祝禱。曹洞宗別院鐘樓鐘聲渾厚,兼之建築優美,為日治時期佛寺建築之佳作。

發展源流

日本佛教有著本山與末寺之別,本山為宗派最主要的寺院,由本山統轄各末寺,曹洞宗有兩座大本山,分別是位在今日福井縣的永平寺與位在橫濱市的總持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及其鐘樓即隸屬日本曹洞宗。

永平寺前身為傘松峰大佛寺,由曹洞宗創辦人道元禪師(西元1200-1253年)於鐮倉時期的寬元2年(西元1244年)所建,寬元4年(西元1246年)改名永平寺。曹洞宗另一座大本山總持寺原為真言律宗之諸嶽觀音堂,後醍醐天皇(西元1288-1339年)在日本元亨2年(西元1322年)改賜給曹洞宗。

日本曹洞宗傳入臺灣始於日治時期的隨軍布教。明治28年(西元1895年)年6月,隨軍布教師(或稱從軍僧)佐佐木珍龍(西元1865-1934年)隨日軍部隊抵臺,8月在艋舺龍山寺開始傳教。隨著曹洞宗布教師在臺灣積極傳教,各個佈教所已不敷使用,布教師山田祖學(生卒年不詳)在明治40年(西元1907年)倡議建立別院,在自募經費與本山挹注並經總督府認可之下,曹洞宗臺北別院遂在明治41年(西元1908年)於臺北東門外動土興建,由臺北廳設計師入江善太郎設計工程藍圖,為木造建築,明治43 年(西元1910年)竣工,定名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以永平寺為大本山。但大正4年(西元1915年)遇颱風侵襲,致使木造建築損毀,到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造,並於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竣工。

鐘樓部分是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先委託京都市高橋才治郎鑄造銅鐘,大正10 年(西元1921年)銅鐘運抵臺灣,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開始興建鐘樓,至昭和5年(西元1930年)4月竣工。

二戰結束國府遷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本堂、鐘樓等建築被認定為日產,並由國民政府接收,長期受軍隊及民眾佔用,建築本體多處遭破壞、毀損。至民國82年(西元1993年)臺北市政府為了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計畫拆除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建築群,最終鐘樓獲得保存。

主要特色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原是作為寺院的山門使用,起造時由日本總督府技師入江善太郎(生卒年不詳)參考日本佛寺建築風格所設計,為一棟結合砌石與鋼筋混凝土的兩層樓建築。

下層臺座以中央門洞為中心,成對稱展開。門洞尺寸中間較大、兩側較小,中央門洞左右亦開闢門洞,故可橫向相通,左側門洞後方設置階梯可通往2樓。門洞為拱圈構造,臺座採貼石材面處理,石材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法砌造而成,石工精而堅實。

鐘樓建築本體為鋼筋混凝土仿木造,遵循日本傳統佛教建築風格,臺座上方以出挑方式上承平臺構成平座,平座四周施作高欄,平座上的鐘亭面寬三開間,建築形式以水泥作出柱、貫木、虹樑、木鼻、斗拱、蟇股等常見於日本傳統木造建築的構件作法,尤其虹梁更作出袖切、眉、若葉的細節。屋頂形式屬於入母屋造,屋面鋪日本瓦,山牆有懸魚。

鐘樓內懸掛銅鐘,鐘體呈現圓頂平口,上端為半圓球形,以凸絃線分成四格,每隔間內有凸起之乳釘五排,每排5枚,加上凸絃線內的2枚,總計共108枚乳釘;鐘體中段圓筒以凸絃線分成八格,前方鑄陽文直書楷體「南無釋迦牟尼佛」、後方鑄造陽文直書楷體「南無十方三卋常住三寶」,側面格中鑄造陽文直書楷體臺灣臺北市東門外曹洞宗大本山別院伊藤俊道與梵鐘鑄造發願人富田禪宏之姓名,以及鑄鐘師高橋才治郎的落款,寄付者姓名則以陰文直書楷體的方式刻在鐘面;鐘體下方鑄造圓形蓮花花托,是為撞鐘之中心,並以四靈等各式圖紋裝飾。

鐘樓下為臺座,臺座上方上承平臺構成平座,平座四周施作高欄,建築形式為日本傳統木造建築常見的構件作法。
鐘樓下為臺座,臺座上方上承平臺構成平座,平座四周施作高欄,建築形式為日本傳統木造建築常見的構件作法。
二樓白色外牆內部懸有銅鐘一口,外有緣廊,廊邊有出挑平座欄杆。
二樓白色外牆內部懸有銅鐘一口,外有緣廊,廊邊有出挑平座欄杆。
古蹟說明牌描繪出日治時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之平面配置圖
古蹟說明牌描繪出日治時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之平面配置圖
鐘樓外新增象徵日式庭園文化之石燈籠
鐘樓外新增象徵日式庭園文化之石燈籠
下層臺座中心為中央門洞,門洞尺寸中間大、兩側小。
下層臺座中心為中央門洞,門洞尺寸中間大、兩側小。
鐘樓屬日本桃山至江戶時期之建築風格
鐘樓屬日本桃山至江戶時期之建築風格
鐘樓建築本體為仿木造之鋼筋混凝土構築而成,遵循日本傳統佛教建築風格。
鐘樓建築本體為仿木造之鋼筋混凝土構築而成,遵循日本傳統佛教建築風格。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下層臺座以中央門洞為中心成對稱展開,中央門洞左右亦開闢門洞,可橫向相通。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下層臺座以中央門洞為中心成對稱展開,中央門洞左右亦開闢門洞,可橫向相通。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僅餘鐘樓,別院原址及原建築群於西元1993年拆除改建為現存於鐘樓後方的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僅餘鐘樓,別院原址及原建築群於西元1993年拆除改建為現存於鐘樓後方的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文獻資料

  • 1.陳木子(2004)。東和禪寺。臺北市 : 財團法人臺北市東和禪寺。
  • 2.王惠君(2010)。日治時期日本禪宗在台興建佛寺之背景與建築特色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