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學甲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
*
廟中許多精緻的裝飾,正殿中有6塊清代古匾、兩側壁上有書法家楊草仙書寫的狂草「龍飛」、「鳳舞」1對,另有官員葉公超、錢大鈞所寫的對聯。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學甲區慈生里濟生路170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18050,23.23377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1.學甲慈濟宮有交趾陶名匠葉王(1826-1887)和剪黏名匠何金龍(1878-1945)之作品,極具有藝術保存價值。

2.慈濟宮東側興建慈濟文化大樓,具利用之價值和潛力。

3.正殿屋身較高,屋面龐大,屋脊為一條龍形式,脊身曲度和緩,比例優美,具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學甲區原為西拉雅平埔族散居之地,「學甲」即為其社名譯音成漢字,今學甲的核心街區內猶有後社、中社、下社仔等地名,可為例證。最早的漢人移民相傳可追溯自17世紀末鄭成功(1624-1662)派軍來臺建立根據地時,於無荷蘭駐軍的將軍溪畔頭前寮登陸後駐紮,再繼續往更內陸的學甲前進、屯墾。部隊中有許多福建沿海一帶居民,其中1支來自保生大帝信仰起源地泉州府同安縣白礁(今中國大陸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角美鎮)的軍民,由李勝(生卒年不詳)奉請家鄉慈濟宮的神明保生大帝及合祀的謝府元帥、中壇元帥3尊神像同來做為渡海保護神。一開始只在學甲下社角建草屋供奉,香火日盛後,遂有耆老於康熙年間提議募建廟宇,當時有一趙姓居民,因重建新居之日發生大火,便恭請保生大帝神像回去鎮守,後來房屋無恙平安,遂於乾隆8年(公元1743年)獻地建廟;另根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慈濟宮於乾隆9年(公元1744年)動工,乾隆11年(公元1746年)竣工。

建立慈濟宮之後,學甲一帶人口日多,往鄰近各地散居,先民在各地建立村落之後也建立廟宇,並來慈濟宮分靈回去祭祀,並每年返回慈濟宮慶典,形成區域性的信仰圈稱「學甲十三庄」。

後因廟宇久未整修,嘉慶11年(公元1806年)由謝金玉(生卒年不詳)等3人提議修繕。咸豐10年(公元1860年),廟貌又呈老舊,丹青剝落,乃在鄉紳竭力募捐之下,大興土木,並禮聘交趾陶匠師葉麟趾(葉王,1826-1887)作壁堵、屋頂裝飾,創作數百件,為鎮殿之寶。工程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竣工,當時鄰近各地諸多士宦鄉紳題名獻匾並書楹聯共襄盛舉。

日治時期分別在明治35年(公元1902年)及大正12年(公元1923年)有過修繕,至昭和4年(公元1929年)再次重修時,廟方聘請當時負盛名的汕頭剪黏匠師何金龍(1878-1945)師兄弟主持壁堵裝飾,改以立體剪黏代替部份交趾陶雕塑,故慈濟宮的立體裝飾部分同時有近代匠藝兩位大師之作品。據傳於清同治年間,最早的開基二大帝神像散失不見,原因過程諸多傳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由學甲信徒從嘉義北社尾迎請回慈濟宮,北社尾一方認為慈濟宮強搶,直至民國37年(公元1948年)雙方立和平協議,並立石碑「開基二大帝復歸慈濟宮協議文勒石」為記。

民國48年(公元1959)廟宇再次重修,增設前後殿神龕並修復缺損的交趾陶與剪黏。民國66年(公元1977年),「上白礁」慶典因為遙祭福建的祖先,其飲水思源的內涵被媒體報導,政府大為重視鼓勵,信眾來廟參拜日多,廟方遂於同年增建鐘鼓樓、金爐及保生賓館。民國67年(公元1978年),原臺南縣政府立「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於鄭軍登陸地頭前寮。民國70年(公元1981年)因應「上白礁」祭典盛大舉辦,在舀水祭儀舉行的該地建成「白礁亭」。翌年(公元1982年)於廟埕東側興建慈濟文化大樓。

民國69年(公元1980年)廟壁上的葉王交趾陶作品被竊賊趁夜偷走56件,流落黑市難以找尋。至民國92年(公元2003年)由震旦文教基金會於海外購得其中36件,並於次年(公元2004年)捐贈給慈濟宮,廟方建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收藏,目前廟內藏有葉王作品共百餘件,為了保全文物,大多已由廟體建築中取下,收藏於文物館中。另請嘉義林洸沂(1951-)按廟方提供的相片或實物,重新仿製,安放在原葉王交趾陶的位置。

民國91年(公元2002年)廟庭前建立起宏偉的牌樓;民國94年(公元2005年)進行廟中彩繪部分的修復;民國99年(公元2010年)因高雄甲仙地震導致廂房橫梁龜裂及拜亭虎邊牆面受損而進行修復。

主要特色

臺灣西南濱海包括佳里、西港、七股、將軍、北門與學甲,俗稱「鹽分地帶」。此區自17世紀漢人來到之後,有極大的地景變化。

17世紀時此區尚有大規模的內海及濱外沙洲南北排列;18世紀末之後,因河流改道與泥沙淤積,使得海岸線不斷向西推展。而漢人移民在此大規模的圈墾,也加速了內海陸化以及洲汕與陸地的相連。慈濟宮的歷史與此地理變遷互為佐證:起源傳說鄭成功部將沿河登陸,往今日的學甲平埔族聚落前進,及至建廟之後,再從學甲往外移民屯墾,形成不僅宗族上多有相連,與學甲的精神信仰上也一系相承的「學甲十三庄」。

慈濟宮舉辦的年度「上白礁」請水儀式中,到登陸地點頭前寮舀水祭祖代表不忘記祖先從中國大陸渡海而來的「尊本思源」;對參與行列其中的13庄而言則是追溯回其保生大帝信仰來源的尊重源頭意義。

而在歷史過程中,有脫出13庄的,如大灣(今學甲區大灣里)和頂洲(學甲區頂洲里)。在此13庄區域的地方文獻上,也有許多與學甲慈濟宮的神像相關的故事。例如:據傳學甲慈濟宮舊神像三大帝即為昔日番仔寮庄(今臺南市佳里區漳洲里)應元宮的二大帝;今日慈濟宮四大帝即為學甲寮慈照宮的開基神像;以及最曲折甚至刻石碑為記的--嘉義北社尾保安宮與慈濟宮就開基二大帝神像的爭議。

學甲慈濟宮的初始神像,據稱是由福建白礁的首間保生大帝廟迎請而來,且是當初於宋朝時初刻製的3尊保生大帝神像之第2尊,故稱「開基二大帝」。漢人認為神像讓信仰的神靈可以附著其上,神像也是神靈具體化的呈現。學甲慈濟宮這尊神像古老又久遠,甚至是祖廟傳來於今碩果僅存的800年古物。所以其地位分外崇高,於信徒心中更有威能,與神像相關的傳說也特別多。

這些故事共通性是:現在學甲慈濟宮中的神像與該庄廟之間的淵源。比如番仔寮敘事中,強調因為番仔寮神像彈出水桶,被認為神威彰顯;又如慈照宮敘事中,強調因為原本慈照宮的神像比慈濟宮的高,所以交換。與神像不直接相關的,也強調其庄廟與慈濟宮的關聯及重要性,如大灣清濟宮的敘事中,強調原本清濟宮與慈濟宮的神轎在「上白礁」行列中「平起平坐」。在13庄的各廟宇中的這些敘說故事,其實都在肯定學甲慈濟宮其神像古老顯赫以及其區域性領頭地位。

顯赫威名的慈濟宮,其正殿沒有特別寬,僅用三開間的形式,但因其腹地較為長,另增建的後殿使得整體廟宇建築極為深長。廟中許多精緻的裝飾,如正殿中的6塊清代古匾;兩側壁上有書法家楊草仙(1838-1944)書寫的狂草「龍飛」、「鳳舞」1對;有官員葉公超(1904-1981)、錢大鈞(1893-1982)所寫的對聯,後殿則有吳三連(1899-1988)、黃雪村(生卒年不詳)、宗孝忱(1891-1979)等人的作品。汕頭名匠何金龍以陶瓷燒製小片黏貼上塑型胚胎的剪黏作品,也是慈濟宮建築的一絕,在廟壁上可見「古城會」、「打黃蓋」、「鴻門宴」、「甘露寺看新郎」、「金山寺」等208件作品,十分精美。但其中最為珍貴的,當屬葉王交趾陶的雕塑。

「葉王」本名葉麟趾,原為福建漳州人,13歲時移居臺灣嘉義,後來跟隨來臺灣建會館的廣東交趾陶師劉詩構(生卒年不詳)學習交趾陶藝。後來在咸豐、同治年間於南臺灣幾大廟宇裝飾,越發成名。為了廟宇傳統教化人心的裝飾需要,葉王交趾陶作品題材大多以歷史、小說、掌故之中的情境為主,所塑人像多半形體不大,胎質薄、重量輕。結合了低溫軟陶的鉛釉與高溫的瓷器釉,釉彩調合典雅、色澤飽和,以刮平線刻手法,細緻的表現人物的面孔、衣紋,使人物栩栩如生、各具性格。葉王過世後,在日治時期其作品越來越受肯定,日本政府甚至選送往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被評為「臺灣絕技」。
慈濟宮的特色在於殿前築造拜亭,正殿前為單開間寬的拜殿形式,並以過水廊與三川殿連接,其後殿是後來增建的。
慈濟宮的特色在於殿前築造拜亭,正殿前為單開間寬的拜殿形式,並以過水廊與三川殿連接,其後殿是後來增建的。
慈濟宮以保存交趾陶名匠葉麟趾(葉王)作品而聞名,目前原件收藏於「葉王交趾陶文物館」,另請嘉義林洸沂匠師重新仿製,安放在原葉王交趾陶的位置。
慈濟宮以保存交趾陶名匠葉麟趾(葉王)作品而聞名,目前原件收藏於「葉王交趾陶文物館」,另請嘉義林洸沂匠師重新仿製,安放在原葉王交趾陶的位置。
威名顯赫的慈濟宮,其正殿沒有特別寬,僅用三開間的形式,但因其腹地較為長,另增建的後殿使得整體廟宇建築極為深長。
威名顯赫的慈濟宮,其正殿沒有特別寬,僅用三開間的形式,但因其腹地較為長,另增建的後殿使得整體廟宇建築極為深長。

文獻資料

  • 1.黃有興(1995)。〈學甲慈濟宮與壬申年祭典紀要〉,《臺灣文獻》第46卷第4期,頁103-22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2.黃文博(1994)。《南瀛刈香誌》。臺南:臺南縣文化中心。  
  • 3.黃文博、涂順從(1996)。《學甲慈濟宮》。臺南: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  
  • 4.李淑卿纂修(2009)。《嘉義縣志.卷十一.藝術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 5.林瑋嬪(2003)。〈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收錄於《臺灣人類學刊》第1期第2卷,頁117-150。  
  • 6.李宜真(2010)。《李氏宗族與近代臺南學甲地區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 7.王允瑄(2010)。《學甲地區祭祀圈組織與聚落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 8.楊宗祐(2009)。《臺南市安南區保生大帝聯庄祭祀組織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9.曾永寬計畫主持(2014)。《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古物文物價值之調查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雲林科技大學執行。  
  • 10.李政隆建築師事務所,《第3級古蹟臺南縣學甲慈濟宮研究及修復計畫》,臺南縣政府委託,1998年2月。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