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堂係昭和3年(1928年)重建並為臺灣主教座堂,主教堂的整體建築造型仿哥德式及羅馬式,整體建築呈現厚重、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正門上方有清代奉旨碑,其左右兩側有教宗、樞機主教的牧徽,玫瑰聖母堂亦為亞洲3大聖堂之一。
位於高雄市苓雅區的玫瑰聖母堂,創始於清咸豐9年(公元1859年),為天主教會在臺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第1座教堂,也是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現在為天主教高雄教區之主教座堂。
咸豐9年(公元1859年),道明會郭德剛(Rev. Fernando Sainz,1832-1895)神父從廈門至高雄傳教,該年12月郭神父在當時前金靠海區域購置1筆土地,並以稻稈茅草簡單的搭蓋了臨時傳教所。公元1860年5月,郭神父將原來的臨時傳教所拆除,興建1間以土角磚砌成的小聖堂,該堂寬15尺、長60尺,命名為「聖母堂」,為臺灣第1座教堂建築。公元1862年9月聖母堂重新進行改建,以紅磚、咾咕石及三合土等建築材料,重新砌成1座寬30尺、長90尺的正式聖堂,並自西班牙迎聖母像至聖堂供奉。公元1863年5月24日舉行祝聖落成啟用典禮,並奉「聖母瑪利亞」為教堂的主保聖人(亦即教堂的守護者與指導者),同時將這座聖堂命名為「玫瑰聖母堂」。
經半世紀後,信徒人數逐漸增加,原有的聖堂已難容納來參與主日彌撒的教友,每逢瞻禮慶典日,更是肩摩踵接,便有了重建聖堂的計劃。公元1928年李安斯(1899-1989)神父擔任玫瑰聖母堂神父時,開始進行重建聖堂。當時聖堂所在地和愛河的沙灘連在一起,地勢非常低窪,必須填滿5尺的砂土,才能達到建堂的地坪,在當時政府的許可下,李神父與教友們開通愛河的泥土搬來填充地基,經過日夜趕工,於公元1931年完成了宏大的建堂工程。新聖堂採哥德式(Gothic styls)建築,鐘樓高聳於碧空,兩旁另有2座拱門,側面為圓拱窗;堂內天花板富有變化的圓拱型突出裝飾線條,使聖堂在靜穆氣氛中多一份活潑氣息。公元1948年道明會士陳若瑟(Fr. Joseph Arregui y Yparaguirre, O.P,1903-1961)神父出任天主教高雄監牧區監牧,並指定該玫瑰聖母堂為「主教座堂」(教區主教的正式駐地,亦是教區的中心)。公元1961年3月,高雄監牧區正式升格為教區,鄭天祥神父任第1任主教,仍以玫瑰聖母堂為主教座堂。公元1995年5月,羅馬教廷提升玫瑰聖母堂為宗座聖殿(天主教會中列屬第1等級之教堂),該年7月玫瑰聖母堂為開始大規模整修,於公元1998年11月8日舉行落成及祝聖晉陞典禮,今所見之玫瑰聖母堂形貌即為當時所建。
玫瑰聖母堂建築造型仿造歐洲哥德式教堂風格,並混合部分羅馬風格,整體呈現厚重、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內部以7對柱子分成中殿及兩側通廊,通廊之上還有夾層,而兩側夾層及天花板以交叉拱筋構成,聖壇則以8角環形處理。由於玫瑰聖母堂在建築外觀採用了大量的西方中世紀建築元素,建築風格充滿異國情調,因此今日除了有臺灣各地天主教信徒與教友的朝聖活動之外,也常會吸引了許多非天主教信徒的觀光客前來參觀,加上公元2001年被選為「高雄歷史建築十景」與「臺灣歷史建築百景」,這使得玫瑰聖母堂成為今日高雄市的地標之一。
玫瑰聖母堂之造型式樣為簡化的「哥德式樣」(Gothic style),門廊上之尖塔(Spire)、小尖帽(Pinnacle)、扶壁(Buttress)及彩色玻璃等建築語彙均為「哥德式」建築的基本元素。而中央塔樓、屋簷上的「倫巴底帶」(連續小拱圈)和雙聯式拱窗、玫瑰窗(Rose window)屬於仿羅馬式建築常見的元素。西方天主教堂內部空間大概有3種基本形態:即圓形、十字形及長方形,玫瑰聖母堂屬於長方形,即西方所謂的「巴西利卡式」(Basilica),這種空間原本是羅馬時期法院常用之空間形態,後來也用在教會空間。
玫瑰聖母堂內部可以分為門廊、中殿、通廊及聖壇等空問。門廊位於正面高塔之下,兩側衛塔內有迴旋梯通往夾層,中殿和通廊由7對柱子分開,通廊之上則是夾層,為唱詩班的位置。在臺灣的天主教堂中,玫瑰聖母堂較符合西方教堂的配置形態,在其它教堂中則較難找到如此豐富的空間原型。玫瑰聖母堂內部的聖壇為類似8角「環形殿」(Apse),有裝飾豐富之神龕1座,正中央供奉玫瑰聖母像,為公元1863年修建本堂時自西班牙引進,至今已有150年歷史。聖壇之上有6條主筋與6條附筋交集於頂面空間。中殿的7對柱子支撐6對拱圈,柱子和拱圈之上則有交叉匯集於頂的拱筋,構成主殿及通廊一致且具韻律感變化的視覺意象。
玫瑰聖母堂除了在建築上展現歐洲傳統教堂建築的風格,作為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玫瑰聖母堂亦保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文物,而這也是玫瑰聖母堂最不同於其他天主教堂的地方。玫瑰聖母祭臺正中所供奉的「玫瑰聖母像」,為公元1863年興建前本堂時,自西班牙引進,供奉至今已近140年之歷史;聖堂前門上的「奉旨碑」乃是公元1874年清穆宗皇帝准許傳教自由時,命沈葆禎親筆以剞石送予玫瑰堂;玫瑰聖母堂所保有的「領洗冊」是臺灣天主教最古老的領洗冊,自公元1859年11月3日第1位領洗者至今,共記載1萬餘名教友,均登錄於玫瑰聖母堂的領洗冊;玫瑰聖母堂內所安置的「主教寶座」,乃是公元1961年高雄監牧區升格為教區時所安放,作為教區主教前來主持彌撒聖祭時使用。由此可知,玫瑰聖母堂所保有的歷史建築及文物,不但說明了玫瑰聖母堂百年來所歷經的歷史變革,亦可作為天主教會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之見證。現今玫瑰聖母堂除了提供天主教信徒作宗教儀式活動外,平日也開放一般民眾自由參觀,一方面是作為歷史建築供訪客遊憩參觀外,另一方面也是作為教育社會大眾認識天主教的重要場所。
玫瑰聖母堂之造型式樣為簡化的「哥德式樣」,圖中彩色玻璃窗戶設計,即為「哥德式」建築的重要元素之一。
中殿的7對柱子支撐6對拱圈,柱子和拱圈之上則有交叉匯集於頂的拱筋,構成主殿及通廊一致且具韻律感變化的視覺意象。
玫瑰聖母堂內部的聖壇為類似八角「環形殿」(Apse),有裝飾豐富之神龕1座,正中央供奉玫瑰聖母像。聖壇之上有6條主筋與6條附筋交集於頂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