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竹南鎮民生路,相傳創廟迄今有300多年歷史中港慈裕宮,是苗栗縣最古老的媽祖廟,具有保存價值。
中港慈裕宮所在的中港地區開發甚早,是閩南漳州人在鹽館前草建,原為閩粵移民所共祀,後再修建成土壁瓦頂宮殿型廟宇。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地方人士鑑於廟太小,提議遷建於南門口。
慈裕宮主要結構為七開間、三進二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慈裕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歷經多次修建,中港慈裕宮的前殿、正殿、牆廊仍保持傳統的大木結構形式,前殿左、右建築細部有明顯差異,左右不同是兩名分別為漳、泉派匠師「對場造」的跡證,包括:中門兩側的石雕壁堵、樑與樑之間的斗抱等,是慈裕宮最大的建築特色。
竹南鎮最初的發展起源於中港,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後壟五社之一的中港社所在地。明末清初漢人陸續至中港附近的三角店開墾,在18世紀的清朝古地圖裡已繪有平埔族人居住之中港社、漢人居住的中港莊,以及清軍駐紮的中港汛。後來中港因為港口運輸及商業而發展,成為北臺灣之商業重鎮。
中港慈裕宮原是閩南漳州人在鹽館前草建,後再修建成土壁瓦頂宮殿型廟宇。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地方人士鑑於廟太小,提議遷建於南門口。該地地勢低窪,飽受淹水之苦。竹南最早的文物就是該年信徒敬獻的青斗石獅,為龍溪王靜觀所贈。清乾隆48年(西元1783年),地方人士有鑑宇格局不大,故提議遷建於南門口,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官府在此立禁止差役擾民的碑,稱為「嚴禁差役藉端擾累碑」,為最早出現「竹南」地名的歷史文物記載。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南庄總土目樟加禮的女婿黃祈英(生卒年不詳)聯合原住民和客家人,攻打在中港的閩南人,造成大批福佬族群在射流溝溺死。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將廟宇重建於中港街現址。目前廟中前殿仍存有當時的楹聯:「極坤德之洋洋聖母實為大聖母,新斯廟之亦亦瀛州別有小湄州」。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漳泉械鬥後,官府在此立碑「勸中瀧泉漳和睦碑」。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擴大重建時,找來兩派師傅分場對作,連石柱上的對聯字體、花邊都不同。皇民化運動時,神像一度被送往獅頭山集中保管,於民國59年(西元1970年)再度修建為今貌。
清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0年)整修,廟方保有清嘉慶21年(西元1816年)檀香木香爐。日大正年間,廟宇年久失修,棟樑蝕朽,因此做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工作,包括前殿與正殿的大部分石作,都在此時汰舊更新。二戰後,在廟方多次的改建與增建下,慈裕宮變得輝煌壯麗,舊有的部分在新增建築之包圍下,宛若一座全新設計的廟宇建築。
中港是漢人移居竹南地區最早墾拓的地方,其後發展為興盛的「中港街」河口港市,是往來艋舺與鹿港之間的交通重鎮及貨物集散地。媽祖信仰也隨著移民及河港貿易而傳入,中港慈裕宮所奉祀的主神即為迎自湄州的三媽(渡臺媽),以及鎮殿的軟身大媽與二媽,蟒袍鳳冠,型態威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賞花燈、3月23日、9月9日的廟會及中元普渡的祭典,常為中港帶來熱鬧的氣氛。
日昭和4年(西元1918年)擴大重建時,廟方找來漳泉兩派師傅對場作,又稱對場營造,指的是在建造過程中,不同部分(多為左右兩邊)由不同的建築師傅分別獨自建造並合力完成,此次由中港街人林溪山(生卒年不詳)、板橋名家陳己元(西元1890-?年)兩位大師傅對場施作。例如麒麟堵上石窗的造型,左為八卦形,中以雙龍配圓形人物圖案;右為長方形,中以龍首雙龍四鳳配八角形人物圖案。其他如門窗的邊飾花瓶,龍虎堵下的雙龍雕飾,前殿或正殿的獅座、象座、鰲魚、斗拱、雀替、雕花與人形座,在在都可發現「對場施作」的趣味。其特色是建築不同部分相對應之元件,尺寸相似,但形狀、樣式、手法卻各異。
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一對青斗石獅,是慈裕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則是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柱心雕得相當細緻。慈裕宮所藏石碑之多,例如後院的「井井泉沿革碑」、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奉憲嚴禁差役藉端擾累碑」、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勸中龍泉漳和睦碑」、清同治年間「五福橋碑」等,都是極為珍貴的古蹟文物。慈裕宮因歷史悠久,保存古物甚多,如「慈裕宮天上聖母」玉璽、媽祖令牌、古符版、古檀香爐、傳統金銀紙工具等,目前皆存放在金銀紙文物館內,記錄著中港地區之信仰文化。還包含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光緒皇帝贈「與天同功」匾、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劉紹基(生卒年不詳)獻「德配在天」匾。
現保存於中港慈裕宮後方的「井井泉」古井,據傳係清末臺灣巡撫劉銘傳(西元1836-1896年)率部隊駐紮慈裕宮,所開鑿汲水供飲食者,見證了中港慈裕宮的發展史。
清同治皇帝與光緒皇帝頒贈的匾額,懸於正殿神龕的上方,訴說著慈裕宮悠久的歷史。
中港慈裕宮所奉祀的主神為迎自湄洲的三媽,以及鎮殿的軟身大媽與二媽,三尊媽祖各司其職,大媽鎮殿、二媽出征、三媽做醫生。
正門門神,日昭和4年(西元1918年)擴大重建時,廟方找來漳泉兩派師傅對場作,又稱對場營造,指的是在建造過程中,不同部分(多為左右兩邊)由不同的建築師傅分別獨自建造並合力完成。
廟前廣場民宅外牆上彩繪著慈裕宮的歲時祭儀及活動紀實,將在地文化特色嶄露無遺。
慈裕宮大殿中門(又稱中港)之青斗石獅,是慈裕宮最早的石雕。
隨侍在側的千里眼將軍守衛著中港地區,為媽祖婆巡視境內,炯炯有神的雙眼遠眺四方,是媽祖婆的得力助手。
中港慈裕宮裝飾主體運用了大量的石雕,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青斗石獅等,是慈裕宮最早的石雕佳作。
慈裕宮最大特色便是漳泉兩派對場施作,以中軸為分隔點,兩側雕刻、工法皆各有千秋,與一般廟宇採中軸對稱施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