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馬公觀音亭

馬公觀音亭
*
觀音亭雖經歷多次整建整修,但現存的廟貌仍舊保存最初的閩南式傳統建築,整體建築造成古樸莊嚴,為典型的佛教廟宇。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7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35年(公元1696年)
攝影者: 邱俊銘
經 緯 度: 119.56196,23.56766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清康熙35年(公元1696年),澎湖右營遊擊薛奎(967-1034)創建觀音亭,主祀觀音菩薩。自建亭之後,也歷經多次整修,曾於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乾隆46年(公元1781年)、嘉慶10年(公元1805年)修建廟內風化毀損處,並未對主體進行重大整建。

馬公觀音亭為佛教廟宇,內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十八羅漢金身,另奉祀龍王、福德正神等神祀。

清道光6年(公元1826年),時任通判蔣鏞(生卒年不詳)有感澎湖地區依海為生,倡建龍王祠保佑海象穩定平安,又因觀音亭面海,選擇拆除東邊舊廂房,於此建立龍王祠,造就了佛教寺廟中,另供奉道教神祀的狀況。

清光緒11年(公元1885年)戰後觀音亭經地方仕紳捐獻而重建,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澎湖總兵吳宏洛(1843-1897)捐資整修,不久後光緒20年(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觀音亭再次受到戰火影響毀損,直至日治昭和2年(公元1927年)地方仕紳募資再次重建觀音亭,增建福德祠,並於南側放生池上建造涼亭。

民國38年(公元1949年),先後興建海豚亭與休閒海堤,加上海域內原本的潔白沙灘,觀音亭從原本的宗教聖地轉型而成「觀音亭休閒園區」,增添休閒遊憩功能。近年來在政府與民間共同的努力下,將前方海域整理成為風帆訓練中心,更是臺灣少數國際認可的風帆比賽場地,搭建的西瀛虹橋讓地方民眾有了休閒之地,近年澎湖所舉辦的花火節也於此地施放煙火。

民國46年(公元1957年),廟貌年久失修,樑柱受白蟻侵蝕嚴重,地方發起整修募款,修繕觀音亭致使得以保存,也是現今所見之外觀,現為澎湖縣定古蹟。民國92年(公元2003年)政府撥款整修,並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

觀音亭歷經300年的歷史,靜靜座落在觀音亭休閒園區內,與天后宮、水仙宮、城隍廟並稱澎湖四大廟,靜靜的守護澎湖這塊土地,見證數百年來澎湖的發展史。

主要特色

馬公觀音亭雖經歷多次整建整修,但現存的廟貌仍舊保存最初的閩南式傳統建築風格,反映出了澎湖當地最初移民者的省籍,整體建築造成古樸莊嚴,為典型的佛教廟宇。

今日觀音亭的建築格局,主要由馬公後窟潭謝江(生卒年不詳)、謝自南(1908-1990) 地方仕紳父子於昭和2年(1927)所主建的。建築體面闊五開間,進深兩進,形制及規模較澎湖地區其他廟宇都來得大些,建物占地約255.7平方公尺,呈正方形,面寬32.7公尺,縱深26.6公尺,屬山門雙護龍帶天井、拜亭的格局。正殿兩側過水廊連結龍王殿、養慈殿2翼室,兩進間有穿廊及天井連接,其中穿廊融合了迴廊與護龍的多重意像,其上置鐘鼓樓,為臺灣廟宇建築中少見工法。

正殿中有2座泉井,被當地人稱為澎湖第1泉。二進式的建築中,在穿廊的樓上,設置1座六角形鐘鼓樓,為昭和4年(公元1929年)地方仕紳薛佛然、王步程(生卒年不詳)所捐獻,型制特殊少見。門前矗立1對石獅,造相莊嚴肅穆,為清光緒13年(公元1889年)建造,原本設置在澎湖廳通判衙前作為驅邪鎮煞之用,日治昭和10年(公元1935年)新廳舍落成、舊衙署拆除時,此對石獅移至觀音亭置放,此對石獅用材並非石頭,也不是水泥,而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製成,建造至今超過百年歷史,依然完整未崩壞,是臺灣地區極為稀少的石獅用材。

觀音亭雖然建於康熙年間,歷時久遠,但屢受戰火波及而導致建築文物受到破壞,清朝時期的遺物已不多。最嚴重的1次為清光緒10年(公元1884年)中法戰爭時期,法軍入侵澎湖,不但廟宇被法軍所毀主體建築毀損嚴重,廟中所存珍貴歷史文物也被法軍洗劫一空,是觀音亭文物最重大的損失,連十八羅漢金身與鐘鼓也失竊,僅留下3面完整的匾額「大慈悲」、「慈行普渡」及「薄海蒙庥」存於廟中,見證觀音亭的歷史。重建後又受到光緒20年(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影響,廟宇再次受到破壞,也因此今日的馬公觀音亭,主要保存的是日治時期重修後所奠定下來的樣貌。
馬公觀音亭內除祀奉佛教主神外,另配祀道教的神祇龍王與福德正神,可看出澎湖靠海維生的生活型態。
馬公觀音亭內除祀奉佛教主神外,另配祀道教的神祇龍王與福德正神,可看出澎湖靠海維生的生活型態。
民國46年(公元1957年),廟貌年久失修,樑柱受白蟻侵蝕嚴重,地方發起整修募款,修繕觀音亭致使得以保存,也是現今所見之外觀。
民國46年(公元1957年),廟貌年久失修,樑柱受白蟻侵蝕嚴重,地方發起整修募款,修繕觀音亭致使得以保存,也是現今所見之外觀。
廟宇門前矗立1對淡色石獅,為清光緒13年(公元1889年)建造,此石獅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製成,是臺灣地區極為稀少的石獅用材。
廟宇門前矗立1對淡色石獅,為清光緒13年(公元1889年)建造,此石獅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製成,是臺灣地區極為稀少的石獅用材。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馬公觀音亭> 。
  • 2.朱茂林(2006)。《澎湖馬公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誌》。澎湖馬公市:澎湖馬公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 
  • 3.曼陀羅室主人(2004)。《觀音菩薩的故事》。臺中市:好讀發行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